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718037.jpg)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教研室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073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1
二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科学属性10
三 中学历史教学法与其他有关学科的关系12
四 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现状14
五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17
第一编20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上)20
一 中学历史教学任务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20
二 确定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依据23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下)32
一 传授基本历史知识32
二 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43
三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50
四 中学历史教学各项基本任务的关系61
第二编65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65
一 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发展变化65
二 我国现行中学历史课程设置情况69
三 国外中等学校历史课程设置情况简介69
一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71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71
二 中学历史教科书80
三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93
第三编98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98
一 关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认识的回顾98
二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几个理论问题100
三 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步骤108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关系116
一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117
二 史与论的关系122
三 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关系124
第四编129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结构129
一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130
二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132
三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类型、结构的常规性和灵活性138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140
一 教学方法的概念141
二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142
三 历史教师的语言和板书169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中时间、地点和历史人物的讲授178
一 时间的讲法178
二 地点的讲法186
三 历史人物的讲法192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历代典章制度和历史现象的讲授198
一 历史事件的讲法198
二 历代典章制度的讲法206
三 历史现象的讲法210
第五章 中学历史课中历史概念的讲授212
一 历史概念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212
二 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方法215
三 讲授历史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21
一 直观教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225
第六章 直观教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225
二 历史直观教具的种类、用法及其制作227
三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247
第七章 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引用252
一 历史文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引用252
二 文艺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引用259
第八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指导264
一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265
二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266
三 指导学生记历史课堂笔记272
四 指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和回答历史问题273
五 指导学生填绘历史地图和图表276
六 指导学生撰写历史短文277
第九章 历史知识的复习和成绩检查278
一 历史知识的复习278
二 历史成绩的检查297
第十章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300
一 历史课外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00
二 历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组织方法301
三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注意事项310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313
一 备课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13
第五编313
二 学期前的备课317
三 课前的准备322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进修和教学研究360
一 中学历史教师进修提高的意义与要求360
二 中学历史教师进修提高的途径和方法363
三 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367
第三章 师范院校历史系学生的教育实习376
一 教育实习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76
二 教育实习的任务和要求378
三 教育实习的基本过程379
四 系指导教师和实习生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