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凯恩斯文集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凯恩斯文集 中
  •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李春荣,崔人元主持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591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凯恩斯,J.M.(1883~1946)-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凯恩斯文集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货币论3

第一篇 货币的发展3

第一章 货币的分类3

一、货币和记账货币3

二、严格货币和银行货币4

三、符号货币4

四、货币的形式5

五、通货6

六、历史的阐释7

七、管理货币的发展9

第二章 银行货币13

一、银行货币的“创造”13

二、通货主要是银行货币16

第三章 对银行货币的分析18

一、收入存款、营业存款和储蓄存款18

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19

三、存款和透支21

四、与交易额相关的存款额22

第二篇 货币的价值26

第四章 货币的购买力26

一、购买力的意义26

二、货币的购买力或消费标准28

三、货币的劳动力或报酬标准31

四、工人阶级的指数32

第五章 大多数的二级物价水平33

一、批发物价标准33

二、国际标准35

第六章 通货标准39

一、现金交易标准和现金余额标准39

二、“一般物价水平的客观平均变化”是否存在40

第七章 物价水平的分布46

第八章 关于购买力比较的理论49

一、购买力比较的意义49

二、近似法51

第三篇 货币的基本方程式62

第九章 一些定义62

一、收入、利润、储蓄和投资62

二、可用产品和不可用产品64

三、资本的分类64

四、对外投资贷方差额和对外贸易差额66

第十章 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68

一、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69

二、利润的性质70

三、新增投资品的物价水平72

四、价格与货币数量的关系75

第十一章 均衡条件78

一、零利润的条件78

二、利率或银行利率79

三、膨胀与紧缩80

四、变化的因果方向80

五、企业家的行为81

六、外部均衡条件83

七、报酬的“自发”变动引起的物价波动85

第十二章 进一步说明储蓄与投资的区别88

一、储蓄和投资88

二、一个例子90

三、过度储蓄理论91

四、对讨论的总结92

第十三章 银行利率的“用法”95

一、传统学说95

二、银行利率的一般理论103

三、银行利率的某些特殊方面107

四、银行利率对外部均衡的作用109

五、银行利率和货币量的关系110

第十四章 基本恒等式的变化形式113

一、“真实余额”的数量方程式113

二、“剑桥”数量方程式117

三、“费雪”数量方程式119

四、“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之间的关系121

五、“费雪”方程式与第十章基本方程式之间的关系122

第四篇 动态物价水平123

第十五章 工业流通与金融流通123

一、工业与金融的区别与定义123

二、决定工业流通量的因素123

三、决定金融流通量的因素125

第十六章 货币购买力不平衡原因的分类130

一、货币因素引起的变化130

二、投资因素引起的变化131

三、产业因素引起的变化131

第十七章 货币因素所引起的变化132

一、货币供给的变动对产业的影响132

二、货币总量的变化在不同种类的存款之间的分布133

三、转移问题135

第十八章 投资因素引起的变化139

一、信用循环的定义139

二、信用循环的诞生及其生命史140

第十九章 信用循环的某些特殊方面147

一、商品膨胀的“辩护”147

二、商品膨胀的发生149

三、信用循环的正常途径151

第二十章 一个纯理论信用循环的练习153

一、标准情况153

二、八大点结束语156

三、一般化情况158

第二十一章 国际不平衡所造成的变化163

一、作为货币不平衡原因的相对物价水准和相对利率163

二、对外贷款和黄金流动之间的关系164

三、对外投资的净国家利益170

四、国际因素带来的令人难堪的变化172

五、金汇兑管理下的同类现象174

六、国际贸易本位不存在时的同类现象176

第五篇 货币因素及其变动180

第二十二章 货币应用理论180

第二十三章 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182

第二十四章 流通速度188

一、“速度”在货币系统中的概念188

二、收入存款流通速度与营业存款流通速度的区别189

三、收入存款的流通速度190

四、营业存款的流通速度192

五、营业存款流通速度的变化197

六、决定真正流通速度的因素199

第二十五章 银行货币对准备金的比率203

一、准备金比例的稳定性204

二、非准备银行资产转换的可能性212

三、怎样确定准备金比率213

第二十六章 商业活动219

一、商业活动对商业存款的影响219

二、货币与交易规模的关系221

三、统计上的小结224

第六篇 投资率及其变动226

第二十七章 投资率的波动(Ⅰ)——固定资本226

一、统计指标227

二、以固定资本投资变动为基础的信用循环理论228

第二十八章 投资率的波动(Ⅱ)——营运资本230

一、统计指标230

二、营运资本理论238

三、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243

四、真实的工资基金244

第二十九章 投资率的波动(Ⅱ)——流动资本247

一、霍特里先生的流动存货理论247

二、流动资本积累的障碍248

三、贮存成本250

四、反映价格变化的贮货成本公式252

五、“远期合约市场”理论253

六、结论254

第三十章 历史上的例证256

一、西班牙的财富258

二、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264

三、战时繁荣1914—1918年267

四、战后繁荣1919—1920年270

五、英国金本位的恢复273

六、英国恢复金本位后的国内和国外投资275

七、1925—1930年的美国277

八、“吉布森悖论”281

第七篇 货币的管理288

第三十一章 货币管理的问题288

一、通过投资比率控制价格288

二、银行家的双重职能289

第三十二章 对会员银行的控制——国家管理的方法之一295

一、英国体系296

二、欧洲大陆体系298

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299

四、会员银行会不会以高于市场的利率向中央银行借款304

五、公开市场政策的进一步分析307

六、变动会员银行准备金率的办法312

第三十三章 中央准备的管理——国家管理的方法之二315

一、钞票发行的现行管理办法315

二、正确的管理原则319

第三十四章 各国中央银行的相互关系——国际管理问题之一323

第三十五章 金本位——国际管理问题之二328

一、黄金的贪婪328

二、采用金本位的缘由330

第三十六章 国家自主权问题——国际管理问题之三336

一、国际管理体制的两难境地336

二、调节对外贷款比率的方法338

三、黄金输送点的意义344

四、价值标准是否要国际化350

第三十七章 投资率的控制——国家管理的方法之三354

一、银行体系能控制物价水平吗354

二、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360

三、银行体系能否控制投资率366

四、1930年的暴跌372

第三十八章 国际管理问题378

一、国际管理的双重问题378

二、国际管理的方法381

三、国际清算银行385

四、结论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