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更新技术与黄河三角洲区域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下水更新技术与黄河三角洲区域治理
  • 史立本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2208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盐渍土改良(学科: 研究 地点: 山东省) 黄河(学科: 三角洲 学科: 地下水 学科: 水环境 学科: 综合治理) 盐渍土改良 黄河 三角洲 地下水 水环境 综合治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下水更新技术与黄河三角洲区域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石元春1

前言1

绪论1

目录1

第一部分 地下水更新技术11

第一章 研究背景11

第二章 寿光试验区自然概况14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14

2.本区的区域地质15

二、本区水文地质概况15

1.本区的地质背景15

3.本区的地下咸水带17

4.本区的河流水文21

三、气候22

1.降水22

2.光、温、热23

3.风力24

一、成土母质26

1.海相沉积物26

第三章 寿北地区土壤盐渍化概况26

2.陆相沉积物27

二、土壤盐渍化状况27

三、高矿化地下水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30

四、土壤养分状况32

第四章 技术组合单元研究34

一、试验布置34

二、科学依据的提出35

1.高矿化地下水垂向层次分布与演变规律的观测研究35

2.同步完成土壤脱盐与建立高矿化地下水淡化层模式图41

3.同步完成土壤脱盐与建立高矿化地下水淡化层技术路线的确立42

三、地下水等容更新定理45

1.为定理提出所进行的必要的问题讨论45

2.对提出定理的描述46

3.建立高矿化地下水淡化层用水量计算式的推导47

4.应用讨论47

四、地下水更新井型的研制48

1.竖井混合提水井型存在的问题48

2.地下水更新井型的技术功能与作用49

1.寿光试验区供试地段土层岩性51

五、井群合理布井参数(R)的观测研究51

2.单井提排对土壤脱盐最大有效影响半径(R)的观测52

六、动力配套54

七、分层采取地下水样检测水质的目的及方法55

1.为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55

2.手摇式真空负压分层取水器的取样深度56

八、生产措施配套56

1.盐田配套56

2.种植业配套57

1.地下水更新技术总体技术组装配套程式58

九、技术组装配套程式58

3.林果业配套58

2.地下水更新工程技术田间工程布局60

第五章 工程投资效益分析62

一、综合开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62

二、地下水更新技术达到的改良效果与效益分析63

1.地下水更新技术达到的改良效果63

2.工程投资回收期66

3.“农盐结合”综合开发效益66

5.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发展67

4.渔、果业的发展67

第六章 地下水更新技术应用领域69

第二部分 黄河三角洲区域治理71

第一章 气候71

一、光能72

1.太阳辐射能72

2.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72

二、热量73

1.温度73

2.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74

3.初、终霜冻及无霜冻期75

4.土壤冻结期75

三、降水75

四、蒸发量与干燥度77

五、风能77

第二章 区域水文地质及海中淡化沉积区的形成与土壤的河、海相沉积79

一、黄河三角洲沉积成土(陆)的地质背景79

二、黄河形成的地质年代82

三、渤海与黄河对近代黄河三角洲沉积成土的关系83

四、黄河水文概况85

1.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径流量及含沙量状况85

2.黄河下游近海河段年径流量、输沙量、含沙量状况86

五、土壤的河、海相沉积86

1.河口沉积区是一个淡化沉积区87

2.河口淡化沉积区的沉积成土过程91

3.河口淡化沉积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特点93

一、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发生学上的沉积成土过程95

第三章 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的发生、演变及其成土类型95

1.高矿化地下水与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伴生沉积形成过程与成因规律的观测96

2.渤海两种不同的沉积成土过程104

3.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沉积成土后的演进方向106

二、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的成土类型与土壤盐分分级108

1.土壤分类中存在的问题108

2.对渤海西部滨海区滨海盐渍土的分类及其依据109

3.土壤盐分分级110

一、外界条件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112

1.土壤水盐运动的条件反馈112

第四章 区域水盐动态概况112

2.监测盐渍化水盐运动的依据114

二、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与高矿化地下水演变的关系115

1.历史和现时状态116

2.区域内高矿化地下水的演变与土壤盐渍化动态120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资源124

一、区域生态环境125

1.对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地生态系统划分的科学依据125

2.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层次演化126

3.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演替128

二、农业生态资源136

1.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36

2.淡水资源状况139

3.地下盐业资源139

三、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污染状况140

1.大气质量状况140

2.地表水污染状况140

3.地下水NH4—N化合物污染状况142

4.土壤污染状况142

1.生态问题144

一、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水土资源治理与开发的主要障碍因素144

第六章 区域水土资源治理144

2.“旱涝碱”危害问题147

3.由淡水供需矛盾而引发的矛盾连锁反馈问题150

4.区域地面排水工程功能不完善问题152

二、应用地下水更新技术进行地下排水工程系统配套155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系统固有状态分析155

2.应用地下水更新技术工程系统对区域治理预期效果分析158

3.地下水更新技术的科学原理160

4.建立水盐动态监测系统162

三、科技投入163

第七章 区域水土资源治理与开发技术综合论述165

一、工程系统配套166

1.完善地面灌排工程系统166

2.增建地下水更新工程系统166

3.加强地面生态工程系统建设168

二、解决淡水供需矛盾的对策169

1.对黄河来水量可靠性问题分析169

2.开展对季风雨的有效利用171

3.开展微咸水利用172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174

5.推广喷灌、滴灌先进节水技术179

三、耐盐植物的选用180

四、开拓高矿化地下水利用的新途径181

第八章 分区治理与开发182

一、对总体技术投入的评估182

二、分区治理与开发的原则与要求183

1.资源空间分布现状184

2.资源开发空间布局184

三、实施分区治理与开发184

四、效益预估186

1.生态效益预估186

2.各治理与开发分区经济效益预估186

3.地下水更新技术工程投资预估190

4.地下水更新技术工程投资回收期预估191

五、地下水更新工程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展望192

附表1 几种主要作物及牧草苗期耐盐范围194

附表2 几种主要乔灌树种耐盐范围与特性195

主要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