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2册 汉译《阿含经》之“厌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2册 汉译《阿含经》之“厌离”研究
  • 林庆彰主编;张云凯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422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32册 汉译《阿含经》之“厌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学界研究成果1

一、研究动机1

二、学界研究成果3

第二节 研究范围11

一、《阿含经》简述11

二、以《阿含经》为研究范围之必要性12

三、《阿含经》之汉译记要14

第三节 研究背景19

一、《奥义书》的解脱思想20

二、六师外道及其解脱思想(一)26

三、六师外道及其解脱思想(二)31

第四节 研究目的44

一、厘清《阿含经》中「厌离」之差异44

二、探讨「厌离」之五蕴所属44

三、证明「厌离」为「入流」之指标44

四、厘清《阿含经》中「厌离」与「舍」之异同45

五、阐释声闻乘与菩萨乘之内在关连46

六、找寻止观为现代人所用的契机46

七、说明「厌离」与「厌世」之分别47

第五节 研究方法47

一、训诂法47

二、版本比对法48

三、归纳分析法52

第六节 论文内容与整体架构简述53

第二章 「厌离」作为「出离的情绪」之用法55

第一节 「厌离」(巴samvega)之用例56

第二节 「感受」与「情绪」63

第三节 佛典中的身受与心受67

一、以十二支缘起说明67

二、「身受」与「心受」68

第四节 「厌离」(samvega)兼俱受、想与行蕴69

第三章 「厌离」作为「对治烦恼」之用法73

第一节 远离(巴viveka)74

第二节 被断舍(巴pahiyati)79

第三节 厌逆(巴patikula)84

第四节 避免(巴jigucchati)91

第五节 弃舍(巴ojahati)93

第六节 除去不满而生满足(巴attanava attano anabhiratim vinodetva abhiratim uppadetva)95

第七节 忏悔(巴attanava attano vippatisaram uppadetva)100

第四章 「厌离」作为「中立的情绪」之用法107

第一节 「厌离」对应之巴利语nibbida108

第二节 以「观」生起「厌离」之三类所缘111

一、一切诸行111

二、五蕴112

三、六入处114

第三节 「如实知见」的诠释115

一、如实知见四圣谛117

二、「如实知见」与两种禅定124

第四节 「正念」的诠释130

第五节 以「如实知见」检视「厌离」133

一、如实知见为认识作用133

二、「厌离」(巴nibbida)为「中立的情绪」135

第六节 「厌离」在修行上的意义137

一、得厌离者已入流137

二、得厌离者已具智慧140

三、得厌离者已解脱142

第五章 「厌离」、「舍」与道次第149

第一节 「舍」(巴upekkha)的意义151

一、各大辞典解释151

二、「舍」之诠释与重要性152

第二节 「厌离」与「舍」之比较157

第三节 「观禅」与「厌离」162

一、「厌离」由「观禅」而生162

二、「厌离」于道次第中的位置166

第六章 「厌离」于《大般若经》之衍化175

第一节 「出离的情绪」之「厌离」转化为「菩提心」176

第二节 「对治烦恼」之「厌离」与求生净土182

第三节 「中立的情绪」之「厌离」与「无分别&」186

一、《阿含经》及部派论书之「智慧」与「般若」187

二、《大般若经》中之「般若」与「如实知见」188

三、依般若波罗蜜多而无分别191

第七章 结论195

附录205

附录一 《杂阿含经》「厌离」之经文与《尼柯耶》对照205

附录二 《杂阿含经》「厌」之经文与《尼柯耶》对照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