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河浜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a Songze culture site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河浜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a Songze culture site
  • 刘斌主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749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656页
  • 主题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嘉兴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河浜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a Songze culture site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张忠培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1

图一 长江三角洲南部晚更新世晚期古地形等深线图3

插图目录3

第二节 工作概况4

图二 地理位置图4

第二章 地层堆积6

第一节 遗址与发掘概况6

第二节 地层堆积6

一、A区地层堆积7

图三 探方位置图7

图四 T201西壁、北壁剖面图8

图五 T301~T401北壁剖面图9

图六 T302、T301东壁剖面图10

图七 A区第2、3层下遗迹平面图11

图八 A区第4、5层下遗迹平面图12

图九 A区第6层及以下遗迹平面图13

二、B区地层堆积15

第三节 遗址的形成过程与遗迹分布15

图一○  B区T2、T1东壁和T1北壁剖面图16

图一一 B区T1、T2遗迹平面图17

一、祭台18

第三章 崧泽文化生活遗存18

第一节 生活遗迹18

二、灰沟19

图一二 祭台遗迹平、剖面图20

图一三 祭台及G1、G2出土器物21

图一五 G7~G11平面图22

三、房屋22

图一四 G3~G6平、剖面图22

图一六 F1遗迹及出土器物图24

图一七 F2遗迹及出土器物图26

图一八 F3遗迹及出土器物图27

图一九 F4平、剖面图28

图二○ F4出土器物图29

图二一 F4出土器物图30

图二二 F5遗迹及出土器物图31

四、灰坑32

图二三 F6遗迹及出土器物图33

图二四 F7遗迹及出土器物图34

图二五 H4~H6、H25、H26平、剖面图36

图二七 H13平、剖面图37

图二六 H16、H19平、剖面图37

图二八 H13出土器物38

图二九 H13出土器物39

图三○ H7平、剖面图41

图三一 H7出土器物图42

图三二 H7出土器物图43

图三三 H7出土器物图44

图三四 H7出土器物图45

图三五 H7出土器物图46

图三六 H7出土器物图47

图三七 H12平、剖面图48

图三八 H15及出土器物图49

图三九 H17平、剖面图50

图四○ H18及出土器物图50

图四一 H20、H21平、剖面图51

第二节 生活遗物52

图四二 H3及出土器物图53

图四三 H8及出土器物图54

图四四 H14及出土器物图55

图四五 H11及出土器物图56

图四六 H19及出土器物图57

图四七 H22及出土器物图58

一、陶器59

图四八 陶器纹饰拓片图62

(一)炊器63

图四九 陶釜、陶鼎64

图五○ 陶釜65

图五一 陶鼎67

图五二 鱼鳍形鼎足69

图五三 鱼鳍形足鼎71

图五四 铲形鼎足72

图五五 铲形足鼎74

图五六 凿形足鼎76

图五七 凿形足鼎及其他形态鼎足77

图五八 器盖、陶甑79

图五九 器盖80

图六○ 釜支子82

(三)饮食、盛储器83

(二)祭器83

图六一 夹砂缸84

图六二 澄滤器86

图六三 豆盘87

图六四 豆盘89

图六五 豆把90

图六六 豆把、陶盆92

图六七 陶钵、陶杯、陶壶94

图六八 陶罐96

(四)生产工具97

图六九 陶罐98

图七○ 陶纺轮、陶网坠、陶镯99

(五)装饰品99

二、石器100

图七一 石锛102

图七二 石凿104

图七三 石钺、骨角器105

三、骨角器106

第三节 生活遗存分期106

图七四 南河浜遗址生活遗物分期图109

第一节 墓葬概况110

第四章 崧泽文化墓葬110

一、A区墓葬110

二、B区墓葬111

第二节 葬俗与等级111

第三节 典型墓例112

一、第一等级墓葬112

图七五 M1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13

图七六 M16随葬品图114

图七七 M16随葬品图115

图七八 M2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18

图七九 M27随葬品图119

图八○ M5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22

图八一 M59随葬品图123

图八二 M59随葬品图124

图八三 M6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27

二、第二等级墓葬128

图八四 M1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29

图八五 M3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0

图八六 M5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1

三、第三等级墓葬132

图八七 M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2

图八八 M2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3

图八九 M30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4

图九○ M7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5

图九一 M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36

四、第四等级墓葬136

图九三 M71墓葬平面图137

图九二 M70墓葬平面图137

一、陶器138

第四节 随葬品138

图九四 M82墓葬平面图138

(一)炊器139

图九五 鱼鳍形足鼎140

图九六 铲形足鼎142

图九七 凿形足鼎、兽足形足鼎144

图九八 釜、甑、甗145

(二)饮食、盛储器146

图九九 细把豆147

图一○○ 细把豆149

图一○一 细把豆150

图一○二 宽把豆152

图一○三 宽把豆及其他型式豆154

图一○四 陶盘156

图一○五 陶盆157

图一○六 陶?159

图一○七 陶杯160

图一○八 陶杯163

图一○九 陶壶165

图一一○ 小型罐168

图一一一 小型罐170

图一一二 中型罐172

(三)祭器与艺术品173

图一一三 大型罐173

图一一四 带甑鼎、盅形豆175

图一一五 塔形壶、器座、扇贝形钵177

图一一六 鹰头壶、兽面壶178

图一一七 夹砂缸、蟹形釜、陶龟180

(四)装饰品181

(五)生产工具181

二、石器181

图一一八 陶珠串、陶纺轮、石纺轮182

图一一九 石锛、石凿、石镰184

图一二○ 石钺、砺石186

三、玉器187

图一二一 玉钺、玉璜、玉镯、玉玦189

四、骨器191

图一二二 小玉饰及骨器192

第五节 墓葬分期193

图一二三 南河浜遗址墓葬遗物分期图195

第五章 良渚文化墓葬196

图一二四 M4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97

图一二五 M5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199

图一二六 M8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00

图一二七 M9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01

第六章 结语203

第一节 南河浜遗址的分期与年代203

一、南河浜遗址的14C测年203

二、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开始的年代204

三、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遗存结束的年代205

四、南河浜遗址崧泽文化遗存期段的年代及与相应文化遗存的年代分析207

第二节 气候与环境209

五、南河浜遗址良渚文化墓葬的年代209

第三节 崧泽文化的文化因素分析211

一、葬俗与社会215

第四节 南河浜遗址所反映的崧泽文化的社会生活状况215

二、祭台与房屋216

四、祭器与文化精神217

三、稻作农业与畜牧业217

第五节 崧泽文化的分区及与良渚文化的关系218

图一二八 其他遗址出土的塔形壶及相关资料219

第七章 墓葬资料汇编222

图一二九 M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3

图一三○ M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4

图一三一 M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5

图一三二 M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6

图一三三 M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7

图一三四 M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8

图一三五 M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29

图一三六 M10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0

图一三七 M1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1

图一三八 M1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3

图一三九 M13墓葬平面234

图一四○ M1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5

图一四一 M1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6

图一四二 M1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8

图一四三 M1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39

图一四四 M20墓葬平面图240

图一四五 M2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41

图一四六 M2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42

图一四七 M24墓葬平面图243

图一四八 M24随葬品图244

图一四九 M2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46

图一五○ M25随葬品图247

图一五一 M2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49

图一五二 M2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50

图一五三 M2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52

图一五四 M3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53

图一五五 M3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54

图一五六(A) M33墓葬平面图255

图一五六(B) M33随葬品图256

图一五七 M3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58

图一五八 M35墓葬平面图259

图一五九 M35随葬品图260

图一六○ M3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62

图一六一 M3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63

图一六二 M3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65

图一六三(A) M40墓葬平面图267

图一六三(B) M40随葬品图268

图一六四 M4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0

图一六五 M4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1

图一六六 M4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3

图一六七 M4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4

图一六八 M4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6

图一六九 M4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8

图一七○ M4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79

图一七一(A) M49墓葬平面图281

图一七一(B) M49随葬品图282

图一七二 M50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83

图一七三 M5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85

图一七四 M52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87

图一七五 M5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88

图一七六 M5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90

图一七七 M5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91

图一七八 M5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92

图一七九 M60墓葬平面图293

图一八○(A) M62墓葬平面图293

图一八○(B) M62随葬品图294

图一八一(A) M63墓葬平面图296

图一八一(B) M63随葬品图297

图一八二 M6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98

图一八三 M6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299

图一八四 M6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00

图一八六(A) M68墓葬平面图301

图一八五 M67墓葬平面图301

图一八六(B) M68随葬品图302

图一八七 M6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05

图一八八 M72墓葬平面图306

图一八九 M7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07

图一九○ M7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08

图一九一 M7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09

图一九二 M77墓葬平面图310

图一九三 M78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11

图一九四 M78随葬品图312

图一九五 M79墓葬平面图313

图一九六 M80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14

图一九七 M8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15

图一九八 M81随葬品图316

图一九九 M8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18

图二○○ M83随葬品图319

图二○一 M8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1

图二○三 M86墓葬平面图322

图二○二 M8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2

图二○四 M87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3

图二○五 M89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5

图二○六 M90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6

图二○七 M91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7

图二○八 M93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8

图二○九 M94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8

图二一○ M95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29

图二一一 M96墓葬平面及随葬品图331

图二一二 M96随葬品图332

附表333

附表一 T201陶器统计表333

附表二 T301陶器统计表337

附表三 典型遗迹单元陶器统计表340

附表四 南河浜遗址墓葬登记表342

附录349

附录一 南河浜遗址地层资料349

附录二 陶墩遗址出土陶器资料373

附录三 南河浜H2资料374

附录四 南河浜遗址人骨鉴定报告376

附录五 南河浜遗址动物骨骸鉴定报告377

附录六 南河浜遗址孢粉鉴定报告380

附录七 南河浜遗址植物硅酸体分析报告387

附录八 南河浜遗址出土崧泽文化陶片成分的PIXE分析报告394

附录九 南河浜遗址出土石器鉴定报告399

附录一○ 南河浜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407

后记416

英文提要418

日文提要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