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及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及方法
  • 宋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2567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及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1 生态文明3

1.1 生态文明建设3

1.1.1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3

1.1.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

1.2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5

1.2.1 环境与发展协调机制7

1.2.2 公众参与机制8

1.2.3 责任追究机制8

第二篇 规划决策机制研究13

2 中国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DEA评价13

2.1 大气环境承载力DEA评价方法14

2.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15

2.3 评价结果与布局优化17

2.3.1 现状承载力评价17

2.3.2 承载潜力评价18

2.3.3 经济布局优化20

2.3.4 结论与建议22

3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24

3.1 大气环境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24

3.2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优选26

3.2.1 指数评价法26

3.2.2 承载率评价法27

3.2.3 系统动力学方法27

3.2.4 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28

3.3 承载力多目标模型评价方法28

3.3.1 承载率评价法28

3.3.2 承载力评价结果29

4 基于承载力评价的产业布局建议33

4.1 河南省产业布局现状评价33

4.1.1 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33

4.1.2 河南省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分析35

4.1.3 河南省主要行业产排污状况分析38

4.1.4 存在问题38

4.2 产业布局理论研究现状及优化方法选择39

4.2.1 产业布局理论研究现状40

4.2.2 产业布局优化方法选择43

4.3 基于承载力的产业布局研究方法44

4.3.1 环境承载力的特性44

4.3.2 产业布局优化的目标与原则45

4.3.3 基于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方法46

4.4 数据整理与指标选择48

4.5 结果分析49

4.5.1 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结果50

4.5.2 产业发展规模预测结果51

4.6 产业布局优化及产业发展建议52

4.6.1 区域布局建议53

4.6.2 四大行业发展规模建议55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7

5.1 结论57

5.1.1 容量测算结论57

5.1.2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结论58

5.1.3 基于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及产业规模发展结论58

5.2 建议59

5.2.1 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减排工作任重道远59

5.2.2 通过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59

5.2.3 有关产业布局与产业规模发展的建议59

第三篇 全民参与机制研究63

6 农户视角的生态施肥技术扩散机制研究63

6.1 研究意义63

6.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66

6.3 研究内容与目标70

6.3.1 研究内容70

6.3.2 研究目标72

6.3.3 关键问题73

6.3.4 研究方案74

7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78

7.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析79

7.1.1 农药污染79

7.1.2 化肥污染80

7.1.3 养殖业污染83

7.1.4 农村生活污染84

7.1.5 农膜及秸秆污染84

7.2 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85

7.2.1 监管激励机制缺失85

7.2.2 技术信息缺位,技术培训不足86

7.2.3 环保意识淡薄86

7.2.4 有机农业市场发展不充分86

7.3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与对策87

7.3.1 健全农业环保监管激励体系87

7.3.2 建立科学、合理施用药肥的技术标准87

7.3.3 开展生态效益宣传教育88

7.3.4 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88

8 农户生态友好型施肥行为转型机理研究89

8.1 文献综述90

8.2 数据来源和统计描述92

8.2.1 数据来源92

8.2.2 统计描述93

8.3 理论依据与模型构建95

8.3.1 理论依据95

8.3.2 生态友好型施肥行为转型理论假设96

8.3.3 模型选择99

8.3.4 变量说明99

8.4 估计结果与分析101

8.4.1 估计结果101

8.4.2 农户生态友好型施肥行为转型路径分析104

8.5 互联网+农业技术扩散机制设计107

8.5.1 互联网+农业技术扩散应运而生107

8.5.2 互联网+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意义109

8.5.3 互联网+农业技术扩散发展现状与问题110

8.5.4 互联网+农业技术扩散发展对策112

第四篇 损害赔偿机制研究119

9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环境损害评估与赔偿制度化研究119

9.1 问题的提出119

9.1.1 环境污染事故频发119

9.1.2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面临的难题119

9.2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120

9.2.1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发展观的重要途径120

9.2.2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利于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121

9.3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试点地区实践探索122

9.3.1 发达国家环境损害赔偿走向规范化123

9.3.2 我国试点地区实施进展与问题126

9.4 实现环保评估常态化和损害赔偿制度化128

9.4.1 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128

9.4.2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设计129

10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试点案例132

10.1 研究背景132

1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3

10.3 研究内容136

10.3.1 研究目的136

10.3.2 研究范围136

10.3.3 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机制设计136

10.3.4 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机制案例研究136

10.3.5 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机制验证与完善137

10.4 技术路线137

11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机制设计138

11.1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现状138

11.1.1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法制138

11.1.2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体制138

11.1.3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139

11.2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存在的问题146

11.2.1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法制方面存在的问题147

11.2.2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147

11.2.3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147

11.3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机制借鉴149

11.3.1 国外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模式149

11.3.2 国外的评估机制与评估方法筛选156

11.4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模式设计157

11.4.1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法制设计157

11.4.2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体制设计158

11.4.3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设计158

11.5 A河砷污染损害评估案例167

11.5.1 基本情况167

11.5.2 现场调查167

11.5.3 案例描述168

11.5.4 损害对象及程度确定169

11.5.5 损害评估170

11.5.6 评估结论172

11.6 L厂爆炸污染损害评估案例172

11.6.1 基本情况173

11.6.2 现场调查173

11.6.3 案例描述173

11.6.4 损害对象及程度确定173

11.6.5 损害评估174

11.6.6 评估结论175

12 某企业农田污染事故土壤环境损害评估过程案例分析176

12.1 土壤环境损害确认176

12.1.1 土壤环境基线确认176

12.1.2 土壤环境损害确认177

12.2 土壤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178

12.2.1 土壤环境暴露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因果关系判定178

12.2.2 暴露路径的建立和验证179

12.3 土壤环境损害量化180

12.3.1 土壤环境损害评估180

12.3.2 土壤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选择原则182

12.3.3 土壤恢复期间农作物损失评估183

12.3.4 土壤环境恢复方案的筛选与确定183

12.3.5 土壤环境损害评估技术路线186

12.3.6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87

12.3.7 土壤修复方案费用估算188

12.4 总体结论191

12.4.1 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机制研究结论191

12.4.2 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案例研究结论192

12.5 建议192

12.5.1 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全面建设192

12.5.2 完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法制保障192

12.5.3 实行鉴定结论专家合议制193

参考文献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