图书介绍

创新发展的战略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 万劲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481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2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技术革新-科技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发展的战略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创新发展的治理2

第一章 全面创新的治理2

一、以“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2

二、以全面创新改革促国家创新发展5

三、创新驱动发展须“两手协力”9

四、创新体系也须“治理”11

第二章 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治理14

一、科技体制与政策的基本运行机制14

二、科技创新治理的新变化18

三、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拓展20

四、夯实创新自信的基础支撑22

第三章 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26

一、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背景及层次26

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概念前提28

三、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科学前提32

四、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目的与目标35

五、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指标、模式与方法37

六、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T-B-P”评价模式42

参考文献44

第四章 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45

一、国家创新平台体系的基本内涵45

二、国家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格局46

三、主要创新平台的定位与管理47

四、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50

五、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展望52

参考文献53

第五章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55

一、主要政策依据和定位评价比较56

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宗旨和特色使命58

三、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评价需求60

四、国家工程实验室评价体系的设计62

五、总结和展望65

参考文献66

第六章 自主技术体系内涵特征及建设路径研究68

一、自主技术体系的内涵特征69

二、自主技术体系建设问题和成因分析70

三、国家自主技术体系建设路径72

四、企业自主技术体系的建设路径74

五、对策建议76

参考文献77

第七章 政府支持企业研发的目标和主要政策工具79

一、引言79

二、我国研发资源的配置状况及三大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81

三、强化公私创新伙伴关系的主要途径84

四、政府支持企业研发的政策目标和政策趋势86

五、政府支持企业研发的主要政策工具88

六、政府支持企业研发的政策建议93

参考文献94

第二篇 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96

第一章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制度基础96

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现状96

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基本特征100

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法律依据104

第二章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111

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现状111

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及新变化122

三、新一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创新125

第三章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界定130

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的内涵特征130

二、科技计划管理相关规范对责任主体的界定132

三、改革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的界定135

第四章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主体责任界定138

一、主体责任的内涵界定138

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主体责任139

三、科研诚信制度与法人责任151

第五章 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责任机制160

一、政府资助科研合同的法律属性161

二、政府资助科研合同的行政性165

三、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责任约束167

第六章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理性选择172

一、“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思考172

二、“十三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174

三、“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路径177

四、“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突破口181

第七章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相关思考184

一、科技规划的关键是如何执行和落实184

二、科技管理的重点是“人”和“事”结合186

三、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189

四、科技管理责任规范亟待健全191

第三篇 科技资源配置与创新创业196

第一章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进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196

一、研究背景与政策现状196

二、构建“十三五”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新机制198

三、典型国家以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的若干机制199

四、政策建议202

参考文献204

第二章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206

一、综合化治理:深度融合与跨界拓展207

二、专业化管理:精细定位与精深发展208

三、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配置210

第三章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和结构效率分析212

一、我国研发投入的结构概况和主要问题213

二、我国最优R&D投入强度测算215

三、基于创新过程的R&D投入结构效率分析217

四、政策建议219

参考文献220

第四章 统筹优化大气污染防治科研资源的配置222

一、大气污染防治科研立项基本情况222

二、大气污染防治科研资源配置存在的突出问题223

三、科研成果与减轻雾霾的应用实践脱节225

四、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科研资源配置的建议226

第五章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228

一、科技成果转化是高风险的创新活动228

二、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230

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233

第六章 创新集群发展的引导机制236

一、产业集群、知识集群与创新集群的内涵实质236

二、政府引导创新集群发展面临的基本国情237

三、典型国家引导创新集群发展的机制借鉴238

四、政府引导创新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239

第七章 科技资源配置与创新创业的相关思考241

一、科技评价体系应引导资源合理配置241

二、科研外协经费过程管理亟待加强244

三、创新创业是创新经济的根基247

四、让“创客”创新创业常态化249

五、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251

第四篇 科技智库建设256

第一章 科技智库建设的新态势256

一、智库的内涵及基本属性256

二、科技决策的科学民主有待制度保障259

三、中国智库的新使命与新责任261

四、国家科技智库建设发展态势及建议263

第二章 新形势下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研究268

一、科技智库内涵及影响力理论认识269

二、科技智库影响力要素模型271

三、科技智库影响力基本要素解析273

四、案例分析27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279

参考文献280

第三章 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高水平智库建设的启示283

一、TERI的基本情况283

二、TERI的主要业务284

三、TERI的成功之道287

四、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几点启示290

参考文献292

第四章 科技智库建设的相关思考293

一、科技智库影响力的提升路径293

二、美国国家科学院咨询机制及启示295

三、言辞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差距298

第五篇 绿色发展的治理302

第一章 绿色发展的新态势302

一、绿色发展是当前各国发展战略的大趋势302

二、绿色创新与环保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分析309

三、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协同推进绿色创新和环保产业融合发展314

参考文献318

第二章 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平衡321

一、道德法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321

二、不同道德法则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322

三、生态法则与“现代性问题”反思323

四、协调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关键在于人类自身324

第三章 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国际法地位326

一、作为国际法原则的可持续发展326

二、对国际法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328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现328

第四章 弘扬绿色奥运精神与共建生态文明秩序330

一、重温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蕴藏的天然绿色因素330

二、现代奥运精神渗透了现代绿色因素331

三、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奥运333

四、共建和谐的生态文明秩序334

参考文献335

第五章 绿色发展的相关思考336

一、新型城镇化拓展科技发展新空间336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协调任重道远338

三、雾霾倒逼危机治理340

四、强化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342

五、完善防灾减灾区域治理体系344

第六篇 国际借鉴348

第一章 瑞士创新政策新进展及启示348

一、瑞士政府创新责任的拓展348

二、瑞士的技术转移战略349

三、重视咨询机构功能发挥350

四、加强重点领域创新投入351

五、支持科研基础设施建设352

第二章 印度创新政策新进展及启示354

一、强调卓越性与实用性结合354

二、推动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变革355

三、加大包容性创新支持力度355

四、创新导向的产业政策355

五、政策启示356

第三章 英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和措施357

一、英国科学与创新体系及基本特点357

二、英国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新动向362

三、英国皇家学会独特的科技政策咨询角色365

四、双重资助体系对提升英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367

五、国际创新战略对提升英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370

六、卡文迪什实验室创新能力及管理案例分析374

七、英国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案例分析381

参考文献387

第四章 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89

一、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389

二、以色列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及创新政策390

三、以色列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状况395

四、以色列风险投资案例分析——YOZMA计划397

五、借鉴与启示398

参考文献401

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