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的轨迹 陈振濂教授学术演讲录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立中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 ISBN:780517982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的轨迹 陈振濂教授学术演讲录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部分 对话录·问答录·学术总结·论辩录403
沈鹏先生与陈振濂先生关于当前书法理论研究的对话405
陈振濂与刘正成关于书法创作观念和书法史研究的对话418
关于书法创作观念的对话418
关于书法史研究的对话426
关于流派的构成兼及我对当前书风特征的认识——答《书法家》编辑部问439
陈振濂教授答《书法导报》记者问445
陈振濂教授谈“学院派”书法创作450
书坛第一位“双博导”陈振濂教授采访记454
关于中国画学学科建设诸问题——全国第一届“中国画学”暨中国画发展战略研讨会·学术总结460
关于篆刻学科建设诸问题——全国“篆刻学”暨篆刻发展战略研讨会·学术总结468
陈振濂近年来主持各种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总结(存目)477
如何才能展开正常的书法批评——陈振濂就湖北《书法报》近期连续刊载有关“学院派”问题的文章答记者问478
附:1998年湖北《书法报》刊载的学院派书法创作讨论文章存目482
第五部分 附录485
“’97韩、中、日青年作家国际交流展”综合报道487
陈振濂等赴香港出席“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490
关于“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的历史足迹回顾与学术反思491
一、关于“中青展”的历史足迹回顾491
二、关于“中青展“的学术反思496
三、批评与期望499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教育的观念定位和课程实施的考察报告与建议案501
(一)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之定位501
(二)目前艺术系创作课程之现状502
(三)艺术创作中本科大学学士与研究所之区隔及脱节503
(四)造成此一现象之症结所在504
(五)考试委员之建议案504
(六)结语506
陈振濂氏在日本的近绩507
“第四回陈振濂书画篆刻著作文献展”举办的意义——近代中日书画交流史索隐 日本澄怀堂美术馆主任学艺员&弓野隆之513
下编(2000—2004)523
总按语 李立中525
第六部分 关于书法学学科研究529
书法学学科建设视点之一 关于书法学学科建设的近期思考531
从学科走向学派——书法学研究的未来展望536
论书法学学科构架的三种模式540
书法学学科建设视点之二 书法学学科建设的两个重要命题546
书法学科中“科”的概念与意识培养547
书法学科建设与学术高度550
结语561
第七部分 当代中国画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563
当代中国画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及具体展开诸问题565
引子:问题的提出566
近现代中国画教学“非体系化”“非学科化”现象的五个原因567
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模式的构建573
第八部分 关于书法专业研究生教学之研究607
从书法本科教学到书法研究生教学——关于大学博士、硕士教学的基本定位609
一、关于大学本科教学的现状评估:博、硕士教学体制建立的基点609
二、关于硕、博士研究生教学中的若干问题612
三、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对策及引出的相关问题615
四、博士研究生教学的对策及引出的相关课题618
五、结论621
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生课程之一 关于当代中国画笔墨问题论争的文本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序)623
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生课程之二 当代书法创作流派与创作模式研究·文献与解读630
序630
导论:当代书法创作流派与创作模式之文本分析与讨论的缘起632
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生课程之三 百年中国绘画史学史研究·资料汇编(序)645
第九部分 关于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业办学特色与规范问题649
先“学”后“术”——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办学新思路651
一、引言651
二、综合性大学艺术学专业的办学基点与学科定位652
三、综合性大学艺术学专业的主要教学结构设想656
四、关于综合性大学艺术学专业办学新思路的教学特色之说明658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663
一、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663
二、公共艺术教育体制的规范建立与资源整合665
三、公共艺术教育在当下的工作任务与学术目标668
第十部分 关于西泠印社673
西泠印社新百年的发展定位——关于印社今后一段时期办社方针、体制的调整与具体工作思路675
一、关于印文化与印社的定位676
二、“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的目标与社务工作创新680
结语687
西泠印社社务运作甲申周年记689
一、讲究品质与高度——关于西泠印社的定位问题689
二、制度建设先行——关于西泠印社常规工作程序的导入问题691
三、协调与调度运筹能力——协调各方与指令清晰694
学术主导——以建立“国际印学研究中心”为目标的当代西泠印社699
一、关于“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700
二、关于《中国印学》与篆刻学学科建设700
三、关于《西泠印社全志》与盛世修志701
四、关于筹建印学图书馆702
五、关于《西泠印社》社刊703
代结束语705
论书法“原创性”时代707
新时期以来两个时期的划分及学理依据707
迎接“原创性时代“的到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