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眼动实验原理 眼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眼动实验原理 眼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与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383331.jpg)
- 高闯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5679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眼动-实验-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眼动实验原理 眼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眼动实验分析原理3
第1章 眼动实验概述3
1.1心理科学实验方法3
1.1.1自然观察实验3
1.1.2实验室可控实验4
1.2心理科学实验的功能5
1.2.1发现新心理效应5
1.2.2促进唯像理论发展6
1.2.3促进心理理论架构8
1.3眼动实验发展历史8
1.3.1眼动自然观察法9
1.3.2眼动机械记录法11
1.3.3光学记录法13
1.3.4电流记录法16
1.3.5电磁感应法17
第2章 眼动实验系统概述19
2.1实验系统要素19
2.1.1实验者19
2.1.2实验对象22
2.1.3实验方法和手段23
2.2实验系统要素关系23
2.2.1心理实验基本探测方式24
2.2.2实验要素之间的关系24
2.3实验误差26
2.3.1实验误差现象26
2.3.2精确度和准确度27
2.3.3实验误差分类28
第3章 眼动实验室人为因素规范30
3.1被试者测试规范30
3.1.1排除与任务无关的分心物体30
3.1.2眼动被试者选择32
3.1.3人机交互34
3.2实验者测试规范35
3.2.1实验者任务负担和效率35
3.2.2人机交互35
第4章 眼动刺激的呈现方法与规范37
4.1刺激呈现的物理参数控制37
4.1.1刺激大小控制37
4.1.2刺激亮度控制39
4.1.3反复测量法39
4.2眼动刺激呈现的定时40
4.2.1 CRT显示器工作原理与定时误差41
4.2.2软件控制导致的时间延迟误差43
4.2.3多任务运行导致的定时误差43
4.2.4计算机时钟定时误差43
4.3眼动刺激空间构型43
4.3.1图形坐标系44
4.3.2光栅扫描图形的显示44
4.3.3彩色查找表45
4.3.4 CRT显示器与图形空间误差47
第5章 眼动记录方法48
5.1瞳孔一角膜反射原理48
5.1.1眼球结构48
5.1.2视轴测量原理49
5.2注视点记录原理50
5.2.1相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50
5.2.2瞳孔位置提取52
5.2.3角膜曲率中心提取55
5.2.4注视点测量57
第6章 眼动仪校正61
6.1眼动测量误差来源61
6.1.1眼球模型参数误差61
6.1.2光路反射误差61
6.1.3显示器显示误差61
6.1.4被试者头动误差62
6.1.5眼镜镜片误差62
6.1.6相机误差62
6.2眼动仪校正62
6.2.1相机校正模型62
6.2.2相机坐标与像素坐标的转换63
6.2.3相机校正64
6.2.4校正方法65
第二部分 眼动动力分析原理69
第7章 眼动运动学69
7.1眼动类型69
7.1.1双眼共轭运动70
7.1.2双眼聚散眼动73
7.2眼球定轴旋转定律74
7.2.1李氏面74
7.2.2李氏定律测量实验75
7.3眼动轨迹与参数75
7.3.1注视点轨迹描述方法76
7.3.2眼球运动描述方法77
7.4眼动主序分析方法81
7.4.1赫罗图与主序星81
7.4.2眼动主序方法81
第8章 眼动动力学84
8.1眼球机械力学模型84
8.1.1眼球受力84
8.1.2 Sherrington定律86
8.1.3眼球力学模型86
8.2眼动扭转力的神经编码88
8.2.1 Robinson实验88
8.2.2位置与眼动速度编码90
8.2.3 Hering定律91
8.3眼动控制系统91
8.3.1速度、位置码控制细胞91
8.3.2速度、位置码神经控制通路92
8.3.3水平、垂直眼动控制93
8.4眼动神经回路93
8.4.1前庭眼球反射通路93
8.4.2平滑追踪神经通路94
8.4.3跳视神经通路95
8.4.4聚散眼动神经通路97
第9章 固视100
9.1固视早期发现100
9.1.1固像实验100
9.1.2固视成分101
9.2固视神经系统103
9.2.1参与固视的脑区103
9.2.2固视的神经响应103
第三部分 眼动实验设计原理111
第10章 眼动实验设计111
10.1交叉视与非交叉视111
10.1.1注视点一屏幕坐标系111
10.1.2双眼注视点计算112
10.1.3中央眼注视点113
10.1.4交叉视与非交叉视114
10.2刺激呈现光路设计115
10.2.1 Desaguliers范式115
10.2.2立体镜方法116
10.2.3滤光片分视方法117
10.2.4偏振镜分视方法118
10.3眼动的注意模型119
10.3.1视觉的神经通路119
10.3.2眼动的注意模型123
10.4眼动的实验范式124
10.4.1反射性跳视实验范式125
10.4.2自主控制跳视实验范式126
10.5测量方式127
10.5.1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127
10.5.2反复测量设计130
第11章 眼动数据分析方法133
11.1信号处理基础133
11.1.1眼动实验采样133
11.1.2眼动数据数字滤波134
11.2眼动数据探测算法136
11.2.1位置变异探测方法136
11.2.2微分方法139
11.3微跳视提取算法140
11.3.1眼动实验数据平滑140
11.3.2微跳视提取多元统计算法141
11.4眼动谱分析143
11.4.1傅里叶分析143
11.4.2跳视谱147
11.5事件相关眼动分析147
11.5.1随机过程基础148
11.5.2事件相关眼动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