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
  • 孙国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1148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法学和法理学1

第一节 法学、当代中国法学及其历史使命1

第二节 法学的分类、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13

第三节 法学、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6

第四节 研究法学、法理学的意义19

第五节 研究法学、法理学应有的基本态度和方法23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31

第二章 法的概念31

第一节 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31

第二节 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36

第三节 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44

第四节 法的定义48

第一节 利益的概念、属性和分类60

第三章 法与利益60

第二节 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63

第三节 法的创制中的利益问题67

第四节 法的实现中的利益问题68

第四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70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70

第二节 法的社会作用71

第三节 法的规范作用77

第四节 法的作用的界限81

第五节 法的价值82

第五章 法的起源95

第一节 社会调整及其分类95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98

第三节 法的产生过程101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与法105

第一节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109

第六章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109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114

第三节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119

第二编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127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127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1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特点13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135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1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1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社会本质1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的国家强制性和居民的自愿遵守性1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一国两制”153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的定义156

第六节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1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166

第九章 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与政治1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文化17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科学技术183

第十章 社会调整系统中的社会主义法201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规范性调整和社会调整系统20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21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其他社会规范、技术规范22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调整及其机制225

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225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对象227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方法、方式、类型229

第四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231

第一节 “法制”与法治”不应混同23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23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240

第三编 法的创制249

第十三章 法的创制249

第一节 法的创制的概念及基本形式249

第二节 法的制定的过程和程序254

第三节 立法技术261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265

第十四章 法律规范272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72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结构273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种类279

第十五章 法的体系288

第一节 法的体系的概念288

第二节 法的部门的划分291

第三节 公法和私法问题296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简介300

第十六章 法的渊源304

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30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310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315

第四节 中国的判例318

第四编 法的实现321

第十七章 法的实现321

第一节 法的实现的概念及基本形式321

第二节 法的适用——司法328

第三节 法的适用——行政执法336

第四节 仲裁和调解342

第五节 法的实现的效果347

第十八章 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解释和类推353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效力353

第二节 法律解释359

第三节 类推适用369

第十九章 法律关系373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373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379

第三节 法律关系主体382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387

第五节 法律关系客体392

第六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396

第二十章 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402

第一节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402

第二节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416

第三节 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25

第二十一章 法律监督434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和分类434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439

第三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441

第四节 审判监督444

第五节 检察监督447

第六节 社会监督448

第五编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455

第二十二章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455

第一节 法律意识455

第二节 法律文化465

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评析47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一般内容47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485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社会成因491

第二十四章 西方法理学评析502

第一节 自然法—价值论学派502

第二节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508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学派512

第四节 法学研究的价值方面、规范方面和事实方面的统一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