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进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进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77089.jpg)
- 李小平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5392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进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先进知识分子西学之进路12
一、西学“器”:师夷长技以制夷13
1.“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西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4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文化观15
3.“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西学活动对当时中国的文化影响17
二、西学“制”:宪政和民主共和18
1.晚清时期中国学习西方宪政等民主思想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18
2.西学先制和民主共和等活动及其思想对当时中国政治文化观的影响21
三、西学价值观:新文化运动24
1.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缘由24
2.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价值功能27
第二章 20世纪初中国文化论争及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影响31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论争的背景32
1.中国西学技术、宪政等活动遭受挫折和失败32
2.欧战后中国对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再认识32
二、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论争的主要内容34
1.“中学”与“西学”的论争34
2.“问题与主义”之争36
3.科学与玄学之争40
4.从文化论争战走向政治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43
三、20世纪初中国文化论争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影响46
第三章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分析49
一、中国人民为何没有选择自由主义的文化分析49
1.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观49
2.自由主义思想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52
3.自由主义难以挽救当时中国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混乱局面54
二、中国人民为何没有选择三民主义的文化分析55
1.三民主义的政治文化观55
2.三民主义在政治文化观上的作用57
3.中国人民为何没有选择三民主义的文化原因58
三、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分析61
1.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62
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文化64
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65
4.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满足中国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利益68
5.近代中国人民形成的民主自由精神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选择69
四、李大钊与陈独秀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原因71
1.李大钊从民主主义者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原因71
2.陈独秀从民主主义者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原因7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分析79
一、从“以俄为师”到“认清中国国情”的文化观念转变79
1.“以俄为师”提出的原因79
2.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早期的贡献80
3.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错误指导及其消极影响82
4.从“苏化”到“认清中国国情”的转变8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基础89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实践基础89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论渊源90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哲学论证9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及其文化分析10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101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文化分析106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109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109
1.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110
2.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的贡献111
二、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126
1.延安整风运动的文化背景127
2.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129
3.延安整风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获得文化认同的贡献13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的提出和宣传,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137
1.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由来和主要内容137
2.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观念139
四、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140
第六章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进路的启示144
一、文化自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文化动力144
1.“文化自觉”内涵的一种新理解144
2.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进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自觉的过程145
3.以文化自觉的态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14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动力来源于多种文化矛盾的交织149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是由多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149
2.要正确处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153
结语155
一、实事求是155
二、解放思想156
参考文献158
一、参考文献与论著158
二、参考期刊论文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