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
  • 关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2370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12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预习——学习成功的“序曲”1

(一)为什么要预习1

1.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1

2.增强听课的针对性3

3.提高学习的主动性4

4.为课堂上思考提供了可能5

(二)预习应从何处入手6

1.了解新课的概貌6

2.找出疑难问题7

3.触及新知识点8

4.准备好学习用具9

5.做好心理调整10

(三)走出预习的误区12

1.不要“钻牛角尖”12

2.不要走马观花13

3.不要自以为是13

二、听课——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15

(一)跟上教学的节奏15

1.教学是一首“圆舞曲”15

2.踏上教学的“鼓点”16

(二)听课时要聚精会神17

1.纪昌学射的启示17

2.听课时为什么爱“走神”18

3.如何培养注意力19

(三)认真做好课堂笔记22

1.边听边记好处多22

2.笔记中记什么23

3.笔记整理很重要24

4.课堂笔记如何记25

(四)积极思考,深入领会25

1.处理好听讲和思考的关系26

2.要敢于质疑26

3.积累必要的语言27

4.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28

(五)主动参与,大胆发言29

1.积极发言有什么作用29

2.发言时应注意什么30

三、复习——“温故”能“知新”31

(一)复习有哪些作用32

1.巩固知识32

2.深化知识33

3.温故知新34

(二)复习有几种类型35

1.单项复习36

2.综合复习36

3.分散复习36

4.集中复习36

(三)复习有哪些方法37

1.回忆再现37

2.温习课文37

3.攻克重点38

4.设疑追踪39

5.归纳整理40

(四)复习有哪些技巧41

1.及时、分散与经常41

2.默想、背诵与动笔42

3.阅读、思考与询问44

四、作业——知识运用的“打靶潮46

(一)作业的意义46

1.作业能使我们理解、消化和巩固课堂上的知识46

2.作业能培养我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47

3.作业能培养我们的技能、技巧48

4.作业可使我们学会运用知识48

5.作业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好必要的准备48

(二)作业的种类49

1.作业的形式分类49

2.作业的目的分类49

(三)完成作业的一般方法50

1.做作业的准备工作50

2.做作业与大脑的疲劳和恢复51

3.做作业的步骤52

(四)做作业的技巧55

1.做作业先从哪一科开始55

2.做作业出现难题怎么办57

3.作业做腻了怎么办58

4.结果和方法哪个更重要59

5.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重要吗60

五、笔记——烂笔头胜过好记性62

(一)笔记的意义62

(二)怎样记听课笔记63

(三)怎样记读书笔记64

1.做记号65

2.写批注66

3.摘原文67

4.做卡片69

5.理概要71

6.写心得71

六、记忆——知识的“编码”与“储存”74

(一)记忆在学习中的作用75

(二)记忆有哪些形式76

1.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76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77

(三)记忆有哪些方法79

1.图示记忆法79

2.联想记忆法80

3.歌诀记忆法82

4.列表记忆法84

(四)记忆的心理因素和技巧85

1.理解与记忆85

2.兴趣与记忆86

3.自信与记忆87

4.情绪与记忆87

5.健康与记忆88

七、自学——学会“点金术”90

(一)自学的意义90

1.有利于发展自学能力90

2.有利于扩大知识视野91

3.有利于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92

(二)自学的类型93

1.自学的时间分类93

2.自学的内容分类94

3.自学的独立程度分类94

(三)自学的要求95

1.自学要坚持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实效性95

2.自学要量力而行96

3.要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学能力96

八、应试——跨越成功的“横杆”98

(一)考前准备需认真细致98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98

2.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01

3.精心安排考前几十分钟103

(二)考场答卷要从容镇定104

1.保持稳定的情绪,预防怯场104

2.答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05

3.怎样才能取得高分107

(三)对待考分应潇洒平和108

1.消除考分决定一切的想法109

2.把考试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109

3.利用取得好成绩的契机检查自身的不足109

4.变成绩不理想的沮丧为改进学习的动力110

编后记1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