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外经济防护探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外经济防护探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708184.jpg)
- 马恩山,寇庆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61129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外经济防护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第一章 国外经济防护的兴起与发展3
第一节 经济防护的动因——空袭经济目标3
一、历史上空袭经济目标的战例4
二、空袭经济目标的指导理论12
三、打击经济目标战法的必然趋势21
第二节 国外经济防护的兴起25
一、苏联的早期经济防护26
二、德国在二战中的经济防护27
三、日本在二战中的经济防护30
第三节 二战后的国外经济防护30
一、苏联的经济防护31
二、美国的工业防护36
三、北欧诸国的工业防护41
一、由单防核武器转向以防常规武器为主42
第四节 国外经济防护的发展趋势42
二、由单防硬毁伤发展为兼防软硬毁伤43
三、由保护单个目标改变为保护系统功能44
第二章 美国工业防护的科研47
第一节 研究活动与课题体系48
一、科研活动的发展历程48
二、科研题目范围举例50
三、科研课题体系分析51
一、可行性研究的统一口径54
第二节 工业防护可行性的研究54
二、波音公司的可行性研究57
三、核防局的核袭击模拟研究89
第三节 工业设备现场应急加固技术的研究110
一、对现场应急加固技术的特殊要求112
二、加固技术的研究必须适应现实场地条件115
三、加固技术研究要走捷径118
四、加固技术系统性研究示例119
五、加固抗力最佳值的选择148
第四节 国家工业防护计划的研究151
一、制定国家工业防护计划的依据153
二、制定国家工业防护计划的基础159
三、国家工业防护计划的评估标准165
四、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167
第五节 工业防护课题研究的思路举例200
一、选择工业防护对策措施的思路200
二、研究工业毁伤机理的思路213
三、工业易损性分析的思路222
四、选择工业防护对策的思路238
五、应急措施费效分析的思路253
第三章 美国“工业防护规范”梗概264
第一节 应急管理计划指南(第一分册)265
一、应急准备265
二、应急计划266
一、制定人员疏散计划269
第二节 人员防护(第二分册)269
二、疏散协调员(负责人)的职责270
三、地区负责人职责(略)271
四、“疏散须知”271
第三节 安置区掩蔽部(第三分册)271
一、确定疏散雇员及其家属的人数271
二、确定掩蔽位置的需求272
三、确定掩蔽部的贮存物资273
四、掩蔽部的指定、分配与技术处理275
五、材料、设备、劳力和进度估算279
六、后勤准备及加固顺序(略)290
附录:应急代用掩蔽部290
第四节 场地应急防护处理(第四分册)295
一、次生灾害及防护处理296
二、工厂应急防护处理计划要点298
第五节 防护资源编目(第五分册)300
一、协调员职责301
三、战后恢复用的器材编目302
四、防护加固用的资源编目302
二、厂外防护资源的调查登记302
第六节 生产设备编目(第六分册)305
一、按对生产的必要性分级(E等级)305
二、按修复、替代的可能性分级(RR等级)305
三、设备编目作业表307
第七节 生产设备加固优先性分级及加固决策(第七分册)308
一、基本操作规定309
二、加固优先性定级步骤309
三、加固方法的决策过程310
第八节 生产设备对冲击波的抗力值(第八分册)312
一、抗力值的影响因素312
二、抗力数据表312
三、数据表覆盖面313
第九节 工业防护措施(第九分册)315
一、选择防护方案的基本方法315
二、工业防护基本措施释义316
三、建筑物内生产设备的一般防护方法322
四、危险区生产设备的特殊防护方法327
一、确定掩蔽人数331
第十节 关键工人掩蔽部(第十分册)331
二、检验符合标准的掩蔽部333
三、调研可以加固的现有结构物335
四、调研可以加固的应急掩蔽部344
五、确定掩蔽部孔口密闭方案347
第一节 有关经济防护的主要观点355
一、经济防护的重要性355
第四章 前苏联经济防护的观点、方法与措施355
二、经济防护的重点和优先性排序358
第二节 工业易损性评估364
一、冲击波破坏分级描述365
二、工厂对冲击波易损性的数据366
三、工厂对热辐射易损性的评估369
四、工业对核武器其他效应的易损性评估370
第三节 长期实施的防护措施372
一、保护经济指挥管理系统372
二、重要工厂建在地下373
三、重要工业设施局部进入地下374
四、提高对间接毁伤的抗力374
五、工业分散布局376
六、关键工业双套配置和做好经济动员准备378
七、重点加强电力系统建设380
八、重点工厂临战转移382
九、重要物资的战略贮存383
十、建设交通网385
十一、修建关键工人掩蔽部386
十二、保密和伪装387
第四节 临战应急防护措施388
一、转入战时体制388
二、加固厂房结构391
三、清除危险物品391
四、保护重要设备392
五、准备快速停产395
六、严格规定时限396
一、确定合理的“经济防护”概念399
第五章 国外的经验与我们的思考399
第一节 国外主要经验399
二、侧重早期防护措施401
三、临战应急措施以“土”为主404
四、对于经济防护,人比物更重要405
五、重视科研、加强技术储备406
第二节 国外主要教训407
一、只求经济效益,缺乏战备观念407
二、国家政策不稳,对策措施多变409
三、实施计划过急,经济负担过重409
第三节 关于我国经济防护的思考410
一、坚持经济防护的原则411
二、确定经济防护的目标415
三、建设经济防护的体系416
四、探索经济防护的对策422
参考书目429
后记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