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纤接入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纤接入网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830869.jpg)
- 李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333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光纤接入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概述1
§1.1接入网发展的驱动力1
§1.2接入网的概念2
§1.2.1接入网在电信网的位置2
§1.2.2接入网的定义3
§1.2.3接入网的接口4
§1.2.4接入网的功能模型4
§1.2.5接入网的一般分层模型5
§1.2.6接入网的特点6
§1.3接入网的业务与发展6
§1.3.1接入网的业务6
§1.3.2国外光纤接入网的发展7
§1.3.3我国接入网的现状8
第二章接入网的传输方式10
§2.1铜线接入新技术10
§2.1.1接入网线对增容传输系统10
§2.1.2 HDSL传输系统的基本规定12
§2.1.3 ADSL传输系统的基本规定16
§2.1.4 VDSL技术19
§2.2无线接入网20
§2.2.1无线用户环路的构成20
§2.2.2无线用户环路的主要特点20
§2.2.3无线用户环路的应用技术21
§2.2.4无线接入的其他应用21
§2.3.1概述22
§2.3光纤接入技术22
§2.3.2光接入网的基本概念23
§2.3.3光接入网的目标24
§2.3.4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24
§2.4混合接入技术26
§2.4.1 HFC26
§2.4.2 SDV27
§2.4.3有线无线接入方式28
§3.1.1业务节点30
§3.1.2业务节点类型30
§3.1业务节点接口30
第三章光纤接入网的接口30
§3.1.3业务节点接口类型31
§3.2用户网络接口32
§3.2.1 Z接口33
§3.2.2 U接口33
§3.4.1 V5接口概述34
§3.4 V5接口34
§3.3电信管理网接口34
§3.2.3其他接口34
§3.4.2 V5接口支持的业务35
§3.4.3 V5接口的基本功能38
§3.4.4 V5接口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49
§3.4.5 V5接口的应用51
第四章光纤接入网的关键技术52
§4.1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52
§4.1.1拓扑结构的类型52
§4.2光纤接入网的复用技术55
§4.2.1光波分复用技术55
§4.1.2各种拓扑结构的性能比较55
§4.2.2副载波复用(SCM)技术59
§4.2.3空分复用(SDM)61
§4.2.4时分复用(TDM)61
§4.2.5光频分复用(FDM)61
§4.2.6码分多址(CDMA)技术63
§4.3光有源器件65
§4.3.1光发射器件65
§4.3.2光接收器件65
§4.3.3光放大器66
§4.4光无源器件67
§4.4.1光分路器和波分复用器67
§4.4.2光连接技术68
§4.4.3光滤波器69
§4.4.4光开关69
§4.4.5光隔离器69
§4.4.6光衰减器70
第五章窄带有源光网络71
§5.1基本概念71
§5.2.2系统的应用方式73
§5.2 Z接口系统73
§5.2.1 Z接口系统的特点73
§5.2.3典型的DLC系统实例75
§5.3 2M专用接口的数字用户环路系统81
§5.3.1概述81
§5.3.2设备的结构与组成82
§5.3.3设备工作原理及系统应用84
§5.4具有V5接口的光接入网设备85
§5.4.1概述85
§5.4.2典型设备介绍86
§5.4.3接入设备介绍88
第六章无源光网络91
§6.1 PON的基本概念和结构91
§6.1.1基本概念和特点91
§6.1.2 PON的基本结构94
§6.2 PON的功能结构96
§6.2.1 ONU的功能结构96
§6.2.2 OLT功能结构96
§6.2.3 ODN的功能结构97
§6.2.4光通道规定101
§6.2.5 PON中光放大器(OA)的使用106
§6.3 PON的双向传输技术107
§6.3.1上行信道的多址技术107
§6.3.2双向传输的复用技术109
§6.4宽带PON技术111
§6.4.1无源光网络传送宽带图像业务111
§6.4.2以无源光网络为基础的交换式数字图像业务和应用112
§6.5.1 PDS系统114
§6.5窄带无源光网络(NPON)典型系统描述114
§6.5.2 OPAL93120
§6.5.3TPON121
§6.6 APON122
第七章光纤CATV与 HFC125
§7.1HFC的基本概念125
§7.1.1HFC的发展125
§7.1.2HFC的结构125
§7.1.3 HFC的传输方式127
§7.1.4频谱分配方案129
§7.1.5调制与多点接入方式130
§7.1.6 HFC的特点131
§7.2光纤CATV系统131
§7.2.1光纤CATV的调制传输方式131
§7.2.2 AM-VSB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133
§7.2.3 AM-VSB光纤传输主要设备的关键技术137
§7.2.4光纤CATV网干线技术要点139
§7.3典型的HFC系统141
§7.3.1用于电话、数据和电视业务的ACT-3000系统142
§7.3.2用于专用网电话、电视业务的CABLETEL-503系统143
§7.3.3具有业务逐步升级的光缆同轴混合网145
§7.4影视点播(VOD)系统147
§7.4.1VOD的概念147
§7.4.2VOD系统构成147
§7.4.3实现VOD的网络结构方案149
§7.5.1光纤CATV数字化的驱动力151
§7.5.2数字化CATV实例151
§7.5光纤CATV系统的数字化151
§7.6HFC网建设费用的经济性分析154
§7.6.1 HFC方式的CATV传输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154
§7.6.2 HFC组成的CATV传输网结构及其建设费用的计算155
§7.6.3计算结果的分析169
第八章接入网的发展现状和建设方法171
§8.1接入网建设中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71
§8.1.1技术分析171
§8.1.2经济分析173
§8.2光接入网的发展步骤174
§8.2.1加速接入网的光纤化174
§8.1.3接入网的组网结构174
§8.1.4光纤接入网中光纤冗余量的考虑174
§8.2.2光接入网的发展步骤175
§8.3国外光纤接入网的发展状况176
§8.4我国接入网的现状与发展规划177
§8.4.1我国接入网的发展概况177
§8.4.2各地接入网的实验情况179
§8.4.3各地接入网的发展规划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