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伤科学基础 供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骨伤科学基础 供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385661.jpg)
- 冷向阳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845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中医伤科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骨伤科学基础 供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骨伤科发展简史1
一、骨伤科的起源1
二、骨伤科的萌芽2
三、骨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2
四、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3
五、骨伤科的发展6
六、骨伤科的兴盛7
七、骨伤科的危机9
八、骨伤科的新生9
第二章 筋骨关节的结构及功能12
第一节 骨的结构及功能12
一、骨的结构12
二、骨的功能13
第二节 关节的结构及功能13
一、关节的结构13
二、关节的功能14
第三节 骨骼肌的结构及功能15
一、骨骼肌的结构16
二、骨骼肌的功能17
第四节 神经的结构与功能17
一、神经的基本结构17
二、神经末梢17
三、神经系统19
第五节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19
一、血管的结构19
二、血管的功能21
第六节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22
一、皮肤的分层22
二、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23
三、皮肤的生理功能24
第三章 分类与病因病机27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27
一、损伤的分类27
二、损伤的病因30
三、损伤的病机32
第二节 骨病的分类和病因病机39
一、骨病的分类39
二、骨病的病因40
三、骨病的病机41
第四章 损伤的症状体征45
第一节 全身症状45
第二节 一般症状和体征45
一、一般症状45
二、特殊体征46
第五章 骨病的症状体征48
第一节 全身症状48
第二节 一般症状和体征49
一、一般症状49
二、特殊体征51
第六章 辨证诊断53
第一节 四诊方法53
一、望诊53
二、闻诊54
三、问诊56
四、切诊57
五、四诊合参60
第二节 辨证方法60
一、八纲辨证61
二、气血津液辨证62
三、脏腑辨证64
四、皮肉筋骨辨证66
五、经络辨证67
六、卫气营血辨证68
七、诸法互参68
第七章 骨伤科检查方法71
第一节 关节运动检查71
一、关节运动检查的注意点71
二、关节活动异常72
三、步态检查72
第二节 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75
一、肢体力线的测量76
二、长度测量77
三、肢体周径测量78
四、角度测量79
第三节 局部检查81
一、头部检查81
二、颈部检查81
三、胸背部检查82
四、腰骶部检查82
五、骨盆检查83
六、肩部检查84
七、肘部检查85
八、腕与手部检查86
九、髋部检查88
十、膝部检查90
十一、踝与足部检查92
第四节 特殊检查93
一、颈部93
二、胸背部94
三、腰部95
四、骨盆96
五、肩部97
六、肘部98
七、腕与手部99
八、髋部100
九、膝部102
十、踝与足部104
第五节 神经功能检查法104
一、感觉检查104
二、肌力检查106
三、反射检查110
四、自主神经检查113
五、共济失调检查114
六、四肢神经损伤检查114
第六节 四肢血管临床检查法116
一、血管破裂与出血的检查116
二、动脉的检查116
三、静脉的检查118
四、特殊检查119
第八章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122
第一节X线检查122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126
一、CT图像的特点127
二、CT检查技术127
三、CT在骨伤科中的应用127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129
一、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诊断的优点129
二、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诊断的缺点130
三、MRI在骨伤科的应用130
第四节 造影检查130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131
一、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原理132
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方法132
三、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在骨伤科的应用132
第六节 肌电图133
一、正常肌电图134
二、异常肌电图135
三、异常肌电图检测临床意义135
四、神经传导速度135
五、肌电图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136
第七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137
一、检测方法137
二、SEP异常的判断标准和影响因素138
三、SEP 临床应用138
第八节 超声检查138
一、原理138
二、应用范围138
第九节 骨密度测定139
一、原理139
二、应用140
第十节 关节镜检查140
第十一节 穿刺检查142
一、关节穿刺术及关节液检查142
二、腰椎穿刺术及脑脊液检查146
三、骨髓穿刺术148
第十二节 活体组织检查149
一、活体组织穿刺150
二、套针活检150
三、切开活检151
第十三节 实验室检查151
下篇155
第九章 手法治疗155
概述155
一、手法施用原则155
二、手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56
三、手法的分类157
第一节 正骨手法157
一、骨折复位原则157
二、基本手法157
第二节 上骱手法161
一、复位原则161
二、基本手法161
第三节 理筋手法164
一、理筋手法的功效164
二、理筋手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165
第十章 固定174
第一节 外固定174
一、夹板固定174
二、石膏固定179
三、骨外固定器械固定187
四、支具固定188
第二节 内固定191
一、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191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禁忌证191
三、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并发症192
四、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192
五、手术切开内固定的准备192
六、内固定方式、种类194
第十一章 牵引疗法203
一、牵引装置203
第一节 骨牵引疗法205
一、骨牵引的优点205
二、骨牵引的缺点205
三、骨牵引适应证205
四、骨牵引禁忌证205
五、骨牵引操作方法205
第二节 皮牵引疗法210
一、皮肤牵引的优点210
二、皮肤牵引的缺点211
三、皮肤牵引的适应证211
四、皮肤牵引的禁忌证211
五、皮肤牵引的操作方法211
第三节 布托牵引疗法212
一、枕颌布托牵引213
二、骨盆悬吊牵引213
三、胸部骨盆牵引带牵引214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215
第一节 内治法215
一、骨伤内治法215
二、骨病内治法218
第二节 外治法219
第十三章 手术疗法224
第一节 骨伤科常用手术器械介绍224
一、牵开器224
二、骨膜剥离器225
三、持骨器225
四、骨钻和钻头225
五、骨锤226
六、骨凿和骨刀226
七、骨剪和咬骨钳226
八、骨锉226
九、刮匙226
第二节 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227
一、整体性原则227
二、功能恢复原则227
三、微创操作原则227
四、最合适方案原则227
第三节 术前准备228
一、全面掌握病情228
二、手术前讨论228
三、术前备血229
四、术前用药229
五、术前牵引229
六、术前挑选手术器械229
七、术前谈话229
八、术前备皮229
第四节 手术进行中的一般无菌规则230
一、手术人员的无菌规则230
二、操作过程的无菌原则231
三、污染物的处理原则231
四、切口231
第五节 术后处理231
一、全身处理231
二、局部处理231
三、动静结合,功能锻炼232
四、并发症的预防原则232
第六节 止血带的使用232
第七节 清创术233
第八节 微创技术234
第十四章 练功疗法236
第一节 练功疗法的分类、作用和注意事项236
一、练功疗法的分类236
二、练功疗法的作用237
三、练功注意事项238
第二节 骨伤科疾病现代临床康复锻炼技术239
第十五章 物理疗法243
第一节 物理疗法概述243
一、作用原理243
二、理疗种类243
第二节 物理疗法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244
一、应用范围244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245
三、注意事项245
四、骨伤科常用的理疗方法246
第十六章 其他疗法251
第一节 针灸疗法251
一、针灸疗法的基础251
二、针灸疗法在骨伤科的应用252
第二节 小针刀疗法255
一、作用机制256
二、适应证256
三、禁忌证257
四、操作方法257
五、术后处理258
六、注意事项258
第三节 封闭疗法259
一、适应证259
二、禁忌证259
三、常用药物259
四、注射部位259
五、操作方法260
六、注意事项260
第四节 关节穿刺疗法260
一、适应证260
二、禁忌证260
三、操作方法260
四、术后处理261
五、注意事项261
第五节 关节引流术261
一、适应证261
二、禁忌证261
三、操作方法261
四、术后处理262
五、注意事项262
第六节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262
方剂汇编266
主要参考书目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