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desk Inventor 2011进阶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utodesk Inventor 2011进阶培训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684850.jpg)
- 欧特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2131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Autodesk Inventor 2010-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utodesk Inventor 2011进阶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草图技术1
1.1 草图坐标系1
1.1.1 草图坐标系环境1
1.1.2 编辑草图坐标系2
1.2 草图自由度4
1.2.1 自由度4
1.2.2 自由度图示符5
1.2.3 应用实例6
1.3 在草图中导入外部文件7
1.3.1 插入图像7
1.3.2 导入点9
1.3.3 插入AutoCAD文件12
1.4 三维草图16
1.4.1 三维草图环境6
1.4.2 创建三维直线17
1.4.3 创建三维样条线18
1.4.4 包括几何图元21
1.4.5 三维线过渡21
1.4.6 三维草图的约束22
1.4.7 三维相交曲线24
1.4.8 将曲线投影到曲面26
1.4.9 分模线29
1.4.10 螺旋曲线31
1.5 本章小结33
第2章 零件模型构造34
2.1 三维模型概述34
2.1.1 线框模型34
2.1.2 曲面模型34
2.1.3 实体模型35
2.2 曲面创建与编辑35
2.2.1 加厚/偏移曲面36
2.2.2 边界嵌片41
2.2.3 缝合曲面45
2.2.4 修剪曲面48
2.2.5 灌注49
2.2.6 删除面52
2.2.7 延伸曲面54
2.2.8 替换面56
2.2.9 复制面到构造环境57
2.3 Fx参数表59
2.3.1 草图标注类型59
2.3.2 参数的应用60
2.3.3 模型参数61
2.3.4 用户参数62
2.3.5 参考参数65
2.3.6 编辑参数名称65
2.3.7 表达式67
2.3.8 设定参数为多值参数69
2.3.9 Fx参数表中的公差设置71
2.3.10 导出参数72
2.3.11 链接74
2.3.12 将参数导出到XML文件和从XML文件导入参数78
2.3.13 其他功能79
2.4 衍生80
2.4.1 衍生的基本概念80
2.4.2 衍生零件80
2.4.3 衍生部件92
2.5 复制对象98
2.5.1 复制对象的基本概念98
2.5.2 复制对象功能界面99
2.5.3 零件内部复制对象102
2.5.4 跨零件复制对象105
2.5.5 应用实例106
2.6 iPart的建立和应用108
2.6.1 iPart的基本概念108
2.6.2 创建iPart零件的基本流程109
2.6.3 iPart管理机制113
2.6.4 iPart编写器113
2.6.5 自定义iPart128
2.6.6 编辑iPart129
2.6.7 应用实例130
2.6.8 iPart小结136
2.7 iFeature的建立和应用136
2.7.1 iFeature的基本概念137
2.7.2 创建iFeature的基础模型137
2.7.3 提取iFeature138
2.7.4 表驱动iFeature139
2.7.5 使用iFeature141
2.7.6 iFeature小结143
2.8 本章小结143
第3章 中级钣金技术144
3.1 复杂钣金特征144
3.1.1 拐角接缝144
3.1.2 轮廓旋转146
3.1.3 钣金放样149
3.1.4 接缝151
3.2 钣金展开153
3.2.1 展开特征153
3.2.2 重新折叠154
3.2.3 展开与重新折叠特征的综合应用154
3.2.4 展开模式155
3.3 钣金工程图158
3.3.1 冲压158
3.3.2 折弯注释159
3.3.3 折弯表160
3.3.4 冲压参数表162
3.4 本章小结164
第4章 装配技术165
4.1 装配后零件及部件的表达控制和验证165
4.1.1 装配中零部件的隔离165
4.1.2 装配中的替换功能165
4.1.3 工具集171
4.1.4 装配的剖视图172
4.1.5 剩余空间自由度174
4.1.6 用文件夹管理装配零部件174
4.1.7 干涉检查176
4.1.8 接触集合176
4.2 编辑装配零部件178
4.2.1 替换零部件178
4.2.2 升级和降级179
4.2.3 柔性180
4.2.4 自适应181
4.3 iMate184
4.3.1 iMate的创建184
4.3.2 iMate的编辑及组合190
4.3.3 使用iMate191
4.4 iAssembly的创建193
4.4.1 “零部件”选项卡193
4.4.2 “参数”选项卡194
4.4.3 “特性”选项卡194
4.4.4 “排除”选项卡195
4.4.5 “iMate”选项卡195
4.4.6 “BOM表”选项卡196
4.4.7 “其他”选项卡196
4.5 BOM的全面掌控197
4.5.1 BOM表命令栏198
4.5.2 BOM表视图选项卡201
4.5.3 导入/导出203
4.5.4 右键菜单204
4.6 表达视图205
4.6.1 设计视图表达205
4.6.2 位置表达208
4.6.3 详细等级表达211
4.6.4 爆炸视图213
4.6.5 简单的动态仿真217
4.7 本章小结220
第5章 焊接装配设计221
5.1 创建焊接装配件221
5.1.1 将普通装配件转换成焊接装配221
5.1.2 直接用模板创建焊接装配222
5.2 焊接件设计体验223
5.3 焊接特征组224
5.3.1 “准备”特征组224
5.3.2 “焊缝”特征组225
5.3.3 “加工”特征组232
5.4 焊接报告233
5.5 焊接计算器233
5.6 焊接工程图234
5.6.1 基础视图创建的相关设置234
5.6.2 从模型中获取焊接符号和焊接标注234
5.6.3 在工程图中创建焊接符号和焊接标注235
5.7 本章小结237
第6章 结构件生成器238
6.1 结构件生成器概述238
6.1.1 结构件生成器环境238
6.1.2 体验结构件生成器的设计过程239
6.2 结构件生成器浏览器240
6.2.1 结构件的浏览器结构241
6.2.2 结构件成员的右键菜单242
6.2.3 末端处理方式的右键菜单243
6.3 结构框架244
6.3.1 结构框架的分类244
6.3.2 结构框架与结构件参考模型的关系244
6.4 插入结构件245
6.4.1 结构件选择245
6.4.2 方向246
6.4.3 放置247
6.4.4 提示输入文件名248
6.4.5 从资源中心获取结构件成员的零件代号250
6.5 更改结构件250
6.5.1 选择方式250
6.5.2 更改特性251
6.6 末端处理方式252
6.6.1 斜接252
6.6.2 端部253
6.6.3 修剪到结构件255
6.6.4 修剪/延伸256
6.6.5 延长/缩短257
6.6.6 删除末端处理方式258
6.7 结构件信息259
6.8 刷新259
6.9 梁/柱计算器和板计算器259
6.10 结构件分析260
6.11 结构形状编写261
6.11.1 结构形状编写的准备261
6.11.2 开始结构形状编写263
6.11.3 结构件的发布与应用265
6.12 本章小结266
第7章 设计加速器267
7.1 功能设计和设计加速器267
7.2 螺栓连接268
7.2.1 螺栓连接结构设计269
7.2.2 螺栓连接设计计算275
7.3 轴生成器276
7.3.1 “设计”选项卡277
7.3.2 “计算”与“图形”选项卡279
7.3.3 轴的设计实例281
7.4 齿轮和蜗轮设计284
7.4.1 正齿轮零部件生成器284
7.4.2 锥齿轮零部件生成器288
7.4.3 蜗轮零部件生成器288
7.5 轴承零部件生成器289
7.5.1 轴承设计290
7.5.2 “计算”选项卡290
7.6 带传动和滚子链传动291
7.6.1 V型皮带零部件生成器291
7.6.2 同步皮带零部件生成器294
7.6.3 滚子链生成器294
7.7 凸轮机构设计296
7.7.1 盘式凸轮零部件生成器296
7.7.2 线性凸轮零部件生成器299
7.7.3 圆柱凸轮零部件生成器299
7.8 键及花键设计300
7.8.1 “设计”选项卡300
7.8.2 “计算”选项卡301
7.8.3 设计方法302
7.9 O形密封圈设计302
7.9.1 “设计”选项卡303
7.9.2 “阵列”选项卡303
7.10 弹簧设计304
7.10.1 压缩弹簧零部件生成器304
7.10.2 拉伸弹簧和扭簧零部件生成器307
7.10.3 碟形弹簧零部件生成器308
7.11 各种销设计311
7.12 计算器311
7.12.1 结构件计算器311
7.12.2 动力传动计算器312
7.12.3 焊接计算器312
7.13 本章小结313
第8章 有限元分析314
8.1 有限元基础知识314
8.1.1 有限元模型314
8.1.2 有限元计算315
8.1.3 有限元分析流程316
8.2 零件受力分析的简单实例317
8.3 计算流程中的设置说明319
8.3.1 新建分析319
8.3.2 指定材料321
8.3.3 添加约束321
8.3.4 添加载荷322
8.3.5 网格划分324
8.4 装配件和结构件的有限元分析326
8.4.1 装配件326
8.4.2 结构件327
8.5 本章小结329
第9章 工程图处理技术330
9.1 剖切表达的创建技巧330
9.1.1 全剖视图330
9.1.2 半剖表达331
9.1.3 局部剖332
9.1.4 单一平面剖切332
9.1.5 旋转剖333
9.1.6 阶梯剖333
9.1.7 斜剖334
9.1.8 斜剖正画334
9.1.9 复合剖334
9.1.10 唯一全剖335
9.1.11 断面图336
9.1.12 局部结构不剖336
9.2 工程图标注的处理技术337
9.2.1 零件工程图标注的处理技术337
9.2.2 装配工程图标注的处理技术345
9.2.3 ipart的工程图处理技术353
9.2.4 其他工程图表达方式的处理355
9.3 本章小节358
第10章 动力学仿真360
10.1 仿真环境360
10.2 仿真基础参数360
10.3 运动约束361
10.4 标准类型362
10.4.1 空间自由运动362
10.4.2 铰链(旋转)运动363
10.4.3 平移运动364
10.4.4 柱面运动366
10.4.5 球面运动367
10.4.6 平面运动368
10.4.7 球面圆槽运动369
10.4.8 线面运动370
10.4.9 点面运动371
10.4.10 焊接连接372
10.5 传动连接373
10.5.1 齿轮齿条运动374
10.5.2 外齿轮啮合运动375
10.5.3 内齿轮啮合运动376
10.5.4 凸轮滚子运动377
10.5.5 带传动378
10.5.6 平面锥齿轮啮合运动379
10.5.7 锥齿轮外啮合运动380
10.5.8 锥齿轮内啮合运动381
10.5.9 螺旋运动382
10.5.10 蜗轮蜗杆啮合运动383
10.6 滑动类型385
10.6.1 平面圆柱运动385
10.6.2 圆柱-圆柱外滚动386
10.6.3 圆柱-圆柱内滚动387
10.6.4 凸轮-滚子运动388
10.6.5 圆槽滚子运动389
10.6.6 2D Contact390
10.7 受力类型392
10.7.1 弹簧/阻尼器/千斤顶392
10.7.2 3D Contact394
10.8 转换约束396
10.9 约束的驱动和设置397
10.9.1 机构原动力问题397
10.9.2 运动约束的驱动设置397
10.9.3 自由度选项卡-初始条件398
10.9.4 自由度选项卡-约束398
10.9.5 自由度选项卡-驱动399
10.10 外部载荷400
10.10.1 定义重力400
10.10.2 添加力401
10.10.3 添加转矩402
10.11 添加轨迹402
10.11.1 未知力403
10.11.2 动态运动404
10.12 输出图示器404
10.12.1 工具栏405
10.12.2 浏览器405
10.12.3 时间点窗格406
10.12.4 时间窗口406
10.13 综合应用实例407
10.13.1 凸轮运动407
10.13.2 连杆机构413
10.14 本章小结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