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593247.jpg)
- 张明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63213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4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58页
- 主题词:气象学-实习-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气候学-实习-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建立1
第一节 建站观测获取气象数据的基本要求1
一、观测资料的代表性1
二、观测资料的准确性1
三、观测资料的可比较性2
第二节 观测场址的选择与仪器安置2
一、观测场址的选择2
二、观测场的规格3
三、观测仪器的安置3
第三节 地面气象观测项目与观测程序4
一、地面气象观测的分类与任务4
二、地面气象观测项目6
三、地面气象观测程序7
四、气象观测常用的时制和日界7
第二章 温度的观测9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温标9
一、测温的基本原理9
二、温标10
第二节 温度表和温度计11
一、气象观测中几种常用的温度表11
二、双金属片自记温度计13
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17
第三节 气象站哨温度的观测17
一、气温的观测17
二、土壤温度的观测20
三、温度表的误差23
第三章 湿度的观测26
第一节 大气湿度及其观测方法26
一、表示湿度的几个物理量26
二、大气湿度的测量方法26
第二节 常用测湿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8
一、固定式干湿球温度表28
二、通风干湿表30
三、毛发湿度表和湿度计32
第四章 气压和风的观测36
第一节 气压的观测36
一、气压及其单位36
二、水银气压表36
三、空盒气压表44
四、气压计45
五、电测气压传感器46
第二节 风的观测46
一、风的两个基本要素47
二、测风仪器简介48
第五章 降水、蒸发和日照观测53
第一节 降水的观测53
一、雨量器及其使用53
二、虹吸式雨量计54
三、翻斗式雨量计55
第二节 蒸发的观测56
一、仪器及其安置56
二、观测和记录56
第三节 日照的观测56
一、暗筒(乔唐)式日照仪57
二、聚焦(康培司托克)式日照计58
第六章 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的观测60
第一节 云的观测60
一、云状的观测60
二、云量的观测64
三、云高的观测64
第二节 水平能见度的观测66
一、水平能见度的概念66
二、水平能见度的观测66
三、能见度观测仪68
第三节 天气现象的观测69
一、天气现象的特征69
二、观测和记录72
第七章 自动气象站73
第一节 自动气象站的发展概况73
一、国外自动气象站的发展73
二、国内自动气象站的发展74
第二节 自动气象站的原理和功能74
一、组成与结构75
二、工作原理75
三、主要功能76
第八章 天气图的分析78
第一节 天气图的一般知识78
一、天气图底图78
二、天气图种类78
三、天气图采用的时间79
四、地面天气图的填写79
五、高空天气图(等压面图)的填写82
第二节 地面和高空天气图分析82
一、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及表示方法82
二、高空天气图的分析项目及表示方法85
第九章 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89
第一节 统计时段和主要项目89
一、不同观测时次记录的代表性89
二、统计时段的划分90
三、历年值的统计92
第二节 气温资料的统计96
一、候、旬平均气温96
二、界限气温出现的初、终日期及初终间日数97
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界限气温的统计99
四、积温的统计101
五、气温频率和保证率102
六、气温日、年变化值的统计103
第三节 降水资料的统计103
一、平均降水量103
二、降水量变化的统计103
三、各级别降水日数104
四、降水连续性的统计105
五、降水量级别的统计105
六、降水强度106
七、各时段和一日最大降水量的统计106
八、降水量的季节分配107
九、降水量的频率和保证率107
第四节 风资料的统计109
一、风向的统计109
二、风速的统计110
三、基本风压的计算112
第十章 气候考察113
第一节 气候考察的目的与分类113
一、气候考察的目的113
二、气候考察的种类113
三、气候考察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114
第二节 山地气候考察118
一、山地气候考察的布点118
二、山地气候观测的时间和次数119
三、观测方法和资料分析119
第三节 城市气候考察121
一、参照站的建立121
二、定点观测站网的建立121
三、流动观测121
四、多层次观测122
第四节 农田小气候观测122
一、观测的特点与要求122
二、观测方法122
第十一章 气候类型的划分124
第一节 实验分类法124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124
二、柯本气候分类法评述126
第二节 成因分类法127
第三节 理论分类法129
一、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简介129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评述131
附录133
附录1 天气预报中的时间和空间用语133
附录2 气象卫星和卫星云图常识139
主要参考文献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