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豫皖苏边区革命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豫皖苏边区革命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754340.jpg)
-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4884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豫皖苏边区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抗战爆发后豫皖苏边区抗日活动的开展(1937.7—1938.9)1
第一节 七七事变后豫皖苏边区的形势和任务1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
二、日军的暴行和豫皖苏边人民的自发斗争3
三、中共中央对中原抗战的战略部署6
上篇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恢复(1937.7—1945.8
四、中共河南省委迁至竹沟领导抗战8
下篇 豫皖苏解放区的形成与发展(1945.8—1949.10
一、中共豫东特委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12
第二节 豫皖苏边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和抗日武装的建立12
二、睢杞太地区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15
游击队19
三、苏鲁豫皖特委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永城抗日19
四、皖东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25
第二章 豫皖苏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1938.10—1939.12)27
第一节 新四军游击支队的组建27
一、党的工作重心由豫西转向豫东27
二、新四军游击支队誓师东征34
三、杜岗会师38
第二节 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敌后44
一、窦楼首战大捷44
二、刘大庄整训46
三、回师睢杞太,组建随营学校50
四、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56
第三节 萧宿永夏中心区的开辟59
一、挺进豫皖苏边区59
二、书案店卖马度春荒61
三、再次回师睢杞太65
四、进军淮上66
五、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南援豫皖苏边71
六、西华人民自卫军东进豫皖苏边74
七、萧宿地区的开辟78
一、刘少奇抵达新兴集,决定东进皖东北81
第四节 皖东北地区的开辟81
二、东进皖东北,与盛子瑾合作抗战86
一、新年献词与新年度任务的确定93
第三章 坚持根据地的斗争(1940.1—1941.5)93
第一节 粉碎日、伪、顽夹击93
二、粉碎日、伪的残酷“扫荡”96
三、永夏军民的反“磨擦”斗争103
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107
第二节 八路军南下豫皖苏边区109
一、彭、黄会师与八路军第四纵队的组建109
二、“向西防御”方针的贯彻实施111
三、黄克诚率部进入皖东北112
一、抗日民主政权建设115
第三节 根据地的建设115
二、财政经济工作120
三、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126
一、“耿、吴、刘叛变”事件137
第四节 第二次反共高潮与边区形势的逆转137
二、三个月的反顽斗争143
三、睢杞太地区的艰苦斗争154
第四章 豫皖苏部队在津浦路东的抗战中发展壮大(1941.5—1944.7)158
第一节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158
一、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扩大158
二、四师的整训与骑兵团的建立160
三、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组织的建立和整风运动167
第二节 四师在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中成长174
一、三十三天反“扫荡”174
二、反“蚕食”、反“伪化”斗争179
三、1944年的春季攻势182
四、张楼战斗185
一、陈道口战斗189
第三节 四师在反“磨擦”斗争中壮大189
二、山子头战斗194
三、张大路战斗197
四、在津浦路东发展壮大200
第五章 恢复豫皖苏,夺取抗战最后胜利(1944.8—1945.8)205
第一节 边区恢复前的形势205
一、日、伪、顽、杂的残酷统治205
二、路西人民的顽强斗争207
三、水东军民坚持抗日斗争210
四、河南战役的爆发与中共中央绾毂中原的决策212
第二节 新四军第四师挺进津浦路西214
一、四师誓师西征214
二、西征大捷与彭雪枫壮烈殉国215
三、豫皖苏边区的恢复与重建225
一、实施战略反攻,夺取抗战胜利230
第三节 迎接战略反攻,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230
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234
第六章 解放区的初步形成与反“清剿”斗争(1945.8—1947.7)236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边区斗争形势的新变化236
一、冀鲁豫六分区的建立及粉碎敌人的围攻236
二、华中八分区的建立及自卫反击作战243
三、开展减租减息与贯彻《五四指示》250
四、分化瓦解敌人,争取伪军起义254
第二节 解放区党政军机构的建立及反“清剿”斗争257
一、豫皖苏区党委、军区和行署的建立257
二、巩固一分区,开辟二分区,恢复三分区260
三、豫皖苏解放区党政军民粉碎敌人的“清剿”264
一、争取、瓦解国民党军队277
第三节 党在国统区工作的开展277
二、爱国民主运动的蓬勃开展284
第七章 解放区的发展与恢复(1947.7—1948.7)287
第一节 开辟新区,扩大武装287
一、配合战略反攻,支援外线作战287
二、安平会议和豫皖苏解放区的扩大293
第二节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整党运动的开展296
一、继续贯彻《五四指示》,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96
二、整党运动303
第三节 解放区的建设307
一、党政军组织的建设307
二、防荒救灾,发展农业生产308
三、恢复和发展工商业309
四、加强财政金融工作311
五、发展教育文化事业315
一、开封战役321
第八章 解放区发展的新阶段(1948.7—1949.10)321
第一节 豫东战役321
二、睢杞战役326
三、豫皖苏人民大力支援豫东战役330
第二节 豫皖苏中央分局的建立及其主要工作335
一、豫皖苏中央分局的建立335
二、豫皖苏中央分局主要工作的开展337
第三节 豫皖苏军民全力支援淮海战役338
一、军区主力参加淮海战役338
二、边区人民大力支援淮海战役348
第四节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359
一、组建十八军359
二、抽调干部支援新区建设360
三、豫、皖、苏三省建制的恢复362
四、豫皖苏解放区的历史贡献364
后记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