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海市志 1979-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海市志 1979-2002](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616378.jpg)
- 汪会洲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6382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411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1506页
- 主题词:南海市-地方志-1979~200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海市志 1979-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0
专记44
一、江泽民、朱镕基视察南海信息化建设44
二、南海信息化建设47
三、南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54
四、南海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58
五、南海企业改革63
第一编 建置 区划68
第一章 建置68
第一节 地理位置68
第二节 建置沿革68
第二章 区划68
第一节 县辖区划68
第二节 市辖区划70
第二编 自然环境72
第一章 地质 地貌72
第一节 地质72
第二节 地貌75
第二章 气候75
第一节 气候特征75
第二节 气温77
第三节 降雨量78
第四节 日照80
第五节 风80
第六节 气压81
第七节 蒸发量82
第三章 河流与地下水83
第一节 河流83
第二节 地下水84
第四章 土壤 植被84
第一节 土壤84
第二节 植被85
第五章 自然资源85
第一节 土地资源85
第二节 矿产资源87
第三节 水资源88
第六章 自然灾害89
第一节 洪(涝)灾89
附:丹灶“6·29”水灾抢险实录92
第二节 旱灾95
第三节 风灾96
第四节 低温阴雨97
第五节 其他灾害99
第三编 人口102
第一章 人口变动102
第一节 总量变动102
第二节 自然变动103
第三节 迁移 流动104
第二章 人口分布105
第一节 城乡分布105
第二节 人口密度106
第三章 人口构成107
第一节 性别构成107
第二节 年龄构成108
第三节 民族构成110
第四节 行业职业构成111
第四章 人口素质112
第一节 身体素质112
第二节 文化素质113
第三节 预期寿命114
第五章 婚姻家庭117
第一节 婚姻状况117
第二节 家庭规模119
第六章 计划生育121
第一节 政策措施121
第二节 宣传教育123
第三节 人口计划与统计125
第四节 技术服务128
第五节 计生管理131
第四编 经济总情135
第一章 经济总量136
第一节 地区生产总值136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137
第三节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8
第四节 地方财政收入138
第二章 经济结构139
第一节 产业结构139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140
第三节 投资结构144
第五编 交通 水利 电力147
第一章 交通147
第一节 交通体制改革147
第二节 交通建设148
第三节 交通设施养护157
第四节 交通运输158
第五节 交通行业管理162
第二章 水利163
第一节 防洪排涝工程163
第二节 灌溉工程165
第三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66
第四节 水利工程施工169
第五节 水利管理169
第六节 “三防”工作171
第三章 电力173
第一节 电力体制改革173
第二节 发电174
第三节 供电178
第四节 经营181
第六编 邮政 电信移动186
第一章 邮政186
第一节 邮政网络186
第二节 邮政设备188
第三节 邮政业务188
第四节 邮政资费191
第二章 电信193
第一节 电信网络193
第二节 电信通信设备195
第三节 电信业务197
第四节 电信资费199
第三章 移动通信203
第一节 通信网络203
第二节 移动通信设备204
第三节 移动通信业务206
第四节 业务资费208
第四章 无线电管理213
第一节 无线电台站设置管理213
第二节 无线电制高点管理213
第三节 无线寻呼台(BP台)管理214
第四节 移动通信基站管理214
第七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215
第一章 建设体制改革215
第一节 建设管理体制改革215
第二节 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216
第三节 建设审批制度改革217
第二章 城镇规划219
第一节 城镇总体规划219
第二节 城区规划220
第三节 镇村规划221
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222
第五节 园区规划223
第六节 桂城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224
第七节 规划管理225
第三章 城区建设227
第一节 道路227
第二节 桥梁228
第三节 排水229
第四节 园林绿化231
第五节 城区建筑234
第六节 城中村改貌建设240
第四章 公用事业241
第一节 公共交通241
第二节 供水242
第三节 燃气245
第四节 路灯246
第五节 环境卫生247
第五章 镇、村建设249
第一节 镇城区建设249
第二节 乡村建设252
第六章 建筑业253
第一节 勘察设计253
第二节 建筑施工255
第三节 建筑技艺256
第四节 建筑管理260
第七章 房地产管理262
第一节 房产管理262
第二节 房地产权属管理263
第三节 落实房产政策264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266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268
第六节 房地产交易与管理270
第八章 建设管理272
第一节 建设企业资质管理272
第二节 建设市场管理274
第三节 建设执法监察276
第九章 环境保护277
第一节 环境质量277
第二节 污染源状况279
第三节 工业污染防治282
第四节 环境监测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85
第五节 环境管理287
第六节 生态建设288
第七节 环境建设290
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292
第八编 工业294
第一章 体制改革295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295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297
第二章 行业分布与结构301
第一节 行业分布301
第二节 产品结构303
第三节 企业规模304
第四节 所有制结构307
第三章 工业门类310
第一节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310
第二节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15
第三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17
第四节 金属制品业320
第五节 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323
第六节 服装、制鞋及其他纤维制造业326
第七节 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328
第八节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329
第九节 塑料、橡胶制品制造业331
第十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业334
第十一节 机械、设备制造业337
第十二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40
第十三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343
第十四节 人造板、竹、藤制造业344
第十五节 家具制造业345
第十六节 食品、烟草加工业347
第十七节 造纸、印刷、记录介复制品业349
第十八节 工艺美术品、日用杂品、火工产品制造业及黑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业350
第四章 企业与产品选介354
第一节 企业选介354
第二节 著名商标 国家免检产品367
第五章 工业园区与专业镇368
第一节 工业园区368
第二节 专业镇372
第九编 农业379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379
第一节 双层经营体制379
第二节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381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381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规模经营381
第二节 农产品生产基地387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388
第四节 农业龙头企业389
第五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389
第六节 万顷洋现代农业示范区390
第三章 农林区划392
第一节 农业区划392
第二节 林业区划与规划393
第四章 种植业395
第一节 农作物395
第二节 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403
第三节 植物保护404
第四节 土壤与肥料405
第五节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07
第六节 蚕桑业408
第五章 林业409
第一节 植树造林409
第二节 森林管理413
第六章 水产业416
第一节 鱼苗生产416
第二节 成鱼养殖417
第三节 特种水产养殖420
第四节 饲料421
第五节 鱼病防治422
第六节 江河捕捞423
第七章 畜牧业424
第一节 家畜养殖424
第二节 家禽养殖426
第三节 其他畜禽养殖429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432
第八章 农业机具435
第一节 传统农具435
第二节 机动、电动机械435
第三节 农机供应439
第四节 农机科研与制造439
第五节 农机服务与管理440
第十编 商业 服务业442
第一章 流通体制改革442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442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443
第三节 产权体制改革449
第二章 商业所有制结构450
第一节 国有商业451
第二节 集体商业453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455
第三章 商品购销458
第一节 粮油购销458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459
第三节 生产资料购销460
第四节 生活资料购销463
第五节 侨汇商品购销466
第六节 废旧物资购销466
第四章 市场 商场466
第一节 农贸市场467
第二节 综合市场467
第三节 专业市场468
第四节 大型商场470
第五节 网络市场473
第六节 埠际市场474
第五章 储运 物流业477
第一节 储运477
第二节 物流业479
第六章 服务业479
第一节 餐饮业479
第二节 旅业481
第三节 生活服务业482
第四节 中介服务业483
第十一编 旅游业485
第一章 旅游体制改革485
第一节 经营机制改革485
第二节 产权改革488
第二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489
第一节 旅游资源489
第二节 开发建设489
第三章 旅游度假区 景点491
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491
第二节 景点497
第四章 旅游服务500
第一节 旅行社500
第二节 南海游与国内、外游500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502
第四节 配套设施503
第五章 旅游管理504
第一节 行政管理504
第二节 行业管理504
第三节 旅游执法监督508
第十二编 对外经济贸易510
第一章 体制改革510
第一节 外经体制改革510
第二节 外贸体制改革510
第二章 对外经济511
第一节 对外经济项目管理511
第二节 利用外资512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引进514
第三章 对外贸易517
第一节 出口商品517
第二节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517
第三节 出口商品包装与储运519
第四节 远洋贸易520
第五节 扶持出口企业520
第六节 进口商品520
第四章 对外经贸管理521
第一节 计划管理521
第二节 外汇管理521
第三节 外经外贸服务522
第五章 口岸 海关 边检 检验检疫523
第一节 口岸523
第二节 海关524
第三节 边检525
第四节 检验检疫526
第十三编 金融529
第一章 银行 信用社529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530
第二节 货币530
第三节 存款531
第四节 贷款534
第五节 结算537
第六节 外汇539
第七节 债券543
第二章 保险544
第一节 保险公司544
第二节 国内保险544
第三节 涉外保险548
第四节 防灾防损548
第五节 保险服务549
第六节 经营效益550
第三章 证券550
第一节 证券业务550
第二节 经营效益551
第十四编 财政 税务552
第一章 财政552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552
第二节 财政收入555
第三节 财政支出559
第四节 财政管理563
第五节 会计管理566
第六节 财政监督568
第二章 税务570
第一节 税收体制改革570
第二节 税收573
第三节 税源581
第四节 税收征管583
第五节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588
第十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591
第一章 计划 统计591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591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592
第三节 统计调查593
第四节 统计管理594
第五节 统计分析汇编595
第二章 物价管理596
第一节 物价及其管理体制改革596
第二节 工农业产品价格598
第三节 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奖售599
第四节 消费品零售价格600
第五节 收费601
第六节 价格监督检查605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606
第一节 市场管理606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607
第三节 商标管理617
第四节 广告管理618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619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619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620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621
第一节 计量621
第二节 标准化622
第三节 质量监督623
第四节 质量管理624
第五节 锅炉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625
第六节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626
第五章 审计629
第一节 国家审计629
第二节 内部审计633
第三节 社会审计634
第四节 审计执法635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635
第一节 土地规划635
第二节 土地利用636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638
第四节 地籍管理639
第五节 土地监察与执法639
第六节 矿产管理640
第十六编 党派 社团64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南海市(县)地方组织642
第一节 中共南海市(县)代表大会642
第二节 中共南海市(县)委员会644
第三节 中共南海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652
第四节 重要决策652
第五节 组织建设658
第六节 宣传教育666
第七节 纪检监察667
第八节 统一战线670
第九节 党史 政策研究672
第十节 信访 保密673
第二章 民主党派南海市(县)地方组织67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南海总支部675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南海总支部676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南海总支部676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南海总支部677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南海总支部677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南海总支部678
第七节 九三学社南海基层委员会679
第三章 社会团体679
第一节 市(县)总工会679
第二节 共青团南海市(县)委员会685
第三节 市(县)妇女联合会687
第四节 市(县)工商业联合会690
第五节 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93
第六节 市(县)科学技术协会694
第七节 市(县)个体劳动者协会694
第八节 市(县)残疾人联合会695
第九节 市(县)归国华侨联合会696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698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698
第一节 市(县)人民代表大会698
第二节 市(县)人大常委会702
第三节 市(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纪略705
第四节 乡、镇(公社、区、街道)人大设置711
第二章 人民政府712
第一节 市(县)人民政府712
第二节 基层人民政府 市(县)政府派出机关715
第三节 主要工作制度717
第四节 施政纪略720
第五节 政府自身建设731
第三章 人民政协736
第一节 市(县)政协委员与常委会736
第二节 市(县)政协机构设置741
第三节 会议742
第四节 工作纪要746
第十八编 军事751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751
第一节 市(县)人民武装部751
第二节 领导体制751
第二章 兵役752
第一节 义务兵役制752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753
第三节 兵员征集753
第四节 预备役制754
第三章 民兵756
第一节 民兵组织756
第二节 军事训练757
第三节 民兵教育760
第四节 武器装备管理761
第五节 民兵活动762
第四章 国防动员764
第一节 组织机构764
第二节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764
第三节 国防动员预案765
第四节 国防教育765
第五节 人民防空766
第五章 拥政爱民767
第一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767
第二节 维护社会治安768
第三节 抢险救灾769
第四节 军民共建770
第十九编 人事 劳动771
第一章 机构编制与改革771
第一节 编制管理771
第二节 行政机关机构改革772
第三节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773
第二章 人事774
第一节 干部来源、构成、调配774
第二节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777
第三节 培训 任免 考核 奖惩779
第四节 工资 福利781
第五节 退休 退职 离岗 退养783
第六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784
第七节 人才资源开发788
第八节 人才市场789
第三章 劳动790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790
第二节 劳动就业792
第三节 劳动工资795
第四节 职业技能培训797
第五节 安全生产799
第六节 劳动保护801
第七节 劳动关系处理803
第八节 劳动监察804
第二十编 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外事侨务806
第一章 华侨 外籍华人806
第一节 侨居原因806
第二节 政治、经济生活806
第三节 社团807
第二章 港澳同胞810
第一节 移居原因810
第二节 各界名人811
第三节 社团814
第三章 支持家乡建设816
第一节 经济建设816
第二节 公益事业819
第四章 归侨 侨眷 港澳同胞家属820
第一节 归国原因820
第二节 参政议政821
第三节 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家属生活821
第五章 侨务工作821
第一节 落实侨务政策821
第二节 服务823
第三节 宣传 联络 接待824
第六章 外事826
第一节 外事管理826
第二节 外事活动827
第三节 国际友好城市交往829
第四节 涉外协调829
第二十一编 政法830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830
第一节 维护稳定830
第二节 组织严打830
第三节 综合治理831
第二章 公安832
第一节 刑事侦查832
第二节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835
第三节 预审与监管837
第四节 戒毒所838
第五节 社会治安管理838
第六节 户政管理841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843
第八节 消防管理844
第九节 道路交通管理846
第十节 安全保卫850
第十一节 公共安全指挥中心850
第三章 检察851
第一节 刑事检察851
第二节 经济检察853
第三节 法纪检察854
第四节 监所检察854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855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856
第四章 审判856
第一节 立案857
第二节 刑事审判857
第三节 民事审判859
第四节 经济审判860
第五节 行政审判861
第六节 审判监督862
第七节 执行863
第五章 司法行政864
第一节 法制宣传864
第二节 人民调解和基层法律服务865
第三节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867
第四节 公证 律师868
第五节 法律援助869
第二十二编 教育870
第一章 教育体制改革870
第一节 办学体制改革870
第二节 投资体制改革871
第三节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872
第四节 招生体制改革873
第五节 后勤体制改革874
第二章 教育结构875
第一节 学前教育875
第二节 小学教育876
第三节 中学教育878
第四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880
第五节 高等教育884
第六节 成人教育885
第七节 特殊教育887
第三章 教育基础建设888
第一节 教师队伍888
第二节 教学经费891
第三节 校舍设备897
第四章 教育督导900
第一节 督导评估900
第二节 督政督学901
第五章 教育交流与合作902
第一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902
第二节 对内交流与合作903
第六章 教育教学成果904
第一节 教育宏观改革成果904
第二节 教研成果904
第三节 高考和各类竞赛成绩905
第二十三编 科学技术907
第一章 科技体制改革9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907
第二节 科研体制改革908
第二章 科技管理911
第一节 科研项目管理911
第二节 科技成果管理916
第三节 科技市场管理917
第四节 科技奖励918
第三章 科技创新921
第一节 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922
第二节 行业创新中心924
第三节 区域技术创新926
附:南海知识经济论坛928
第四章 专利管理929
第一节 专利宣传与培训930
第二节 企业专利930
第三节 专利行政执法931
第五章 防震减灾931
第一节 地震构造带与震情931
第二节 防震减灾措施932
第三节 防震科普宣传933
第六章 科学技术普及933
第一节 农村科普933
第二节 青少年科普934
第三节 学术交流934
第四节 科普基地建设935
第七章 科技成果935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935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936
第三节 水利科技成果937
第四节 交通运输科技成果937
第五节 医疗卫生科技成果938
第六节 软科学科技成果939
第七节 环境科研939
第八章 气象940
第一节 气象业务940
第二节 气象管理941
第三节 气象服务942
第四节 气象科技943
第二十四编 文化944
第一章 管理机构 文艺社团9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944
第二节 文艺社团944
第二章 社会文化948
第一节 群众文化948
第二节 文化娱乐市场953
第三章 文学艺术956
第一节 文学956
第二节 戏剧962
第三节 舞蹈 音乐966
附:十番锣鼓970
第四节 曲艺971
第五节 美术摄影 书法972
附:著述目录982
第四章 图书 文博 报纸987
第一节 图书987
第二节 文博990
第三节 报纸996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音像1000
第一节 广播1000
第二节 电视1002
第三节 电影1004
第四节 音像1006
第六章 档案1006
第一节 监督指导1007
第二节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1008
第三节 档案资料的保管与保护1010
第四节 档案开发利用1010
第七章 方志 年鉴1012
第一节 方志1012
第二节 年鉴1014
第二十五编 医疗卫生1015
第一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015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1015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1016
第三节 医疗保健制度改革1016
第四节 药品管理体制改革1019
第五节 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制度改革1019
第二章 机构与队伍1019
第一节 市(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1019
第二节 镇(区、街道)属医疗卫生单位1022
第三节 其他医疗卫生单位1023
第三章 医疗设施1024
第一节 基本建设1024
第二节 医疗设备1025
第四章 卫生防疫与妇幼保健1027
第一节 公共卫生1027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1029
第三节 妇幼保健1032
第五章 医疗护理1035
第一节 医疗1035
第二节 护理及其他1044
第三节 抗灾救护1045
第六章 医药管理1045
第一节 医政管理1045
第二节 药政管理1046
第二十六编 体育1049
第一章 管理体制 民间体育团体1049
第一节 管理体制1049
第二节 民间体育团体1049
第二章 群众体育1050
第一节 学校体育1050
第二节 职工体育1051
第三节 机关体育1051
第四节 农村体育1052
第五节 老年人体育1053
第六节 残疾人体育1054
第三章 体育项目1054
第一节 龙舟1054
第二节 武术1055
第三节 舞狮1056
第四节 田径1058
第五节 游泳1058
第六节 举重1059
第七节 篮球1060
第八节 足球1061
第九节 乒乓球1062
第十节 羽毛球1063
第十一节 象棋 国际象棋 围棋1063
第十二节 地掷球1064
第十三节 保龄球1065
第十四节 曲棍球1066
第十五节 门球1066
第十六节 体育舞蹈1066
第四章 体育竞赛1067
第一节 市(县)运动会1067
第二节 职工运动会1068
第三节 残疾人运动会1069
第四节 参加佛山市运动会1070
第五节 参加全国、亚洲、国际比赛成绩1071
第五章 人才培养与输送1077
第一节 人才培养1077
第二节 人才输送1078
第六章 体育场地 体育产业1078
第一节 体育场地1078
第二节 体育产业1080
第二十七编 社会生活1082
第一章 社会事务1082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1082
第二节 区划勘界与地名管理1083
第三节 优抚安置1084
第四节 救灾扶贫1088
第五节 社会福利1091
第六节 婚姻管理1096
第七节 殡葬改革1097
第八节 社团管理1098
第九节 革命老区建设1099
第二章 社会保障1100
第一节 社会保险1100
第二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04
第三章 居民生活1105
第一节 居民收入1105
第二节 消费1107
第三节 家庭积累1111
第四章 民俗1112
第一节 生活习俗1112
第二节 信仰风俗1116
第三节 特色风俗1119
附:盐步老龙1126
附:行业旧习1131
第五章 宗教1135
第一节 佛教1135
第二节 道教1136
第三节 天主教1136
第四节 基督教1137
第五节 宗教事务管理1137
第二十八编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139
第一章 规划与管理1139
第一节 规划1139
第二节 文明创建管理1140
第二章 文明创建活动1141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141
第二节 创建文明家庭1143
第三节 创建文明村镇1144
第四节 创建文明单位1147
第五节 创建文明社区1148
第六节 创建文明城市1149
第三章 文明共建活动1150
第一节 军民共建1150
第二节 警民共建1150
第四章 思想道德教育1151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1151
第二节 “三德”教育1153
第五章 文明新风1154
第一节 扶贫助困1154
第二节 尊老爱幼1155
第三节 见义勇为1156
第四节 助人为乐1157
第五节 “义工联”活动1157
第六节 清理乱葬坟1158
第二十九编 街道、镇、区概况1160
第一章 街道概况1160
第一节 桂城街道1160
第二节 平洲街道1162
第三节 狮山街道1165
第四节 盐步街道1167
第五节 黄岐街道1169
第六节 大沥街道1171
第二章 镇、区简介1174
第一节 官窑镇1174
第二节 松岗镇1176
第三节 小塘镇1178
第四节 金沙镇1180
第五节 九江镇1183
第六节 沙头镇1185
第七节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1187
第八节 里水镇1190
第九节 和顺镇1192
第十节 罗村镇1194
第十一节 南庄镇1196
第十二节 丹灶镇1198
附:1992~2002年南海各镇(街道)主要经济指标1201
第三十编 人物1212
第一章 人物传1212
附:2000年版《南海县志》人物传名录1230
第二章 人物录1231
第三章 人物表1264
附:一、南海历代状元、榜眼、探花1293
二、清代南海留美幼童名录1294
三、南海籍辛亥革命烈士像1294
四、黄埔军校南海籍教职员及学员1295
五、民国时期南海籍军政职官1299
六、1955~1974年南海县省级先进人物1302
附录1309
一、文件选辑1309
二、调查报告1337
三、先进集体1345
四、统计资料1352
五、2000年版《南海县志》勘误表1359
索引1363
英文目录1402
编后记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