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资源法教程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资源法教程 第3版
  • 蔡守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7971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环境资源法教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环境资源生态1

一、环境及其相关概念1

二、资源及其相关概念5

三、生态及其相关概念7

第二节 环境资源生态问题10

一、环境资源生态问题的概念10

二、当代环境资源生态问题的性质11

三、中国的环境资源生态问题12

第三节 环境资源生态保护13

一、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及其相关概念13

二、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的内容、特点和意义15

第二章 环境资源法概述19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概念19

一、环境资源法概念的发展19

二、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及其含义20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21

一、国外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21

二、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26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体系31

一、环境资源法体系的概念和分类31

二、环境资源法律规范体系32

三、环境资源法规体系33

第四节 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征36

一、环境资源法的性质36

二、环境资源法的特征37

第五节 环境资源法的目的和作用40

一、环境资源法的目的40

二、环境资源法的作用43

第六节 环境资源法的适用范围44

一、适地范围44

二、适时范围45

三、适事范围46

四、适人范围46

第七节 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46

一、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含义46

二、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47

第三章 环境资源法学概述49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学的特征和意义49

一、环境资源法学的特征49

二、环境资源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52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学关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58

一、调整论的主要内容58

二、调整论的法学理论渊源65

三、调整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69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理论73

一、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含义73

二、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特征74

三、法律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对法律关系理解的争论78

第四节 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81

一、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81

二、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方法87

第四章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权利93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93

一、概述93

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94

三、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98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102

五、环境责任原则107

六、环境民主原则111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权利——环境权114

一、环境权的提出与发展114

二、环境权的种类及意义119

三、环境权的概念与特征125

第五章 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135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135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35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136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137

第二节 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37

一、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构建的原则137

二、国外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39

三、中国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40

第三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146

一、环境资源标准制度146

二、环境资源监测调查制度153

三、环境资源信息制度156

第六章 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159

第一节 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概述159

一、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159

二、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分类160

三、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发展160

第二节 环境资源规划制度161

一、环境资源规划制度的概念与分类161

二、几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规划162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65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165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166

第四节 “三同时”制度169

一、“三同时”制度概述169

二、“三同时”制度的内容170

第五节 环境资源许可制度171

一、环境资源许可制度概述171

二、环境资源许可制度的内容172

第六节 环境资源税费制度174

一、环境资源税费制度概述174

二、征收环境资源税制度175

三、征收环境资源费制度176

第七节 清洁生产制度177

一、清洁生产制度概述177

二、清洁生产制度的内容179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181

第一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概述181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181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182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法184

一、概述184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86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189

一、概述189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规定191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7

一、概述197

二、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法律规定199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3

一、概述203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04

第六节 海洋环境保护法207

一、概述207

二、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209

第七节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15

一、概述215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16

第八节 其他污染防治法219

一、化学品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19

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24

三、食品污染防治法225

四、循环经济促进法228

第八章 自然资源法230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其立法概述230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征230

二、自然资源法的概念与一般内容232

三、自然资源权概况232

四、能源法概况234

第二节 水法235

一、水资源及其立法235

二、水法的主要内容237

第三节 土地法241

一、土地资源及其立法241

二、土地管理法的主要内容243

第四节 矿产资源法246

一、矿产资源及其管理立法246

二、矿产资源法的主要内容247

第五节 森林法250

一、森林资源及其立法250

二、森林法的主要内容251

第六节 草原法254

一、草原资源及其立法254

二、草原法的主要内容254

第七节 海洋资源法257

一、海洋资源及其立法257

二、海域使用管理法的主要内容259

三、《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的主要内容261

第八节 渔业法262

一、渔业资源及其立法262

二、渔业法的主要内容264

第九章 生态保护建设法267

第一节 概述267

一、生态保护建设法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267

二、以动物权为核心的各种自然体的权利268

三、自然灾害防治法概况272

第二节 野生动物保护法273

一、野生动物及其立法273

二、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规定274

第三节 野生植物保护法276

一、野生植物及其立法276

二、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规定277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法279

一、概述279

二、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280

第五节 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保护法283

一、文物古迹保护法283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法285

三、森林公园保护法286

第六节 水土保持法288

一、水土保持及其立法288

二、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288

第七节 防沙治沙法290

一、防沙治沙及其立法290

二、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291

第八节 防洪法293

一、防洪与防洪法293

二、防洪法的主要内容294

第九节 抗震法296

一、地震及其立法296

二、《防震减灾法》的主要内容296

第十节 城乡规划建设法299

一、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299

二、对城乡规划的共同要求300

三、对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301

四、对农村规划建设的要求304

第十章 环境资源行政责任307

第一节 环境资源行政责任概述307

一、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概念及理解307

二、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分类308

三、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立法概况309

第二节 行政主体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310

一、行政主体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构成310

二、行政主体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形式311

三、行政主体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实现312

第三节 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313

一、行政相对人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构成313

二、行政相对人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形式315

三、环境资源行政处罚315

第四节 环境资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319

一、环境资源行政复议319

二、环境资源行政诉讼320

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321

四、环境资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322

第十一章 环境资源民事责任324

第一节 环境资源民事责任概述324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324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特征324

第二节 环境民事责任构成328

一、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328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行为违法性问题332

三、环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335

四、共同环境侵权336

第三节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337

一、赔偿损失337

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339

三、恢复原状340

第四节 环境民事诉讼341

一、起诉资格放宽341

二、举证责任倒置342

三、诉讼时效延长343

四、集团诉讼343

五、环境公益民事诉讼344

第十二章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347

第一节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概述347

一、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概念347

二、我国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立法概况347

第二节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348

一、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348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349

三、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351

第三节 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要罪名及其刑事责任352

一、严重污染环境罪352

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354

三、走私废物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354

四、非法捕捞水产品罪354

五、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354

六、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355

七、非法狩猎罪355

八、非法占用农用地罪355

九、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355

十、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356

十一、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356

十二、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356

十三、投放危险物质罪356

十四、环境监管失职罪357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358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概述358

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358

二、国际环境法的渊源360

三、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关系362

四、国际环境法的主体363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363

一、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前364

二、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364

三、里约会议以后366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366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366

二、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368

三、国际环境合作原则368

四、预防原则368

五、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369

第四节 国际环境与资源的法律保护370

一、全球气候的保护370

二、危险废物和危险物质的国际管制372

三、海洋环境的保护373

四、陆地生物资源的国际保护375

附录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