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李艳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047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文明”概念演变历程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文明概念考察20

第一节 “文明”概念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20

一、西方“文明”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变20

二、中国“文明”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变2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文明”概念29

一、以“劳动”为逻辑支点解析文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0

二、在相近概念的比较中廓清马克思主义文明概念3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文明”概念的基本特征39

一、实践性40

二、社会性42

三、历史性44

四、进步性46

五、民族性47

六、开放性4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创立、运用和发展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思想渊源51

一、西方传统文明理论的历史演进与主要观点52

二、中国传统文明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基本观点62

三、传统文明理论的特征及其局限性6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创立史追溯70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先验理性主义文明观的反思及其文明理论的创立71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明悖论与共产主义文明历史必然性的揭示82

三、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释人类文明进步历史阶段和发展道路等理论问题90

第三节 思想史比较视域中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创新100

一、文明进步的源泉:从抽象理性到具体劳动101

二、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从理性自觉到阶级斗争与交流互鉴103

三、文明进步道路的基本特征:从一维性到多样性105

四、文明进步的演进阶段:从奴役制到真正的普遍的文明10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在苏俄的运用与发展111

一、列宁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的确立112

二、斯大林时期“两阶段论”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125

三、赫鲁晓夫以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的背离与重大挫折133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143

一、救亡图存背景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社会主义文明道路的选择144

二、“三大改造”完成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的初步探索148

三、改革开放新时代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建设15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逻辑体系16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161

一、文明的历史与进步规律: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研究对象161

二、文明进步路径: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基本问题16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168

一、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169

二、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17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逻辑结构175

一、理论基石:文明本质论、动力论和评价标准论175

二、主体框架:文明进步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181

三、基本范畴:多种视域中文明样态的对立统一18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194

一、运用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195

二、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197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在人类文明思想史上的地位200

一、实现了文明理论研究立场的变革200

二、对于人类文明进程基本观点的创新201

三、实现文明理论研究方法的革新20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实践路径20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实践主题204

一、探求人类文明进程的基本矛盾204

二、确立人类文明进程的中心任务207

第二节 践行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依靠力量210

一、阶级的先进性:判断文明建设依靠力量的基本标准210

二、劳动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依靠力量213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系统性特征与践行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多维度考察215

一、主体文明215

二、广义的社会文明217

三、生态文明22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与当代西方文明理论的交流与碰撞244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理论244

一、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244

二、“一战”至苏东剧变期间的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理论248

三、苏东剧变以来的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理论253

第二节 以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揭示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思想局限264

一、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历史嬗变与主要观点264

二、深刻揭露西方文明中心论的阶级实质270

三、应对西方文明中心论蔓延的巨大挑战27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在开放包容中不断发展280

一、自觉学习、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280

二、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创新283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2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成为人类文明新希望的原因286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与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发展契机286

二、以公有主体型自主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理论分析29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实践297

一、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动力297

二、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主体与领导力量299

三、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具体领域300

四、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30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创新30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304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事业的创新性特征306

第四节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创新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311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指导,借鉴传统文明理论的优秀成果311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313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文明全面进步314

四、坚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人民文明素质315

第五节 引领不同文明交汇交融与促进人类文明整体进步317

一、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317

二、促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倡导不同文明包容互鉴319

三、推动不同文明合作共赢,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320

结语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创新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323

主要参考文献326

索引332

后记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