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龙陵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龙陵县志
  • 龙陵县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2539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8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835页
  • 主题词:龙陵县(学科: 地方志) 龙陵县 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龙陵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编 建置37

第一章 境域 行政区划37

第一节 境域37

第二节 行政区划38

第二章 城乡建置42

第一节 县城42

第二节 龙山镇43

第三节 镇安镇43

第四节 龙江乡44

第五节 腊勐乡45

第六节 碧寨乡45

第七节 河头乡46

第八节 龙新乡46

第九节 象达乡47

第十节 天宁乡48

第十一节 平达乡48

第十二节 勐糯乡49

第十三节 木城乡50

第二编 地理51

第一章 地质51

第一节 地层51

第二节 岩石52

第三节 构造53

第二章 地貌53

第一节 山53

第二节 谷坝55

第三章 水55

第一节 水系55

第二节 水源60

第四章 土壤 植被64

第一节 土壤类型64

第二节 土壤分布64

第三节 植被65

第五章 气候 物候66

第一节 气候66

第二节 物候特征67

第六章 资源68

第一节 植物68

第二节 动物71

第三节 矿藏72

第七章 自然灾害73

第一节 低温冷害73

第二节 春旱73

第三节 洪涝74

第四节 风雹 霜冻74

第五节 病虫害75

第六节 草害75

第七节 泥石流 滑坡76

第八节 地震76

第三编 人口79

第一章 人口变迁79

第一节 来源79

第二节 变化79

第二章 人口密度81

第一节 分布81

第二节 密度82

第三节 人口调查82

第三章 人口构成84

第一节 性别构成84

第二节 年龄构成86

第三节 文化构成86

第四节 民族构成88

第四章 人口控制88

第一节 计划生育机构88

第二节 晚婚89

第三节 避孕89

第四节 优生优育91

第四编 经济综观95

第一章 经济综述95

第一节 经济管理机构95

第二节 经济指标97

第二章 经济管理99

第一节 计划管理99

第二节 统计管理100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104

第四节 物价管理112

第五节 技术监督122

第六节 审计管理124

第七节 经济技术协作126

第五编 农 牧 渔127

第一章 农牧渔业机构127

第一节 农牧渔业行政机构127

第二节 农牧渔企事业机构128

第三节 农机管理机构130

第二章 农业条件131

第一节 农业区划131

第二节 耕地面积132

第三节 土地制度133

第三章 农业技术135

第一节 耕地建设135

第二节 耕作技术136

第三节 农业机具推广138

第四节 农业用水建设139

第四章 农作物生产139

第一节 粮食生产139

第二节 经济作物生产142

第三节 蔬菜生产144

第五章 畜牧145

第一节 畜牧业区划145

第二节 畜禽饲养146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149

第六章 渔业151

第一节 品种151

第二节 养殖152

第三节 捕捞153

第六编 林业155

第一章 林业机构155

第一节 行政机构155

第二节 事业机构155

第二章 林业资源156

第一节 林地植被156

第二节 林木资源157

第三节 珍稀树种158

第三章 山林权属159

第一节 私有山林159

第二节 集体所有林地159

第三节 国有林地160

第四章 植树造林161

第一节 采种育苗161

第二节 用材林植造162

第三节 四旁植树163

第五章 经济林木164

第一节 经济林植造164

第二节 特用林木167

第三节 果木168

第六章 森林防护169

第一节 护林防火169

第二节 依法治林172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172

第四节 合理采伐173

第七编 水利175

第一章 水利机构175

第一节 行政机构175

第二节 事业机构175

第三节 管理体制176

第二章 水利工程176

第一节 蓄水工程176

第二节 引水工程181

第三节 提水工程183

第四节 饮水设施186

第五节 其它水利设施187

第三章 水患根治188

第一节 河道治理188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189

第四章 水利管理190

第一节 工程检查190

第二节 工程管理191

第三节 用水管理192

第四节 经营管理192

第五节 移民安迁193

第八编 工业195

第一章 工业管理机构195

第一节 集体企业管理机构195

第二节 国营工业管理机构196

第二章 工业体制196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196

第二节 集体工业198

第三节 国营工业202

第三章 工业生产217

第一节 食品工业217

第二节 电力工业221

第三节 矿业222

第四节 建材工业225

第五节 日用品工业226

第六节 机械工业230

第四章 经营管理231

第一节 行政管理231

第二节 计划管理231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232

第九编 交通233

第一章 交通管理机构233

第一节 交通机构233

第二节 运输机构233

第三节 公路养护机构234

第二章 交通设施235

第一节 驿道235

第二节 渡口236

第三节 桥涵237

第四节 公路242

第三章 运输工具248

第一节 机动车248

第二节 畜力249

第四章 运输能力249

第一节 机动车运输量249

第二节 畜力运输量251

第五章 管理251

第一节 交通管理251

第二节 运政管理252

第三节 公路养护253

第十编 邮电255

第一章 邮电机构255

第一节 邮电局255

第二节 乡镇支局 所257

第三节 长途线路维护点(巡房)262

第二章 邮政262

第一节 邮路262

第二节 邮件收寄266

第三节 邮件封发269

第四节 报刊发行270

第五节 集邮271

第六节 邮政编码272

第三章 电信273

第一节 电报273

第二节 电话274

第四章 财产管理279

第一节 财务收支279

第二节 固定资产280

第十一编 商业283

第一章 机构283

第一节 商业机构283

第二节 供销机构284

第三节 其它机构285

第二章 经营体制286

第一节 私营商业286

第二节 国营商业286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288

第四节 公私合营288

第三章 商品调储289

第一节 调拨289

第二节 仓储运输290

第四章 商品贸易291

第一节 收购291

第二节 销售292

第三节 对外贸易298

第四节 集市交易300

第五章 饮食服务302

第一节 饮食业302

第二节 服务业303

第六章 管理303

第一节 财务303

第二节 民贸三照顾305

第三节 价格306

第十二编 粮油309

第一章 粮油机构309

第一节 县级309

第二节 基层309

第二章 粮油征购310

第一节 征粮310

第二节 购粮314

第三节 油料收购317

第三章 粮油供销319

第一节 非农供应319

第二节 农村粮食销售321

第三节 军粮供应323

第四节 粮油议销325

第四章 粮油 储运 加工326

第一节 仓储326

第二节 调运330

第三节 粮油加工331

第五章 粮油管理333

第一节 价格管理333

第二节 粮油市场管理335

第三节 财务336

第十三编 财政339

第一章 财政机构339

第一节 机构339

第二节 基层机构340

第三节 体制340

第二章 财政收支342

第一节 财政收入342

第二节 财政支出345

第三章 管理监督358

第一节 预算管理358

第二节 财政监督359

第十四编 税务361

第一章 税务体制361

第一节 机构361

第二节 税制362

第二章 税种365

第一节 流转税365

第二节 所得税365

第三节 资源税368

第四节 财产行为税368

第五节 特别目的税370

第六节 过渡税种371

第三章 税务管理372

第一节 税收计划372

第二节 税收会计372

第三节 税收统计372

第四节 票证管理373

第五节 稽查373

第十五编 金融375

第一章 机构375

第一节 钱庄 号汇375

第二节 金库375

第三节 银行376

第四节 信用合作联合社378

第五节 保险公司379

第二章 货币379

第一节 流通货币379

第二节 货币比值381

第三节 货币投放回笼382

第三章 资金存储384

第一节 财政性存款384

第二节 企业存款385

第三节 农村集体存款385

第四节 其它存款386

第四章 贷款389

第一节 农业贷款389

第二节 工商业贷款390

第三节 固定资产贷款392

第四节 其它贷款393

第五节 民间借贷394

第五章 结算396

第一节 会计396

第二节 出纳398

第六章 债券汇兑399

第一节 债券399

第二节 侨汇 国际业务401

第七章 管理403

第一节 预算管理403

第二节 信贷计划404

第三节 金库业务404

第四节 金银管理405

第八章 保险业务406

第一节 财产保险406

第二节 人身保险407

第三节 防灾理赔408

第十六编 城乡建设411

第一章 管理411

第一节 机构411

第二节 沿革412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418

第二章 队伍420

第一节 建筑420

第二节 设计421

第三章 环境保护422

第一节 生态破坏程度422

第二节 污染422

第三节 治理423

第十七编 政党群团425

第一章 组织机构425

第一节 国民党龙陵县地方组织425

第二节 中共龙陵县地方组织426

第三节 纪检监察机构431

第四节 县委工作机构432

第五节 群团机构433

第二章 县委部门工作441

第一节 宣传培训工作441

第二节 组织工作445

第三节 纪检 监察工作449

第四节 统战工作450

第五节 农村工作451

第六节 其它工作453

第三章 群团工作454

第一节 青少年工作454

第二节 妇女工作455

第三节 工会工作456

第十八编 政权459

第一章 权力机关459

第一节 权力机构459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460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464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465

第五节 选举466

第二章 行政机关468

第一节 行政机构468

第二节 县政府472

第三节 乡镇地方政权473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关475

第一节 参政议政机构475

第二节 参议会476

第三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477

第四节 政协龙陵县委员会478

第十九编 政法481

第一章 政法机构481

第一节 公安机构481

第二节 检察机构482

第三节 审判机构482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构483

第二章 公安工作483

第一节 惩治犯罪483

第二节 治安管理486

第三节 监所管理488

第三章 检察工作489

第一节 刑事检察489

第二节 经济检察491

第三节 法纪检察491

第四节 其它检察491

第四章 审判工作493

第一节 刑事审判493

第二节 民事审判493

第三节 经济审判494

第四节 行政审判494

第五节 案件复查495

第五章 司法行政工作495

第一节 法制宣传495

第二节 人民调解496

第三节 律师工作497

第四节 公证498

第二十编 劳动人事499

第一章 机构沿革499

第一节 劳动人事机构499

第二节 编制机构500

第二章 劳动管理500

第一节 劳动就业500

第二节 职业培训505

第三节 工人队伍506

第四节 劳动保护509

第三章 工资福利511

第一节 工资待遇511

第二节 职工福利521

第三节 假期待遇522

第四章 人事管理524

第一节 干部来源524

第二节 干部结构状况525

第三节 干部管理527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职528

第二十一编 民政531

第一章 机构沿革531

第一节 扶贫机构531

第二节 民政机构531

第三节 福利事业单位532

第二章 优抚安置533

第一节 拥军优属533

第二节 抚恤535

第三节 烈士褒扬539

第四节 社会安置539

第三章 救灾救济541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541

第二节 抗震救灾542

第三节 社会救济543

第四章 社会福利544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544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545

第五章 移民扶贫545

第一节 贫困人口545

第二节 扶贫措施546

第三节 组织移民547

第六章 其它民政事务548

第一节 婚姻登记548

第二节 殡葬改革549

第二十二编 侨务 外事551

第一章 机构551

第一节 侨务机构551

第二节 外事机构552

第二章 侨务552

第一节 侨情552

第二节 侨务工作553

第三节 捐献555

第三章 外事556

第一节 界务556

第二节 援外557

第三节 接待558

第四节 涉外事件558

第二十三编 军事561

第一章 军队561

第一节 驻军561

第二节 地方武装562

第三节 抗日武装562

第二章 兵役564

第一节 募兵征兵564

第二节 志愿兵564

第三节 义务兵564

第四节 预备役565

第三章 民兵566

第一节 建制566

第二节 训练567

第三节 任务568

第四章 战事568

第一节 回兵进龙陵568

第二节 辛亥革命龙陵清兵起义569

第三节 龙陵抗战570

第四节 共革盟进龙陵578

第五节 建立民主政权战争580

第五章 关隘 设施581

第一节 关隘581

第二节 设施582

第二十四编 教育585

第一章 机构585

第一节 行政机构585

第二节 基层单位586

第二章 教师587

第一节 队伍587

第二节 待遇588

第三节 培训591

第三章 教育592

第一节 幼儿教育592

第二节 小学教育593

第三节 中学教育595

第四节 其它教育597

第四章 经费 设施602

第一节 教育经费602

第二节 教学设施604

第三节 集资办学605

第四节 勤工俭学606

第二十五编 科技607

第一章 机构607

第一节 科委607

第二节 科协607

第三节 地震办公室607

第四节 气象局608

第二章 科研608

第一节 项目608

第二节 成果609

第三节 鉴定614

第四节 地震测报617

第五节 气象测报623

第六节 宣传培训625

第三章 管理625

第一节 队伍625

第二节 经费626

第三节 人员管理627

第二十六编 文化629

第一章 机构629

第一节 行政629

第二节 事业629

第二章 基层单位630

第一节 文化馆(站)630

第二节 图书馆(室)631

第三节 书店632

第四节 电影633

第五节 文工队636

第六节 业余演出队伍636

第七节 文物管理所638

第八节 工人文化宫俱乐部638

第三章 民间文艺639

第一节 音乐639

第二节 舞蹈640

第四章 创作641

第一节 文艺641

第二节 地方文献643

第三节 报刊643

第四节 艺文选644

第五章 声像649

第一节 广播649

第二节 电视650

第六章 档案650

第一节 馆舍 设备650

第二节 档案管理651

第七章 文物 胜迹652

第一节 文物652

第二节 古迹 遗址654

第三节 名胜657

第二十七编 卫生659

第一章 机构659

第一节 县卫生局659

第二节 县直机构659

第三节 其它663

第二章 卫生防疫668

第一节 疫情668

第二节 计划免疫677

第三节 公共卫生678

第三章 妇幼保健680

第一节 妇女病防治680

第二节 儿童保健681

第四章 中西医疗682

第一节 中医682

第二节 西医68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687

第四节 中药验方689

第五节 疾病 死亡调查690

第二十八编 体育695

第一章 机构695

第一节 县体委695

第二节 基层组织695

第二章 体育设施696

第一节 场地696

第二节 器械696

第三章 体育项目697

第一节 球类697

第二节 田径698

第三节 棋牌698

第四节 其它699

第四章 群众体育701

第一节 学校体育701

第二节 职工体育701

第三节 农村体育702

第四节 民族体育702

第五节 老年体育702

第五章 竞技703

第一节 训练703

第二节 竞赛703

第三节 教练 裁判 运动员706

第四节 人才输送706

第二十九编 社会707

第一章 人民生活707

第一节 农民707

第二节 职工生活709

第二章 民族712

第一节 汉族712

第二节 傈僳族715

第三节 彝族717

第四节 傣族718

第五节 阿昌族720

第六节 其它少数民族721

第三章 宗教721

第一节 佛教721

第二节 基督教722

第三节 道教723

第四章 会 社 坛724

第一节 红帮724

第二节 道门724

第三节 圣谕坛 洞经会727

第五章 方言 谣谚727

第一节 方言词汇727

第二节 民间谣谚738

第六章 传说 异闻轶事745

第一节 传说745

第二节 异闻轶事747

第三十编 人物749

第一章 人物 阵亡将士 烈士749

第一节 人物传749

第二节 阵亡将士 烈士录762

第二章 先进工作者764

第一节 国家级764

第二节 省(部)级764

附录767

二十世纪脚步781

编纂始末7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