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差配合与测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美芸,陈凌佳,陈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346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公差-配合-高等学校-教材;技术测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差配合与测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公差与配合3
第1章 绪论3
1.1 互换性的概述3
1.1.1 互换性的概念3
1.1.2 互换性的分类3
1.1.3 互换性的技术经济意义4
1.2 标准化与计量工作4
1.2.1 标准化4
1.2.2 标准化的意义与分类4
1.2.3 计量工作5
1.3 优先数及优先数系6
1.4 零件的加工误差与公差7
1.4.1 加工误差7
1.4.2 公差8
1.5 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8
1.5.1 本课程的性质及任务8
1.5.2 本课程的特点9
1.5.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9
习题9
第2章 尺寸公差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10
2.1 概述10
2.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10
2.2.1 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10
2.2.2 偏差、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12
2.2.3 公差带图13
2.2.4 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4
2.3 标准公差系列17
2.3.1 公差单位(公差因子)17
2.3.2 公差等级17
2.3.3 基本尺寸分段及标准公差表18
2.4 基本偏差系列18
2.4.1 基本偏差的意义及其代号18
2.4.2 轴的基本偏差20
2.4.3 孔的基本偏差确定21
2.5 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的公差带与配合的标准化27
2.5.1 常用尺寸段孔、轴公差带27
2.5.2 常用尺寸段公差与配合27
2.6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28
2.6.1 基准制的选择28
2.6.2 公差等级的选择31
2.6.3 配合的选择33
2.7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39
2.7.1 线性尺寸一般公差的概念39
2.7.2 有关国标规定39
2.7.3 线性尺寸一般表示方法39
习题40
第3章 几何公差及其检测42
3.1 概述42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45
3.2.1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45
3.2.2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47
3.2.3 形位公差数值的标注48
3.2.4 形位公差有关附加符号的标注48
3.2.5 形位公差的识读49
3.3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49
3.3.1 零件的要素49
3.3.2 零件几何误差的概念50
3.3.3 形位公差带51
3.3.4 理论正确尺寸54
3.3.5 延伸公差带54
3.3.6 基准目标55
3.4 形位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示例56
3.5 公差原则76
3.5.1 独立原则76
3.5.2 相关要求76
3.6 形位公差的选择87
3.6.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87
3.6.2 公差原则的选择88
3.6.3 形位公差值的选择89
习题92
第4章 表面结构96
4.1 概述96
4.1.1 粗糙度的概念96
4.1.2 粗糙度轮廓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96
4.2 粗糙度的评定标准97
4.2.1 评定对象97
4.2.2 评定基准97
4.2.3 粗糙度轮廓的评定参数与数值规定99
4.3 粗糙度轮廓参数的选择和表面结构的标注102
4.3.1 粗糙度轮廓参数的选择102
4.3.2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104
4.3.3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和其他技术产品文件中的注法107
4.4 粗糙度轮廓的检测109
习题110
第5章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112
5.1 量规的定义和分类112
5.2 极限尺寸的判断原则113
5.3 量规公差与量规公差带114
5.4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116
5.4.1 量规型式的选择116
5.4.2 工作量规公差带设计117
习题119
第6章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120
6.1 滚动轴承的分类及公差特点120
6.1.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120
6.1.2 滚动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及特点121
6.2 滚动轴承配合件公差及选用122
6.2.1 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的种类122
6.2.2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122
6.2.3 轴颈和外壳孔的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127
习题128
第7章 螺纹、键和花键及圆锥的公差配合130
7.1 螺纹结合的公差配合130
7.1.1 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主要几何参数130
7.1.2 普通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131
7.1.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134
7.2 键和花键结合的公差配合137
7.2.1 平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137
7.2.2 矩形花键的主要参数和定心方式139
7.2.3 矩形花键的公差与配合141
7.3 圆锥的公差配合144
7.3.1 圆锥的术语及定义144
7.3.2 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46
7.3.3 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47
7.3.4 圆锥公差149
习题152
第8章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及检测154
8.1 概述154
8.2 齿轮加工误差及齿轮误差项目154
8.2.1 齿轮加工误差155
8.2.2 圆柱齿轮误差项目156
8.3 齿轮副误差和检验项目165
8.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167
8.4.1 精度等级167
8.4.2 精度等级的选择168
8.4.3 齿轮副的侧隙169
8.4.4 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172
8.4.5 公差组的检验组及其选择172
8.4.6 齿坯精度173
8.4.7 齿轮精度的标注173
习题174
第9章 尺寸链175
9.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175
9.1.1 尺寸链的含义及其特性175
9.1.2 尺寸链的组成175
9.1.3 尺寸链的分类176
9.1.4 尺寸链的建立177
9.1.5 分析计算尺寸链的任务和方法178
9.2 尺寸链的计算179
9.2.1 极值法的基本公式179
9.2.2 校核计算(正计算)180
9.2.3 设计计算(反计算)182
9.2.4 中间计算184
9.3 解装配尺寸链的其他方法185
9.3.1 分组互换法185
9.3.2 修配法185
9.3.3 调整法185
习题185
第二篇 测量189
第10章 测量技术基础189
10.1 测量的基本概念与量值传递189
10.1.1 测量的基本概念189
10.1.2 长度基准和量值传递190
10.1.3 角度基准与量值传递191
10.2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192
10.2.1 计量器具的分类192
10.2.2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193
10.2.3 测量方法的分类194
10.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96
10.3.1 测量误差的概念196
10.3.2 测量误差的来源197
10.3.3 测量误差的分类197
10.3.4 测量精度198
10.3.5 各类测量误差的处理199
10.3.6 等精度测量下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203
10.3.7 基本测量原则204
习题205
第11章 检验和测量的规程及原则207
11.1 检验和测量的规程207
11.1.1 检验的含义和国家标准207
11.1.2 检验计划208
11.1.3 检验的分类和程序208
11.1.4 不合格品与不良品的管理209
11.2 检验和测量过程的基本原则210
11.2.1 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210
11.2.2 计量器具的选用原则211
11.3 测量器具的选择214
11.4 测量基准面和定位方式的选择及温度误差的消除217
11.4.1 测量基准面的选择原则217
11.4.2 定位方式的选择原则217
11.4.3 温度误差的消除方法217
习题218
第12章 常用测量器具及使用219
12.1 量块219
12.1.1 概述219
12.1.2 量块的等和级220
12.1.3 量块的使用221
12.2 游标类量具222
12.2.1 游标类的种类及结构222
12.2.2 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224
12.2.3 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225
12.3 千分尺类量具226
12.3.1 千分尺类量具的读数原理226
12.3.2 外径千分尺227
12.3.3 内径千分尺228
12.3.4 深度千分尺229
12.3.5 杠杆千分尺230
12.4 机械量仪231
12.4.1 百分表231
12.4.2 内径百分表233
12.4.3 杠杆百分表234
12.4.4 千分表概述235
12.4.5 杠杆齿轮比较仪235
12.4.6 扭簧比较仪235
12.5 角度量具236
12.5.1 万能角度尺236
12.5.2 正弦规237
12.5.3 水平仪238
12.6 其他常用测量仪器简介240
12.6.1 立式光学计240
12.6.2 万能测长仪241
12.6.3 JJI—22A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243
12.6.4 19JA型万能工具显微镜244
12.7 新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245
12.7.1 光栅技术245
12.7.2 激光技术246
12.7.3 三坐标测量机246
第13章 零件测量实训250
13.1 尺寸公差测量250
13.1.1 轴径和孔径的测量方法250
13.1.2 轴径和孔径测量的注意事项251
13.2 形位公差的测量252
13.2.1 形位公差的评定252
13.2.2 形位公差的测量原则254
13.2.3 形状误差的测量254
13.2.4 位置误差的测量259
13.3 表面粗糙度测量262
13.4 典型零件测量264
13.4.1 圆锥角和锥度的测量264
13.4.2 平键的检测266
13.4.3 矩形花键的检测267
13.4.4 螺纹的检测268
13.4.5 齿轮测量270
13.5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轮廓度误差277
13.6 公差测量实训279
实验1 用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和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279
实验2 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孔的直径284
实验3 大尺寸孔、轴直径的测量简介287
实验4 箱体类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290
实验5 用正弦尺测量圆锥角偏差293
参考文献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