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394382.jpg)
- 《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农垦事业与国营农场1
二、中国历代的屯垦事业2
三、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屯垦事业3
四、新中国的农垦事业6
第一章 崭新的开拓(一九四九——一九六六年)10
第一节 艰苦创业10
第二节 开发北大荒14
一、开垦处女地的先锋14
二、解放军七万官兵开发北大荒19
三、北大荒变北大仓21
第三节 挺进戈壁滩22
一、创建军垦农场22
二、开发准噶尔盆地25
三、开发塔里木盆地27
四、戈壁变绿洲28
第四节 创建橡胶园30
一、突破天然橡胶种植禁区30
二、建立第一个橡胶生产基地33
三、开辟第二个橡胶生产基地34
第五节 国营农场遍布全国35
第六节 农垦事业在发展中调整38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挫折(一九六七——一九七六年)44
第一节 企业遭受严重损失44
第二节 各地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和撤消46
第三节 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到农场49
第四节 农垦事业在曲折中发展51
第三章 农垦事业在改革中前进(一九七七——一九八四年)54
第一节 农垦事业的崭新面貌54
第二节 不吃“大锅饭”59
一、财务包干60
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61
第三节 调整产业结构62
一、多层次地调整产业结构62
二、农工商综合经营67
第四节 对外开放68
第五节 全面整顿69
第四章 垦区概况72
第一节 东北地区72
一、黑龙江垦区72
二、辽宁垦区73
三、吉林垦区74
第二节 西北地区74
一、新疆垦区74
二、陕西垦区75
三、甘肃垦区76
四、宁夏垦区76
五、青海垦区77
第三节 华南地区77
一、广东垦区77
二、云南垦区78
三、广西垦区79
四、福建垦区79
第四节 华北地区80
一、内蒙古垦区80
二、河北垦区81
三、山西垦区81
第五节 华东沿海地区82
一、江苏垦区82
二、浙江垦区82
三、山东垦区83
第六节 内地各省84
一、湖北垦区84
二、湖南垦区85
三、江西垦区86
四、安徽垦区86
五、河南垦区87
六、四川垦区87
七、贵州垦区88
八、西藏垦区88
第七节 大城市郊区89
一、北京垦区89
二、天津垦区90
三、上海垦区90
第五章 开荒建场92
第一节 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92
第二节 勘测规划与建场94
一、勘测规划和设计94
二、基本建设投资包干和老场扩新场97
第三节 开荒与生态平衡99
第四节 基本建设105
一、基本建设内容105
二、基本建设资金来源106
三、基本建设的主要成就108
第六章 国营农场的种植业111
第一节 种植业的发展和主要作物的分布111
一、种植业的发展111
二、主要作物在种植业中的地位和分布112
第二节 开发利用各类土地资源116
一、黑龙江开发利用沼泽地和白浆土116
二、新疆开发利用内陆盐碱地118
三、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119
四、开发利用江湖低洼淤积土120
五、开发利用丘陵红壤土121
第三节 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122
一、国营农场的良种繁育体系122
二、国营农场种子工作建设123
三、国营农场的良种繁育和推广125
第四节 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127
一、轮作127
二、少耕法128
三、化学除草129
四、地膜覆盖栽培130
五、科学施肥132
六、生物防治133
第五节 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发展林、果、茶及土特品生产134
一、林业生产134
二、果树生产136
三、茶叶生产138
四、土特品生产138
第七章 国营农场的橡胶和热带作物140
第一节 天然橡胶140
第二节 热带作物146
一、剑麻146
二、椰子和油棕147
三、大叶茶和咖啡148
四、胡椒150
五、菠萝和芒果150
六、香茅151
七、南药152
第三节 橡胶及热带作物产品加工152
一、橡胶加工152
二、其他热带作物产品加工155
三、积极开展综合利用156
第八章 国营农场的养殖业159
第一节 奶牛160
第二节 养猪165
第三节 养羊167
第四节 养鹿169
第五节 养禽170
第六节 草原畜牧业172
第七节 淡水渔业174
第八节 对虾养殖175
第九节 养蜂176
第九章 农业机械化178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成就178
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178
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179
三、培养机务人才180
第二节 研制新机具,推广新技术182
一、研制改装农机具以适应农艺要求182
二、采用新技术185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新生产力的探索187
一、引进国外农业机械试点188
二、农业机械化试验基地191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管理193
一、农机管理标准化193
二、建立健全农机修理体系195
三、农机经济管理195
第十章 农垦工业197
第一节 行业结构197
一、食品工业197
二、机械工业201
三、纺织工业203
四、制药工业204
第二节 主要产品206
一、主要产品产量206
二、在竞争中创优质夺名牌208
第三节 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212
一、技术改造措施212
二、推行技术进步214
第四节 农垦工业的作用217
一、提高了农垦企业的盈利水平217
二、促进了农垦产业结构的调整218
三、推动了农垦商品经济的发展219
第十一章 农工商联合企业221
第一节 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兴起221
一、历史经验221
二、从试点到推广223
第二节 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联合形式226
一、一个农场内部农工商各业之间的联合226
二、一个垦区内几个农垦企业之间的联合227
三、本地农垦企业与外地农垦企业之间的联合231
四、农垦企业与工、商业部门及其所属企业之间的联合231
五、农垦企业与农村生产队的联合232
六、农垦企业与国外厂商合资经营233
七、农垦企业与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联合233
第三节 农垦商业235
一、垦区自办商业235
二、农垦商业的新发展236
三、农垦商业的主要经营方式237
四、农垦出口贸易242
第十二章 国营农场的多种经济形式249
第一节 多种经济形式的产生和发展249
第二节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局面的形成252
一、发展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济252
二、积极办好和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255
第三节 多种经济形式之间的关系257
一、对新办的集体经济加强领导和支持257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与集体经济或职工家庭副业经济互相协作258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对个体经营者提供服务258
第十三章 国营农场的经济责任制260
第一节 “定、包、奖”责任制261
第二节 承包到劳、联产计酬责任制263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5
第四节 职工家庭农场267
一、国营农场联产承包的新形式267
二、推动了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的改革269
第十四章 领导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270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270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建立270
二、领导管理体制的变动271
三、新时期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275
第二节 计划管理276
一、计划管理体制276
二、计划体系及计划的编制、执行277
三、计划管理的改革279
第三节 财务管理280
一、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形成和演变280
二、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制281
三、财务管理的进一步改革283
第四节 劳动工资管理284
一、劳动管理284
二、劳动报酬形式284
第五节 物资管理286
一、组织物资供应,保证生产建设的需要286
二、计划供应,节约使用,发挥物资潜力287
三、农垦企业物资管理的发展趋势289
第六节 民主管理289
一、农场管理委员会289
二、职工代表会290
三、农场工会291
第七节 管理现代化292
一、农业系统工程的应用292
二、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应用293
三、其他管理科学的应用293
四、现代化管理手段——电子计算机的应用294
五、农垦情报信息工作295
第十五章 农垦科学技术工作297
第一节 农垦科研机构298
一、主要热带作物科研机构298
二、农垦经济研究机构300
三、省级农垦科学研究院及所属重点科学研究所300
四、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研究所302
五、北京、上海奶牛研究所302
第二节 重大科学研究和推广成果303
一、热带作物303
二、农业和特产305
三、养殖业312
第十六章 农垦教育和卫生事业315
第一节 农垦教育的发展315
第二节 高等教育317
一、高等学校的规模、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317
二、教学计划和教材317
三、农垦高等院校概况318
四、农垦院校的主要特点320
第三节 职业教育322
一、农垦中等专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322
二、职业高中的兴起和发展323
第四节 基础教育324
一、基础教育的管理324
二、师资队伍建设325
第五节 成人教育326
一、农垦成人教育的发展326
二、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326
第六节 卫生保健事业328
一、医疗卫生机构328
二、主要医院和成就331
第十七章 农垦的宣传工作33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336
第二节 通讯报道338
第三节 出版和报刊339
第四节 文艺和体育341
第十八章 对国外科学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346
第一节 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346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对外交流346
二、一九七九年以后的对外交流347
第二节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350
一、补偿贸易350
二、中外合资经营350
三、利用国外贷款355
第三节 对外经济援助357
一、援助的项目和规模357
二、经济效果357
第十九章 农垦的职工队伍360
第一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360
第二节 开创新业,再立新功361
第三节 为农垦科技作贡献363
第四节 青年儿女志在四方365
第五节 保卫祖国边疆368
结束语370
附录一 中国农垦事业大事记(一九四九——一九八四年)372
附录二 中国农垦基本情况统计表401
彩色插图目录407
后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