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修华严经疏钞 2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修华严经疏钞 20
  • 华严编藏会整编 著
  • 出版社: 财团法人台北市华严莲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修华严经疏钞 2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1

(贰)摩耶夫人下十一人会缘入实相1

壹 文前叙义1

(壹)总科释1

(贰)料拣1

(参)解妨难1

一 问1

二 答1

(肆)别示义门2

(伍)总释诸会2

贰 随文正释4

(壹)摩耶夫人一人为总4

一 依教趣求4

(一)将诣观成4

一 标将诣观成4

二 别明观念4

(一)德念胜德4

(二)别念一十七身4

三 思欲亲承4

(二)胜缘引导10

一 主城神显教修心10

(一)以华散10

(二)正以言教11

一 十二门明十度行11

二 十一句即初地净治地法十种胜行12

三 七句福智圆满12

(三)结赞徵释及成胜益13

二 身众神密加受法16

(一)赞友令欣16

(二)放光加被16

(三)善财获益16

三 法堂罗刹教求友之方18

(一)教18

一 教十法增其智18

二 示三昧息其乱19

(二)问23

(三)答24

二 见敬咨问24

(一)见24

一 睹依24

(一)受行其教蹑前起後24

(二)正明所见24

一 明莲华24

二 明台上楼观25

三 明楼中宝座25

二 见友正报28

(一)结前标後28

(二)别显身云28

一 明身相28

(一)万类难思身28

1 显别相28

2 明通体30

(二)一类超胜身30

二 显身业30

(一)总标30

(二)别显30

1 明十度行30

2 明二严行30

(二)设敬34

(三)咨问36

三 示己法界36

(一)名体36

(二)业用38

一 总38

二 别38

(一)为现在遮那母38

一 标为刹海遮那母38

二 释38

(一)毛光为先相38

1 光入身38

2 光现变38

3 现八相39

4 现因果39

5 令身难思39

(二)自在入胎39

1 眷属翼从39

2 菩萨现通40

3 光明息苦40

4 现变入胎40

5 入已游步40

(三)腹包众海难思40

(四)举此类於百亿41

(二)过去诸佛母41

(三)贤劫千佛母42

(四)结通横竖无穷45

(二)辨法根源50

一 问50

二 答50

(一)轮王久远50

(二)有佛魔来50

(三)圣帝助降50

(四)埸神兴愿51

(五)结会古今51

(六)为母普周51

四 谦己推胜52

五 指示後友53

六 恋德礼辞54

(贰)天主光女下十人为别(别明会缘)54

一 天主光女幻智念力善友54

(一)依教趣求54

(二)见敬咨问54

(三)示己法界54

一 标名54

二 业用54

(一)念最初一劫54

(二)中间诸劫55

(三)总结多劫55

(四)谦己推胜56

(五)指示後友56

(六)恋德礼辞56

二 童子师遍友幻智师范善知识58

(一)依教趣求58

(二)见敬咨问58

(三)指示後友58

三 知众艺童子幻智字母善知识59

(一)依教趣求59

(二)见敬咨问59

(三)授己法界60

一 标名体60

二 显其业用60

(一)标章立意60

(二)总科62

(三)释文62

一 标62

(一)暗引毗卢遮那经62

(二)明引遮那经62

(三)引五字证为般若门62

二 列64

(一)别释五字64

1 阿字67

2 多字70

3 波字72

4 者字74

5 那字76

(二)释所余三十七80

1 逻字80

2 柂字83

3 婆字84

4 荼字86

5 沙字88

6 缚字88

7 哆字90

8 也字90

9 瑟吒字92

10 迦字92

11 娑字94

12 麽字96

13 伽字96

14 他字98

15 社字98

16 锁字100

17 柂字100

18 奢字102

19 佉字102

20 叉字104

21娑多字104

22 壤字106

23 曷攞多字107

24 婆字108

25 车字110

26 娑麽字112

27 诃婆字112

28 縒字114

29 伽字114

30 吒字115

31 拿字116

32 娑颇字117

33 沙迦字118

34 也娑字119

35 室者字120

36 侘字121

37 陀字122

(三)总相结束124

三 结129

(四)谦己推胜130

(五)指示後友132

(六)恋德礼辞132

四 贤胜优婆夷幻智无依善友132

(一)依教趣求132

(二)见敬咨问132

(三)授己法门132

一 得解脱132

二 得三昧133

(四)谦己推胜135

(五)指示後友135

(六)恋德礼辞136

五 坚固长者幻智无著善友136

六 妙月长者幻智智光善友138

七 无胜军长者幻智无尽相善友139

八 最寂静婆罗门幻智诚愿语善友141

(一)依教趣求141

(二)见敬咨问141

(三)授己法界141

一 标名141

二 以用释名141

(一)始终无妄141

(三)随行不虚141

(四)谦己推胜141

(五)指示後友141

(六)恋德礼辞142

九 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幻智归幻门善友144

(一)依教趣求144

(二)见敬咨问144

(三)示己法门145

一 标名145

二 业用146

(一)别明146

一 一句总147

二 九句别147

(二)结叹148

(四)谦己推胜153

(五)指示後友153

一 以力冥加153

二 以言显示154

(一)指处154

(二)示人156

(三)教问157

一 正教兴十问157

二 释广问所由158

(一)徵158

(二)释158

1 所求德广能具说故158

(1)通显弥勒德圆位满158

(2)别显是其真善友故159

2 能求大心法应尔故160

(1)诫劝求法160

1 标不应160

2 释所应作160

(1 徵160

(2)释160

(一)别明应修160

(一)上求菩提行160

(二)下救众生行160

(三)自断惑障行160

(四)劝物出离行160

(五)净自根欲行160

(六)力用自在行161

(七)摄法治惑行161

(八)供佛摄生行161

(九)悲愿深广行162

(十)证入圆满行162

(二)结略显广162

(2)诫劝事友164

1 诫164

(1)正诫其离过164

(2)举益释成165

(一)明善友能示行165

(二)明善友能为外护167

2 教劝谓其事友之方170

(1)念友胜德170

(2)教起事友心行170

(3)身友对辨172

(4)结劝成益174

(一)正劝174

(二)释成174

(一)正释事友之益174

(二)重赞友为能益174

3 双结诫劝二门175

(1)寄数结多175

(2)总收结多175

(六)恋德礼辞176

(参)慈氏一人明摄德成因相179

壹 依教趣求179

(壹)标念前趣後179

(贰)别生胜念悔往修来180

一 观昔非以行对治180

二 观现苦策进当善180

三 明观念之益181

四 结益所属181

贰 见敬咨问182

(壹)见敬182

一 见依182

(一)入定申敬182

一 结前标後182

二 别显定用183

(一)明即智定之妙用183

一 罗身云於法界183

二 契法性之直源183

(一)明称法界之深观184

一 了法从缘184

二 智契无性186

三 会归中道189

三 总结成益192

(二)出定敬赞193

一 以身敬绕193

二 以心敬念193

(一)约境显胜193

(二)约德显妙194

(三)约用显自在194

(四)约行显胜195

(五)约观显深195

(六)约对治显胜196

(七)约止观明自在196

(八)约利他行显胜196

(九)约护小乘行明自在197

(十)结德所住198

三 偈以言赞即言敬赞199

(一)三十四偈七言举德叹处199

一 二偈总叹199

二 三十二偈别约德行199

(二)二十一偈五言指处明德203

二 见正报205

(一)见205

一 翘心愿睹205

二 正睹慈尊205

(二)设敬仪206

一 身心敬礼206

二 赞德记别206

(一)长行206

(二)偈颂207

一 一偈指众总叹207

二 百十一偈别叹胜德207

(一)二十二偈直对善财叹207

1 九偈赞德善来207

2 二偈明来因缘208

3 十一偈明来所为208

(二)二十六偈对众令观赞209

1 四偈总赞209

2 四偈赞即智之悲210

3 七偈叹即悲之智210

4 六偈总叹诸德211

5 五偈赞妙果当成211

(三)六十三偈重对善财赞214

1 二十六偈叹其当果德214

2 七偈双叹当现德217

3 八偈赞其遇友德217

4 五偈叹速成位行德218

5 十七偈总明诸德结叹令欣218

三 一偈略示後友222

三 重申敬仪222

四 一偈再赞再记222

五 二偈庆遇念恩223

(贰)咨问224

一 自陈发心224

二 正问法要224

参 称叹授法226

(壹)称叹226

一 为大众赞叹善财(即是叹人)226

(一)指人示众226

(二)正赞其德227

一 明求友精勤227

(一)总显精勤227

(二)别示精勤之相228

一 叙昔228

(一)上古释228

(二)贤首释228

1 叙228

2 刊定破师228

(三)刊定记释229

1 叙彼释229

2 疏破其释230

二 疏为会释230

(一)总会三释230

(二)别会贤首230

二 明所乘广大233

(一)总叹希奇233

(二)别明难遇233

(三)总结所作236

三 明具德无缺237

四 明速证超权238

二 为善财叹菩提心(即是叹法)240

(一)结前生後240

(二)正叹241

一 标叹发心241

二 叹其发心之器成益241

三 举德释成242

(一)徵242

(二)释242

一 总科242

(一)明通发三心242

(二)具分为二242

(三)依三种发心分之为二242

(四)约高广分243

二 别释244

(一)百十八喻明菩提心殊胜功德高齐佛果244

1 别明244

(1)三喻种性住244

(2)六喻胜解行住中之益244

(3)十六喻极喜增上住245

(4)七喻戒增上住246

(5)十喻增上心住246

(6)十喻觉分相应增上慧住247

(7)十喻诸谛相应增上慧住248

(8)十喻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249

(9)十喻无相有功用住250

(10)十喻无相无功用住250

(11)十喻无碍解住252

(12)十六喻最上菩萨住252

2 总结254

(二)一百三喻明菩提心自在功德广多无量254

1 七喻摄十住德254

2 十喻摄十行德256

3 九喻摄十回向德258

4 六十喻摄十地德260

(1)四喻摄初地德260

(2)三喻摄二地德262

(3)四喻摄三地德262

(4)四喻摄四地德264

(5)四喻摄五地德265

(7)六喻摄六地德266

(7)五喻摄七地德268

(8)十四喻摄八地德269

(9)十喻摄九地德272

(10)六喻摄十地德274

5 十七喻摄等觉位功德276

四 结释所属282

(贰)正授法界284

一 授法体284

(一)摄入方便284

一 牒问劝证284

二 求证方便284

(二)加令证入285

(三)见所证境286

一 别明所见286

(一)见依报286

一 见286

(一)直见一重庄严286

(二)依中有依一中见多287

二 明得益287

(二)见正报288

一 总标288

二 别显288

(一)见初发心时288

(二)见修行得法时288

(三)随类摄生时289

(四)见处会说法290

1 所处会殊290

2 显所说之法290

(五)总见行用291

(三)明见伴菩萨身云演法292

(四)明见诸佛摄化之德293

(五)见阁中主阁294

一 见294

二 得益294

(六)见闻严具作用295

一 闻网等演法295

(一)近闻295

(二)远闻295

(三)得益296

二 见宝境作用296

三 见宝柱放光297

四 见宝像威仪297

五 见璎珞等出生298

六 莲华重现298

七 宝地现像298

八 树现半身298

九 半月现光299

十 壁现本事299

(一)见慈氏修行随类摄生299

(二)睹所事友劝喻善财299

二 总显见相302

(一)法302

(二)喻显见相303

(四)事讫起定309

一 警觉令起309

二 略示体相309

三 得旨日而起309

四 问答所见309

(一)问309

(二)答309

二 显法名312

(二)问312

(二)答312

三 穷严因之本源313

(一)穷其所归313

一 问313

二 答313

(二)彰其本起314

一 问314

二 答314

(一)法314

(二)喻314

一 龙王降雨喻314

二 幻师现幻喻314

四 覆正报之性相316

(一)问从来316

一 问316

二 答316

(一)约体实法身316

(二)约相实报316

(三)约用化现317

(二)问答生处320

一 问320

二 答320

(一)通明诸菩萨生处320

一 正答生处320

二 生缘眷属322

三 校量显胜324

(一)总辨生家胜324

(二)别彰智胜324

(二)别显慈氏生处326

一 彰实报等周法界326

二 显为顺机当现生殊327

(一)明现生327

(二)明当生328

1 正显当生所为328

2 结会三圣328

肆 指示後友336

(壹)劝往教问336

(贰)释劝所由336

一 徵336

二 释336

(一)明行广336

(二)显其缘深336

(参)结劝重释336

一 结劝336

二 徵释337

(一)徵337

(二)释337

三 结德究竟337

伍 恋德礼辞338

(肆)再见文殊智照无二相341

壹 依教趣求341

贰 见闻证入344

(壹)摩顶摄受344

(贰)诲示法门345

一 所阙行法345

二 不能成益346

(参)结益归本347

参 转遇胜缘349

(伍)显因广大相351

壹 依教趣求352

贰 闻睹前相354

(壹)闻354

(贰)观354

一 仰德修观354

二 睹见希奇357

参 见闻证入360

(壹)结前生後360

(贰)起观增修360

(参)正明见闻证入361

一 正见闻证入361

(一)得益圆因361

一 见身得益361

(一)见胜身361

一 总见胜德身相361

二 别见毛孔出生362

三 重观体内包含367

四 结通周遍368

(二)得深益369

二 摩顶得益370

三 明因深广372

四 观用无涯376

(一)举益劝观376

(二)观见奇特378

(三)核量显胜379

(二)位满齐佛382

二 闻佛胜德难思382

(一)偈颂标德诫听许说382

(二)长行举众渴仰欲闻384

(三)广陈德相令众求满384

一 长行重诫许说分齐384

二 偈颂广显佛德难思385

(一)九十三偈别叹佛德385

一 二偈於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385

二 一偈於有无二相真如最清净能入功德388

三 三偈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390

四 十五偈於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390

五 三偈修一切障对治功德406

六 三偈降伏一切外道功德410

七 十六偈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411

八 十八偈明安立正法功德414

九 三偈明授记功德417

十 四偈明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418

十一 二偈明断一切疑功德419

十二 九偈令入种种行功德420

十三 一偈当来生妙智功德422

十四 五偈随其胜解示现功德424

十五 三偈无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426

十六 二偈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426

十七 一偈明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432

十八 一偈明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432

十九 一偈摄极法界等虚空穷来际功德434

(二)二偈结德无尽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