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学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800497.jpg)
- 卢浩泉,施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0851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生物学(学科: 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普通动物学1
第一章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1
一、分类的方法1
二、种的概念及其命名法1
三、动物分类阶梯1
第二章 动物界的主要类群2
一、动物界的分门2
二、原生动物门6
三、多孔动物门(或海绵动物门)15
四、腔肠动物门18
五、扁形动物门25
六、线形动物门34
七、环节动物门40
八、软体动物门49
九、节肢动物门54
十、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64
十一、棘皮动物门65
十二、半索动物门67
十三、脊索动物门68
一、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69
二、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述69
第三章 脊索动物门概述69
三、脊索动物分类常见的名称70
第四章 原索动物70
一、尾索动物亚门70
二、头索动物亚门71
三、文昌鱼的形态结构概述71
二、脊椎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72
第五章 脊椎动物亚门72
一、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72
三、脊椎动物各胚层的分化75
四、圆口纲76
五、鱼纲76
六、两栖纲82
七、爬行纲86
八、鸟纲89
九、哺乳纲96
一、骨骼系统106
第六章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概述106
二、循环系统110
三、神经系统112
第二篇 植物学115
第一章 植物的组织115
第二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17
一、根117
二、茎119
三、叶124
四、营养器官的变态127
第三章 植物的繁殖与繁殖器官129
一、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129
二、花129
三、花药的发育与花粉粒的形成132
四、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133
五、开花、传粉和受精133
六、种子和果实134
七、被子植物的生活史136
一、藻类植物137
第四章 孢子植物137
二、菌类植物144
三、地衣植物148
四、苔藓植物150
五、蕨类植物152
第五章 种子植物158
一、裸子植物158
二、被子植物162
一、细菌181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分类181
第三篇 微生物学181
二、放线菌183
三、霉菌184
四、酵母菌185
五、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186
六、病毒186
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188
一、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88
二、微生物的营养188
三、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89
四、培养基190
第三章 微生物的代谢191
一、微生物的合成代谢191
二、微生物的分解代谢193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195
一、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195
二、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98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02
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02
二、微生物的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205
三、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208
四、基因工程211
五、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212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态213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13
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16
三、微生物与环境保护217
第七章 传染与免疫218
一、传染与免疫的概念218
三、非特异性免疫219
二、细菌性传染219
四、特异性免疫220
第四篇 生物化学224
第一章 生物大分子224
一、糖类224
二、脂类226
三、蛋白质化学229
四、酶化学236
五、维生素与辅酶239
六、核酸化学242
第二章 代谢247
一、糖代谢247
二、脂代谢249
三、生物氧化250
四、蛋白质代谢252
五、核酸代谢255
六、代谢调节259
第三章 生化技术原理260
一、生物物质常用化学分析法260
二、生物大分子制备技术261
三、色谱法263
四、电泳265
五、离心技术265
第五篇 细胞生物学267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67
一、细胞生物学的定义267
二、细胞的发现267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学的形成267
四、细胞的概念268
五、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物特性269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71
一、细胞表面271
二、内膜系统275
三、能量转化细胞器278
四、细胞骨架279
五、细胞核281
第三章 细胞的繁殖282
一、有丝分裂282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283
二、减数分裂283
四、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284
五、细胞周期284
六、DNA复制284
第四章 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285
一、基因表达的调节285
二、细胞分化286
三、癌细胞288
四、细胞的衰老288
一、细胞生物学技术289
第五章 细胞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289
二、细胞工程293
第六篇 遗传学295
第一章 遗传的基本概念与规律295
一、遗传、变异与遗传学295
二、孟德尔定律295
三、基因的效应和相互作用299
四、遗传的染色体基础300
五、数量性状遗传304
一、真核生物的连锁、重组和染色体作图306
第二章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306
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312
三、核外遗传317
第三章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321
一、基因结构321
二、基因表达的调控324
三、遗传重组的控制326
四、基因的人工操纵328
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331
一、基因突变331
二、染色体畸变335
第七篇 动物组织学340
第一章 基本组织学340
一、上皮组织340
二、结缔组织342
三、肌肉组织344
四、神经组织346
第二章 器官组织学347
一、神经系统347
二、循环系统349
三、淋巴器官351
四、皮肤354
五、消化系统355
六、呼吸系统359
七、泌尿系统361
八、雄性生殖系统363
九、雌性生殖系统365
十、内分泌系统367
十一、感觉器官369
一、生殖细胞与受精372
第一章 胚胎的早期发育372
第八篇 动物胚胎学372
二、卵裂、囊胚和原肠胚形成375
第二章 脊椎动物胚胎发生377
一、文昌鱼的胚胎发生377
二、两栖类的胚胎发生377
三、硬骨鱼的胚胎发生384
四、鸟类的胚胎发生384
五、哺乳类的胚胎发生387
一、植物水分生理389
第九篇 植物生理学389
第一章 植物营养生理389
二、植物矿物质营养393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395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401
五、植物体内有机物质代谢的调节和有机物质的运输403
第二章 植物发育生理406
一、植物生长物质406
二、植物的生长生理409
三、成花生理411
第三章 植物逆境生理412
一、植物的逆境412
二、植物的抗旱生理413
三、植物的抗涝生理413
四、植物的抗盐生理414
五、植物的抗冷生理415
六、植物的抗冻生理415
七、植物的抗热生理416
一、神经肌肉的兴奋性417
第一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417
第十篇 动物生理学417
二、肌肉的收缩418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419
四、神经肌肉传递424
第二章 神经系统424
一、概述424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27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428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抗感觉器官430
第三章 血液433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433
二、血细胞的生理434
三、红细胞的凝集与血型436
四、血液凝固436
第四章 血液循环437
一、心脏生理437
二、血管生理441
三、心血管运动的调节442
四、微循环与组织液444
第五章 呼吸生理445
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446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447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48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449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451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451
二、口腔内消化451
三、胃内消化452
四、小肠内消化453
五、大肠内消化454
六、吸收的机能454
第七章 肾的排泄455
一、肾脏的构造特点455
二、尿的生成过程455
三、肾泌尿机能的调节457
四、排尿及其控制459
第八章 内分泌459
一、概述459
二、垂体460
三、甲状腺462
四、肾上腺463
五、胰岛463
六、性腺内分泌465
第十一篇 生态学466
第一章 生态因子的分类及其作用的一般特性(环境分析)466
一、环境和生态因子466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466
三、有关生态因子的几个概念466
二、光467
三、水分467
第二章 主要自然因子的生态作用467
一、温度467
四、无机盐469
五、大气469
六、陆地基底469
七、气候对动物的综合影响469
一、种群的基本概念470
第四章 种群的结构470
一、食物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470
二、动物和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其他形式470
第三章 动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470
二、种群的数量统计471
三、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472
四、种群的性比及年龄分布472
第五章 种群的数量及其动态473
一、出生率473
二、生命表474
四、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475
三、内禀增长率475
第六章 种群生态学477
一、个体行为477
二、群体行为477
三、最适密度478
四、巢区478
五、最适生境478
第七章 种间关系478
一、竞争与互助478
三、捕食模型479
二、生态位479
四、寄生者与宿主480
第八章 种群调节481
一、密度和非密度制约因子481
二、种内调节481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482
一、群落基本概念482
二、群落演替482
三、物种多样性482
一、生态系统的能流483
第十章 生态系统483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物地氏循环)485
第十一章 应用生态学487
一、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487
二、有害动物的防治487
三、环境保护问题487
四、人口问题488
附:系统生态学简介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