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资本主义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资本主义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729898.jpg)
- 靳辉明,罗文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01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资本主义-研究-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资本主义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1
第一篇 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发展阶段3
第一章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和主要动因3
一、战后资本主义面临的国际形势和时代条件4
1.战后时代主题的转变与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4
2.东西方冷战对资本主义的影响7
3.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的影响10
二、社会主义运动给战后资本主义构成的压力和挑战13
1.社会主义运动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威胁13
2.社会主义给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示范作用18
三、新科技革命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20
1.新科技革命的进程和特点20
2.新科技革命引发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变革27
1.战后西方国家进行调整和改良的深层原因30
四、战后西方国家的自我调整与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30
2.战后西方国家的自我调整对资本主义稳定和发展所起的作用34
五、不合理的国际关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稳定和发展37
1.战后新殖民主义的兴起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37
2.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41
第二章 凯恩斯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48
一、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48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48
2.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50
3.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容52
4.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施与应用55
5.凯恩斯主义的实施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57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60
1.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60
2.民主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社会改良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盛行69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71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影响74
1.国家对经济的全面调节部分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增长75
2.垄断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76
3.国家干预经济的不良后果81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86
一、20世纪70—90年代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86
1.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为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86
2.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下降89
3.资本主义世界全面陷入经济“滞胀”的困境91
4.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扩张93
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政策及其影响95
1.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95
2.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98
3.新自由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03
三、新自由主义时期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105
1.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05
2.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109
3.正确认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13
第四章 “第三条道路”与资本主义的调整119
一、新保守主义的内涵及其危机119
1.新保守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历史120
2.新保守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122
3.新自由主义的兴盛及其局限124
二、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内涵及其危机127
1.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渊源及意识形态分歧127
2.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观点130
3.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133
1.“第三条道路”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国际背景134
三、从“超越左与右”到“第三条道路”134
2.现代化的困境与传统政治面临的挑战135
3.“第三条道路”理论探索的四个阶段139
4.“第三条道路”与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140
5.“第三条道路”调整的特点143
四、“第三条道路”与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146
1.在“第三条道路”影响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46
2.90年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148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影响149
第二篇 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模式和类型155
第五章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155
一、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155
1.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理论的提出和发展156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理论的基本内容158
3.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后果163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166
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167
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72
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176
三、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多样性181
1.“发达与后发”或“中心—外围”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性181
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的多样性185
3.战后后发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190
第六章 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模式195
一、盎格鲁—撒克逊模式195
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95
2.“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主要特点198
3.经济全球化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扩张201
4.“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缺陷203
1.莱茵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演进207
二、莱茵模式207
2.莱茵模式的主要特点211
3.莱茵模式的优势及其影响214
4.全球化与莱茵模式的困境216
三、日本模式219
1.日本模式的形成和发展219
2.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223
3.日本模式与日本经济的崛起226
4.全球化与日本模式面临的危机229
四、发达国家各资本主义模式的分析与比较233
1.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之间的共同特征233
2.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237
3.发达国家各资本主义模式之间的矛盾和竞争242
第七章 后发国家的资本主义模式247
1.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248
一、东亚模式248
2.“东亚模式”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理论253
3.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反思及东亚模式面临的挑战257
二、拉美模式261
1.拉美模式的基本特征262
2.拉美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266
3.“拉美模式”的主要思想270
4.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及拉美改革的得与失274
三、非洲模式277
1.非洲模式的特点278
2.非洲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278
3.非洲模式不发达的现实原因280
4.部族主义——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282
5.政治腐败——社会发展的毒瘤283
6.对非洲模式的思考284
1.后发国家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和面临的发展任务286
四、三种模式的比较286
2.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劣势288
3.三种不同模式的主要差别292
第八章 资本主义“中心—外围”结构和世界体系302
一、资本主义“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和特征302
1.西欧海外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15世纪下半期—18世纪上半期302
2.世界体系的进一步扩大和最终确立:18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308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进和发展趋势315
1.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315
2.美国竞争力的相对衰落316
3.从世界体系视角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318
4.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社会主义是世界体系的未来326
1.“世界体系”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渊源329
2.“世界体系”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及其理论价值329
三、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329
3.沃勒斯坦理论的局限性和历史悲观主义色彩336
第三篇 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本质特征341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341
一、新技术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341
1.战后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发展进程342
2.新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48
3.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迁349
4.新科技革命对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350
二、经济全球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53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353
2.全球化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57
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364
1.战后政府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发展趋势364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与手段366
3.宏观调节机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369
1.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变370
四、战后资本主义微观运行机制的转变370
2.企业经营战略的改变374
3.企业管理体制的改变376
第十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380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380
1.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主要特征380
2.当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变化385
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新变化的实质388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391
1.资产阶级政党及其政治职能391
2.当代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及其分类393
3.当代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新变化394
4.当代资本主义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397
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新变化400
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结构400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构权力和地位的衰落402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构权力的加强405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审查与司法职能在政治领域的延伸409
四、当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扩张410
1.当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扩张的最新表现411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输出”战略412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输出”所带来的挑战414
第十一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416
一、战后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演变417
1.战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延续418
2.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衰424
二、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文化思潮433
1.当代西方文学思潮433
2.当代西方艺术流派436
3.当代西方哲学思潮439
4.当代西方宗教神学443
三、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实质和影响447
1.作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447
2.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452
3.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456
第十二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461
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动因461
1.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462
2.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变化的因素分析466
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472
1.资产阶级内部结构的新变化472
2.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新变化477
3.中间阶层内部结构的新变化481
三、经济全球化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84
1.经济全球化以来阶级矛盾的突出表现485
2.经济全球化以来阶级斗争的新态势及原因分析490
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化趋势分析494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变化趋势分析494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变化的趋势496
第四篇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505
第十三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历史命运505
一、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505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揭示506
2.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508
二、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515
1.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516
2.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政治上的表现形式523
三、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536
1.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观点537
2.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自我调节和改良的余地在缩小539
3.资本主义处于强势的暂时性与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542
第十四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的影响546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增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547
1.当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547
2.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和“新人”的形成创造条件549
3.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进一步提供了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突的“线索”551
二、当代资本主义内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因素558
1.合作经济560
2.社会保障制度561
3.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563
4.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564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孕育和发展565
三、资本主义新发展对社会主义构成的压力和挑战569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优势对社会主义的压力569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挑战571
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对社会主义的威胁574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和当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578
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578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578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582
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左翼力量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588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和方式593
1.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和方式: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593
2.当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灵活多样性597
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曲折性603
三、当代工人阶级的发展状况与历史使命607
1.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及其影响607
2.当代工人阶级的性质和地位611
3.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依然是当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616
后记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