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635741.jpg)
- 苏培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674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47页
- 主题词:汉语-语言教学-教学改革-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篇1
第一节 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1
一、语文的演变性和稳定性1
二、不能革新的语文是没有生命力的6
三、没有规范的语文不能成为交际的工具10
四、文字改革、语文现代化和语言规划13
第二节 当代中国语文工作的分期16
一、以语文改革为主的时期(1949—1976)17
二、以语文规范为主的时期(1977—2000)18
三、实施国家语文发展战略的时期(2001—2007)19
第二章 前奏(1892—1948)20
第一节 时代呼唤语文改革20
一、语文改革的开端20
二、西学东渐与语文改革23
第二节 从切音字到注音字母25
一、明清时期西洋人设计的拼音方案25
二、切音字运动的兴起28
三、切音字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方案30
四、注音字母的议定和推行33
第三节 白话文运动41
一、梁启超倡导“新文体”42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45
三、“文艺语言的大众化”和“大众语”的讨论53
四、新式标点符号的采用58
五、改革汉字文本排写款式的倡议66
第四节 国语运动68
一、国语运动的兴起68
二、从“老国音”到“新国音”71
三、国语的推行72
第五节 国语罗马字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76
一、国语罗马字76
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86
第六节 简体字运动105
一、简体字运动的兴起105
二、20世纪20、30年代的简体字运动107
三、国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109
四、简体字运动的发展112
第三章 起步(1949—1955)114
第一节 确定方针,建立机构114
一、讨论文字改革的方针和步骤114
二、建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116
三、建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21
四、设立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129
五、建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29
第二节 推进语文规范化131
一、《人民日报》发表短评《请大家注意文法》132
二、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134
三、《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40
四、《人民日报》发表《语法修辞讲话》146
五、公布《标点符号用法》152
六、关于民族共同语的讨论155
七、关于汉语规范化内涵的讨论156
第三节 推进文字改革158
一、研制并公布《常用字表》158
二、研制《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62
三、改革汉字文本的排写款式174
四、精简汉字字数的研究176
第四节 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180
一、会议概述180
二、吴玉章的报告《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181
三、张奚若的报告《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83
四、胡乔木的总结发言185
五、《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议》187
第五节 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89
一、会议概述189
二、罗常培、吕叔湘的报告《现代汉语规范问题》190
三、胡乔木的谈话194
四、《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议》195
第六节 宣传并落实三项语文工作198
第四章 高潮(1956—1959)202
第一节 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202
一、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202
二、周恩来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204
三、吴玉章作《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208
第二节 简化汉字211
一、《汉字简化方案》的公布211
二、《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和调整218
三、《汉字简化方案》的效果219
第三节 整理汉字220
一、整理异体字220
二、改换生僻地名用字228
三、整理通用字233
第四节 推广普通话237
一、“普通话”名称的确立237
二、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238
三、成立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机构243
四、确定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244
五、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展开245
六、推广普通话取得的成绩和不足249
第五节 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252
一、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背景252
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经过253
三、《汉语拼音方案》的评价269
第六节 继续推进语文规范化270
一、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反对党八股和改进文风的指示270
二、审订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275
三、编写《现代汉语词典》279
四、拟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280
第五章 调整(1960—1965)283
第一节 语文工作的调整283
第二节 公布《简化字总表》284
一、征求对简化字的意见284
二、明确可以用于类推简化的偏旁286
三、编印《简化字总表》296
第三节 公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300
一、铅字字形的分歧300
二、研制并推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302
三、《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研究306
第四节 整理汉字查字法311
一、汉字查字法的整理原则311
二、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推荐的四种草案313
第五节 《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328
一、给汉字注音328
二、用于注音识字329
三、推广普通话331
四、帮助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332
五、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334
六、设计汉语手指字母335
七、改进盲字337
八、用于电报拼音化338
九、用于视觉通信339
十、用作代号和缩写339
十一、用于序列索引341
十二、用于少数民族语地名的音译转写342
第六节 语文改革的新探索343
一、郭沫若发表《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343
二、减少汉字字数的尝试347
三、整理汉字的建议352
第六章 挫折(1966—1976)357
第一节 语言文字工作遭受了重大损失357
第二节 艰难地推进358
一、恢复文字改革工作机构358
二、拟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359
三、恢复推广普通话361
四、进行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试验362
五、恢复《文字改革》专刊364
六、恢复推行汉语拼音365
七、中文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文365
八、研制《汉字频度表》366
九、修订公布《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367
第七章 拨乱反正(1977—1985)370
第一节 批判“四人帮”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言论370
一、出版《文字改革通讯》370
二、批判“两个估计”371
三、《中国语文》复刊374
四、《文字改革》复刊378
第二节 在恢复中前进378
一、发表和修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378
二、出版《现代汉语词典》385
三、成立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386
四、“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了《宪法》391
五、汉语拼音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397
六、制订中国人名、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409
七、扩大汉语拼音的使用范围416
八、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418
九、现代汉字研究取得了新成果423
十、发布有关汉字的两项规范430
十一、中文信息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开端437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新思考445
一、胡乔木谈文字改革445
二、召开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450
三、筹备第二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459
四、“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463
五、王力、吕叔湘、周有光谈新时期的文字改革464
第四节 有关文字改革的学术论争469
一、与段生农的论争470
二、与曾性初的论争475
第八章 新时期(1986—2000)484
第一节 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484
一、会议概述484
二、刘导生的报告《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488
三、胡乔木在闭幕式上的讲话492
四、《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494
五、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收获500
第二节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502
一、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思路和措施502
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503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511
四、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520
五、推广普通话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524
第三节 整理现行汉字,整顿社会用字526
一、国务院发出关于汉字问题的通知526
二、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529
三、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533
四、加强社会用字的管理537
五、召开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542
六、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546
七、纪念《汉字简化方案》公布35周年550
八、《人民日报(海外版)》改用简化字出版550
九、发布《标点符号用法》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552
十、发布《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558
第四节 继续推行汉语拼音561
一、召开汉语拼音学术研讨会561
二、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30周年562
三、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564
四、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572
五、扩大汉语拼音的应用580
第五节 开展中文信息处理研究583
一、发布有关信息处理的规范583
二、编制汉字属性字典587
第六节 倡导中国语文现代化592
一、语文现代化的提出592
二、周有光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研究596
三、纪念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100周年600
四、建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609
五、有关语文现代化的论争615
第七节 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举措620
一、国务院发出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620
二、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点意见627
三、纪念文字改革和现代汉语规范化40周年627
四、召开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628
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631
六、开展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632
七、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638
第八节 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648
一、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648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起草过程649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通过和公布651
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说明655
五、学者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研究658
第九章 实施国家语文发展的战略(2001—2007)661
第一节 开展国家语文发展战略的研究661
一、坚持语文改革的成果,构建实施国家语文发展战略的基础670
二、明确汉语文的发展方向,做好汉语文的自身建设672
三、提高全民的语文素质,规范语文的社会应用685
四、妥善处理语文发展中的矛盾,构建和谐的语文生活690
五、探讨汉语文的国际传播战略,加速汉语文的国际推广705
六、提高汉语文的信息处理水平,扩大汉语文在虚拟空间的话语权717
第二节 语文规范研制的新收获733
一、发布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规范733
二、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734
三、发布《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738
四、探索规范人名用字739
五、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744
六、研制《规范汉字表》754
第三节 语文工作的新开拓761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和施行761
二、成立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766
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768
四、“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772
五、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45周年776
六、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777
第四节 民族语文工作的新进展781
一、民族语文工作概述781
二、民族语文的法制建设784
三、民族语文的信息化建设786
四、民族语文干部的培训790
五、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793
六、对濒危语言文字的抢救和保护799
结束语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言文字工作801
当代中国语文工作大事记(1949—2007)810
主要参考文献830
后记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