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景观恢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森林景观恢复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604531.jpg)
- 张晓红,黄清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118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景观-森林生态学-研究-汉、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景观恢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森林景观恢复的背景和起源1
1.2森林景观恢复的基本概念与内涵3
1.2.1森林景观恢复3
1 2.2相关概念4
1.2.3与传统恢复方法的区别6
1.3森林景观恢复的理论基础7
1. 3. 1景观生态学7
1.3.2恢复生态学9
1.3.3利益相关者理论11
1.3.4公众参与13
1.3.5适应性经营15
1.4森林景观恢复研究现状16
1.4.1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研究16
1.4.2森林景观恢复应用研究20
1.4.3森林景观恢复全球伙伴关系22
1.4.4森林景观恢复在中国的发展23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25
2. 1陵水黎族自治县概况25
2.1.1地理位置25
2.1.2气候特征26
2.1.3地质地貌26
2. 1.4土壤特征27
2.1.5水文水系27
2. 1.6植被特征28
2. 1.7自然资源28
2.1.8社会经济状况29
2.2大敢森林景观恢复示范区概况29
2.3研究方法30
2.3. 1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30
2.3.2景观指数方法31
2.3.3景观动态预测模型34
2.3.4外业调查35
2.3.5退化与次生森林特征分析方法35
2.3.6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36
第三章 森林景观恢复内容与方法体系39
3. 1内容与方法框架40
3.2利益相关者分析41
3.3建立FLR支持43
3.4分析景观镶嵌体43
3.4. 1景观要素分类43
3.4.2数据获取与处理44
3.4.3景观格局分析44
3.5景观动态与驱动力分析46
3.5. 1景观动态分析与预测46
3.5.2驱动力分析47
3.6确定优先恢复立地47
3.6. 1影响立地水平恢复选择的因素48
3.6.2优先恢复立地类型48
3.7立地水平恢复策略49
3.7. 1退化与次生森林林分特征分析49
3.7.2主要恢复策略49
3.8监测与评价51
3.9小结54
第四章 区域水平景观格局分析56
4.1基于FLR的景观要素分类56
4.2数据获取与处理57
4.2.1现有资料的收集57
4.2.2图像校正及处理58
4.2.3图像信息提取及解译58
4.3森林景观格局现状59
4.3. 1景观要素组成及斑块特征59
4.3.2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分析62
4.4 1991~2008年森林景观格局动态62
4.4.1景观要素组成及斑块特征变化63
4.4.2景观要素类型异质性变化66
4.4.3景观总体特征变化68
4.5森林景观动态预测68
4.6小结70
第五章 社区水平景观格局分析72
5. 1景观要素分类72
5.2数据获取与处理72
5.2. 1现有资料的收集72
5.2.2参与式区划与调查72
5.3大敢FLR示范区森林景观格局现状73
5.3. 1景观要素组成及斑块特征73
5.3.2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分析74
5.4 1990~2009年大敢村森林景观格局动态75
5.4. 1景观要素组成及斑块特征变化75
5.4.2景观要素类型异质性变化78
5.4.3景观总体特征变化80
5.5大敢村森林景观动态预测81
5.6小结82
第六章 森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84
6.1区域水平驱动力分析84
6.1.1转移概率与面积矩阵分析84
6.1.2驱动力分析90
6.2社区水平驱动力分析92
6.2.1转移概率与面积矩阵分析92
6. 2.2驱动力分析94
6.3小结96
第七章 退化与次生森林特征分析与恢复策略98
7. 1 IO对热带森林类别的界定98
7. 1. 1 IO热带森林分类体系98
7. 1. 2 IO对不同森林类别的定义100
7.2退化原始林特征101
7.2.1主要优势种的表现101
7.2.2群落结构106
7.2.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106
7.2.4林分生长107
7.2.5林分直径结构108
7.3次生林特征109
7.3. 1主要优势种的表现109
7.3.2群落结构112
7.3.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113
7.3.4林分生长113
7.3.5林分直径结构113
7.4退化林地特征113
7.5立地水平恢复策略114
7.5. 1退化原始林恢复114
7.5.2次生林经营115
7.5.3退化林地重建116
7.6小结117
第八章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的应用119
8. 1 PRA工具的应用119
8.1.1村民大会120
8. 1.2实地踏查120
8. 1.3参与式森林调查121
8. 1.4半结构访谈121
8.1.5 矩阵排序121
8.2结果分析122
8.2. 1自然资源概况122
8.2.2社会经济概况123
8.2.3存在问题排序125
8.2.4森林退化现状与原因127
8.2.5优先恢复立地及树种选择128
8. 2. 6 PRA工具应用的技巧129
8.2.7重视政府部门和乡土知识在PRA中的作用130
8.3小结131
参考文献132
附录1陵水黎族自治县FLR规划图267
附录2大敢FLR示范区优先恢复立地图268
附录3陵水黎族自治县1991 ~2008年多期遥感影像269
附录4景观要素类型遥感解译标准270
附录5陵水黎族自治县不同时期森林景观镶嵌图271
附录6大敢FLR示范区不同时期森林景观镶嵌图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