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
  • 牛海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28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耕地-资源保护-土地补偿费-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4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4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13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

1.4 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5

1.4.1 研究内容15

1.4.2 研究目标17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7

1.5 技术路线和调研内容18

1.5.1 技术路线18

1.5.2 调研内容18

1.6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20

1.6.1 研究方法20

1.6.2 可能的创新之处20

2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理论基础23

2.1 公共物品理论23

2.1.1 公共物品的概念24

2.1.2 公共物品的特征25

2.1.3 公共物品的分类25

2.1.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27

2.2 外部性理论27

2.2.1 外部性的内涵28

2.2.2 外部性的分类28

2.2.3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29

2.3 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理论30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30

2.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其分类30

2.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效益)32

2.3.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34

2.4 生态位理论35

2.4.1 生态位的概念35

2.4.2 生态位理论的内容36

2.4.3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37

2.4.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38

2.5 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理论39

2.5.1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40

2.5.2 区域统筹发展理论41

2.5.3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42

2.6 本章小结44

3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45

3.1 耕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45

3.2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47

3.2.1 耕地利用效益研究进展47

3.2.2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依据48

3.2.3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48

3.3 耕地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分析55

3.3.1 耕地保护外部性界定55

3.3.2 耕地保护的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57

3.3.3 耕地保护外部性数学模型构建59

3.4 焦作市耕地非农化动态分析59

3.4.1 研究区域概况59

3.4.2 研究时段的界定62

3.4.3 数据的预处理62

3.4.4 耕地非农化动态分析63

3.5 耕地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理分析67

3.5.1 耕地生态位构建67

3.5.2 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机制71

3.5.3 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分析75

3.6 本章小结79

4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测算81

4.1 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测算方法81

4.1.1 条件价值评估法82

4.1.2 替代/恢复成本法89

4.1.3 参数比照法(当量因子法)91

4.2 耕地保护外部性测算假设条件93

4.3 基于综合方法的耕地保护外部性测算94

4.3.1 耕地生态效益及景观与科学文化效益测算94

4.3.2 耕地粮食安全效益测算99

4.3.3 耕地社会保障效益测算102

4.3.4 耕地外部效益测算及其分析107

4.4 基于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测算110

4.4.1 样本容量及样本分配110

4.4.2 引导技术的确定111

4.4.3 支付(受偿)区间设置111

4.4.4 调查问卷设置的主要内容112

4.4.5 假想市场情景设置114

4.4.6 主要偏差规避方法和技术115

4.4.7 抽样调查118

4.4.8 耕地外部效益估算及其检验119

4.5 本章小结135

5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及其动态性137

5.1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算思路137

5.1.1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内涵137

5.1.2 假设条件138

5.1.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测算思路139

5.2 焦作市耕地质量及其级别划分140

5.2.1 耕地质量级别划分140

5.2.2 耕地质量分布特征143

5.3 耕地保护最低经济补偿标准及其区际经济补偿盈余/赤字测算144

5.3.1 耕地保护最低经济补偿标准测算144

5.3.2 耕地保护最低区际经济补偿盈余/赤字测算145

5.4 耕地保护最高经济补偿标准及其区际经济补偿盈余/赤字测算146

5.4.1 基于综合方法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理论值测算146

5.4.2 基于综合方法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现实值测算方法147

5.4.3 基于综合方法的耕地保护最高经济补偿标准测算150

5.4.4 耕地保护最高区际经济补偿盈余/赤字151

5.5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动态测算154

5.5.1 耕地保护最低经济补偿标准动态测算模型154

5.5.2 耕地保护最高经济补偿标准动态测算模型154

5.5.3 修正系数测算156

5.5.4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动态测算结果165

5.6 整治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标准及其应用168

5.6.1 整治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标准建立168

5.6.2 整治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应用方法172

5.7 本章小结175

6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接受和给付主体分析177

6.1 耕地保护主体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177

6.1.1 耕地保护主体概念177

6.1.2 耕地保护主体类型178

6.2 耕地保护主体行为分析及其经济补偿接受主体确定182

6.2.1 耕地保护主体行为分析182

6.2.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接受主体界定184

6.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给付主体确定189

6.3.1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给付主体界定及其分析189

6.3.2 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给付主体界定192

6.4 本章小结192

7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及其补偿效应分析194

7.1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概念模型195

7.1.1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概念模型195

7.1.2 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概念模型196

7.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198

7.2.1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机制198

7.2.2 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机制205

7.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207

7.3.1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的界定207

7.3.2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效应调查问卷设计内容208

7.3.3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效应调查结果及其分析209

7.4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措施212

7.4.1 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212

7.4.2 颁布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法律法规体系214

7.4.3 提高公众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参与意识214

7.4.4 加强耕地外部效益和补偿机制的科学研究215

7.5 本章小结215

8 结论与讨论216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216

8.1.1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216

8.1.2 深入准确地认识耕地保护外部性的产生、类型和内涵,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基础217

8.1.3 耕地保护外部效益的内部化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220

8.1.4 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测算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确定提供了依据221

8.1.5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弹性区间及其动态性反映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的渐进性222

8.2 政策建议222

8.2.1 构建区内和区际补偿一体化的动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补偿体系222

8.2.2 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和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223

8.2.3 将外部效益纳入到耕地非农化成本核算体系224

8.2.4 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融资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224

8.3 讨论与研究不足225

8.3.1 讨论225

8.3.2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228

参考文献231

附录1 耕地保护外部性调查问卷251

耕地保护外部性调查问卷(农户类)251

耕地保护外部性调查问卷(城镇居民类)259

附录2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接受主体及其补偿效应调查问卷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