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省志 武夷山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省志 武夷山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702132.jpg)
- 卢美松,阮雪清主编;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9218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31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800页
- 主题词:福建省-地方志;武夷山-概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建省志 武夷山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概述1
第一篇 环境8
第一章 地质8
第一节 地层及构造8
第二节 山体的形成10
第二章 地貌12
第一节 地貌特征12
第二节 地貌类型13
第三章 气候17
第一节 气温17
第二节 降水19
第三节 日照20
第四节 湿度21
第五节 蒸发量21
第四章 水文23
第一节 水系23
第二节 地表水及地下水25
第三节 水能26
第四节 水质27
第五节 名泉32
第五章 土壤34
第一节 类型34
第二节 分布35
第一节 类型36
第六章 植被36
第二节 分布37
第二篇 资源40
第一章 植物40
第一节 苔藓类41
第二节 蕨类44
第三节 裸子植物46
第四节 被子植物46
附:福建武夷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59
福建武夷山古树名木一览表60
第一节 鱼类65
第二节 两栖类65
第二章 动物65
第三节 爬行类66
第四节 鸟类67
第五节 哺乳类70
第六节 贝类71
第七节 寄生蠕虫71
第八节 昆虫类73
第九节 蛛形纲107
附:福建武夷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08
第三章 矿产110
第一节 金属矿110
第二节 非金属矿111
第三节 地热水112
第四章 名优特产113
第一节 名茶113
第四节 矿泉水113
附:武夷岩茶著名名丛、单丛名录115
第二节 名果116
第三节 名优菇、莲、笋118
第四节 名优药材121
第五节 其他名优特产品122
第三篇 名胜127
第一章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127
第一节 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27
一、九曲溪景区128
二、武夷宫—大王峰景区147
三、云窝—天游景区158
四、虎啸岩—一线天景区170
五、水帘洞—大红袍景区175
六、遇林亭—莲花峰景区182
第二节 西汉闽越王城遗址187
一、闽越王城博物馆187
二、闽越王城遗址188
第三节 九曲溪上游生态保护区189
一、青龙大瀑布生态旅游区190
二、大峡谷生态公园190
三、武夷山原始森林公园191
第四节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1
一、三港景区192
二、黄岗山景区192
三、先锋岭景区193
五、挂墩景区194
四、诸母岗景区194
七、黄角堂景区195
八、大竹岚景区195
九、光泽景区195
六、麻栗景区195
第二章 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196
第一节 连城冠豸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6
一、冠豸山景区196
二、石门湖景区202
三、竹安寨景区204
四、旗石寨景区205
五、九龙湖景区206
六、云霄岩景区207
一、桃源洞景区208
七、布地森林公园208
第二节 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8
二、鳞隐石林景区210
第三节 泰宁金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15
一、湖畔人文景点216
二、湖上风光218
三、湖畔秀景219
四、湖上新景219
第四节 将乐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20
一、玉华洞景区220
二、银华洞景区225
三、龟山景区226
四、曹溪景区226
第五节 将乐陇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7
五、湖管景区227
第六节 武平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8
第三章 福建省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229
第一节 浦城浮盖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29
第二节 南平茫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30
一、三千八百坎景点230
二、石佛景点231
三、懵懂洋景点232
四、天湖景点232
五、宝珠景点233
第三节 建瓯归宗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34
六、溪源景点234
第四节 明溪玉虚洞省级风景名胜区235
一、明洞236
二、暗洞236
第五节 宁化天鹅洞省级风景名胜区236
第六节 沙县七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237
第七节 三明瑞云洞省级风景名胜区239
第八节 建瓯市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239
第九节 三明格氏栲省级自然保护区240
第十节 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241
第十一节 南平茫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41
第十二节 沙县萝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241
第十五节 建宁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42
第十六节 明溪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42
第十四节 泰宁峨嵋峰省级自然保护区242
第十三节 宁化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42
第十七节 明溪君子峰省级自然保护区243
第四章 其他风景名胜243
第一节 北段243
一、浦城县243
二、松溪县248
三、武夷山市248
四、建阳市249
五、邵武市249
六、光泽县250
七、顺昌县251
二、泰宁县、建宁县252
一、清流县252
第二节 中段252
三、将乐县253
四、明溪县254
五、永安市254
六、宁化县255
第三节 南段256
一、长汀县256
二、上杭县259
三、武平县260
四、连城县261
第五章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62
第一节 历史文化名城262
一、长汀县262
二、武夷山市263
三、建瓯市265
四、邵武市266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镇(乡)268
一、延平区峡阳镇268
二、连城县四堡镇268
三、永安市吉山乡270
四、武夷山市五夫镇270
五、邵武市和平镇272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村273
一、浦城县观前村273
二、武夷山市下梅村274
三、武夷山市城村村275
五、光泽县崇仁村276
四、连城县培田村276
第四篇 文化278
第一章 文物278
第一节 古遗址278
一、生产生活遗址278
二、古窑址283
三、书院遗址287
四、宗教遗址287
五、其他遗址287
第二节 古墓葬289
一、武夷船棺 虹桥板289
二、遗蜕 骨函292
三、牛鼻山新石器时代晚期墓群293
五、光泽青铜时代墓葬294
四、马岭新石器时代末期墓葬294
六、斧头山汉墓295
七、牛山汉墓295
八、福林岗汉墓296
九、吕厝坞两晋及南朝墓群296
十、渭田西晋墓296
十一、木垱南朝梁墓296
十二、黄土隋唐墓群296
十三、沈家山隋唐墓群297
十四、石溪宋墓297
十五、游地宋代壁画墓297
十六、沿山宋墓297
十七、岩前宋代壁画墓297
十九、三官堂元墓298
十八、光明元代壁画墓298
二十、朱松墓299
二十一、朱熹墓299
二十二、杨时墓299
二十三、宋慈墓300
二十四、李春烨墓300
二十五、董天工墓300
二十六、练氏夫人墓301
二十七、真德秀墓301
二十八、黄慎墓301
二十九、伊秉绶墓301
第三节 古建筑302
一、城堡 官寨 关隘302
二、宫观 寺庙303
三、民居 祠堂304
四、桥梁 水井309
第四节 摩崖石刻、坊刻310
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310
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50
三、其他风景名胜区357
第五节 革命纪念地359
一、红四军司令部与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359
二、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360
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360
四、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中华基督教堂360
五、福音医院旧址360
七、上梅暴动旧址361
六、福建省总工会旧址与刘少奇旧居361
八、闽北工农兵代表会议会址362
九、赤石暴动旧址362
十、上饶集中营崇安老鼠排囚禁处362
十一、列宁公园与“红场”363
十二、中国共产党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364
十三、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364
十四、毛泽东旧居——临江楼365
十五、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365
十六、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反第四次“围剿”会议旧址——朝斗岩365
十七、才溪乡调查会址和光荣亭365
十九、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366
二十、东方军指挥部旧址366
十八、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旧址366
二十一、闽北苏区首府大安367
二十二、红色都城坑口368
第二章 博物馆 纪念馆370
第一节 博物馆370
一、武夷山自然博物馆370
二、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370
三、武夷山市博物馆371
四、南平市博物馆372
五、邵武市博物馆372
六、建瓯市博物馆372
七、建阳市博物馆372
十一、三明市博物馆373
十二、永安市博物馆373
九、上杭县博物馆373
十、武平县博物馆373
八、长汀县博物馆373
十三、将乐县博物馆374
十四、沙县博物馆374
十五、宁化县博物馆374
十六、清流县博物馆374
十七、泰宁县博物馆374
第二节 纪念馆375
一、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375
二、朱熹纪念馆375
三、柳永纪念馆377
四、李纲纪念馆378
六、杨时纪念馆379
五、游定夫纪念馆379
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380
八、连城县新泉革命纪念馆380
九、建宁县革命纪念馆381
第三章 理学381
第一节 理学人物382
第二节 遗迹391
一、书院391
附:武夷山书院遗址表397
二、祠堂399
附:武夷山主要理学先贤祠堂表401
三、其他相关遗迹403
附:武夷山理学遗迹表407
第三节 理学研究与学术交往408
一、古代理学研究408
二、当代国内学术研讨与交往活动412
三、国际间学术研讨与交往活动415
第四章 宗教418
第一节 道教418
一、传八418
二、宫观419
三、名道426
附:一、传说人物430
二、历代朝廷对武夷山道教的封赐432
第二节 佛教434
一、传入、发展434
二、寺庙435
三、高僧444
第三节 天主教448
一、传入、发展448
二、教堂448
第四节 基督教新教450
一、传入、发展450
二、教堂450
第五章 武夷岩茶文化451
第一节 渊源与发展452
第二节 传播与影响454
一、国内传播与影响454
二、国外传播与影响455
第三节 遗迹455
四、古茶园456
五、古茶厂遗址456
一、御茶园遗址456
三、大红袍母树456
二、古窑址456
六、茶洞457
七、茶灶457
八、崖刻、碑刻457
第四节 艺文457
一、茶艺457
二、茶歌舞459
三、诗文、书刊460
四、影视460
二、茶事交往活动461
一、茶文化旅游461
第五节 交往461
三、岩茶拍卖462
第六章 艺文463
第一节 史书、方志463
附:历代《武夷山志》情况表466
第二节 文学创作466
一、诗466
二、词489
三、歌492
四、赋骚曲铭498
五、散文 随笔502
六、楹联517
第三节 传统艺术519
一、绘画519
二、书法520
附:民间传说522
一、幔亭招宴522
二、聊斋志异·武夷522
三、架壑船522
四、雷雨毁石堂522
九、神物523
八、毒溪训523
十、铁香炉523
六、彭澹轩武夷遇异523
五、黄朴访仙523
七、仙船523
十一、大王与玉女(梗概)524
十二、彭祖与武夷526
十三、金鸡报晓526
十四、幔亭宴与虹桥板528
十五、大红袍528
十六、半天腰530
十七、水帘洞530
十八、韩湘子跑马吹笛531
十九、杨龟山巧对对子532
十、杨八妹与鳞隐石林532
二十二、玉华洞的发现533
二十一、杨“半仙”赶山533
二十三、仙女潭534
第五篇 管理535
第一章 机构535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机构535
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535
二、连城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536
三、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537
四、泰宁金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537
五、将乐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537
六、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538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机构539
一、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539
第三节 其他机构540
一、武夷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540
三、陇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540
二、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540
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队541
三、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灵长类研究中心541
四、学会、协会541
第二章 保护542
第一节 资源保护543
一、山体保护543
二、水体保护546
三、护林防火547
第二节 环境保护549
一、环境状况549
二、环境整治550
第三章 规划与建设551
第一节 规划553
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规划554
二、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556
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规划559
四、其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560
五、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562
第二节 建设562
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建设563
二、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574
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设579
四、其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580
五、其他省级风景名胜区建设581
汉583
第一章 人物传略583
第六篇 人物583
晋584
南朝584
唐585
五代586
宋586
元600
明604
清617
现代626
第二章 人物简表630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斗在武夷山的红军高级领导人630
二、视察与游览武夷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632
三、视察与游览武夷山的省部级领导635
四、考察与游览武夷山的当代名人638
五、考察与游览武夷山的外籍名人644
六、宋朝历任差管武夷山冲佑观官员647
附录:大事年表667
唐及其以前667
五代十国时期669
宋669
元674
明675
清678
中华民国681
中华人民共和国683
编后记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