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互联技术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互联技术手册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855356.jpg)
- (美)(K.唐斯)Kevin Downes等著;包晓露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385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74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763页
- 主题词:互连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互联技术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网络互联基础3
第1章 网络互联概述3
1.1 互联网络的定义3
1.2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5
1.3 信息格式14
1.4 ISO网络层次16
1.5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服务16
1.6 互联网络的编址18
1.7 流控24
1.8 错误检测25
1.9 多路复用25
1.10 标准化组织26
第2章 局域网(LAN)协议概述29
2.1 LAN的定义29
2.2 LAN协议与OSI参考模型30
2.3 LAN介质访问方法30
2.4 LAN数据传输形式31
2.5 LAN拓扑结构31
2.6 LAN设备32
第3章 广域网(WAN)技术概述36
3.1 WAN的定义36
3.2 点到点连接36
3.3 电路交换37
3.4 分组交换37
3.5 WAN虚电路39
3.6 WAN拨号服务39
3.7 WAN设备40
第4章 桥接和交换概述44
4.1 网桥和交换机的定义44
4.2 数据链路层设备44
4.3 网桥的种类46
4.4 交换机的种类48
第5章 路由选择概述50
5.1 路由选择的定义50
5.2 路由选择的组成50
5.3 路由选择算法52
5.4 网络协议59
第6章 网络管理概述60
6.1 网络管理的定义60
6.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60
6.3 ISO网络管理模型61
第二部分 局域网协议67
第7章 以太网技术67
7.1 背景67
7.2 以太网和IEEE 802.367
7.3 100-Mbps以太网72
7.4 100VC-Anyl AN79
7.5 千兆以太网82
7.6 千兆以太网协议体系结构82
7.7 迁移到千兆以太网92
7.8 千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中的应用96
第8章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98
8.1 背景98
8.2 FDDI的传输介质99
8.3 FDDI标准100
8.4 FDDI的站点连接101
8.5 FDDI的容错特性102
8.6 FDDI帧格式105
8.7 铜缆分布数据接口(CDDI)108
第9章 令牌环/IEEE 802.5109
9.1 背景109
9.2 物理连接109
9.3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110
9.4 优先级系统111
9.5 错误管理机制112
9.6 令牌环的帧格式112
第三部分 广域网技术117
第10章 帧中继117
10.1 背景117
10.2 帧中继设备118
10.3 帧中继虚电路118
10.4 阻塞控制机制121
10.5 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122
10.6 帧中继网络的实现123
10.7 帧中继的帧格式125
第11章 高速串行接口(HSSI)128
11.1 背景128
11.2 HSSI接口基础128
11.3 HSSI的工作原理129
第12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31
12.1 背景131
12.2 ISDN组件131
12.3 ISDN服务132
12.4 ISDN的物理层133
12.5 ISDN的链路层135
12.6 ISDN的网络层136
第13章 点对点协议(PPP)137
13.1 背景137
13.2 PPP的组件137
13.3 PPP的工作原理138
13.4 PPP物理层的要求138
13.5 PPP的链路层138
13.6 PPP的链路控制协议139
第14章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141
14.1 背景141
14.2 SMDS网络的组件141
14.3 SMDS接口协议142
14.4 SIP的等级142
14.5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144
14.6 SMDS访问级别145
14.7 SMDS的寻址方法146
14.8 SIP的第三级PDU格式146
14.9 SIP的第二级PDU格式148
第15章 数字用户线路(DSL)150
15.1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150
15.2 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155
第16章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及其衍生协议165
16.1 背景165
16.2 SDLC的类型和拓扑结构165
16.3 SDLC的帧格式166
16.4 SDLC的衍生协议168
第17章 X.25172
17.1 背景172
17.2 X.25设备和协议的工作原理172
17.3 X.25协议簇175
17.4 LAPB的帧格式178
17.5 X.121地址的格式179
第18章 多服务访问技术181
18.1 IP上传输话音的重要性181
18.2 话音分组181
18.3 话音分组传输183
18.4 ATM话音传输(VoATM)184
18.5 帧中继上的话音(VoFR)187
18.6 IP上的话音(VoIP)189
18.7 话音分组应用192
第19章 虚拟专用网(VPN)194
19.1 Cisco系统VPN195
第四部分 桥接与交换205
第20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205
20.1 背景205
20.2 ATM设备及网络环境205
20.3 ATM信元头格式209
20.4 ATM服务210
20.5 ATM交换工作原理211
20.6 ATM参考模型211
20.7 ATM寻址215
20.8 ATM连接218
20.9 ATM与多?传送219
20.10 ATM服务质量保证(QoS)220
20.11 ATM信令与建立连接220
20.12 ATM连接管理消息221
20.13 LAN仿真(LANE)222
第21章 数据链路交换(DLSw)230
21.1 背景230
21.2 DLSw与源路由网桥(SRB)的比较231
21.3 DLSw SNA支持232
21.4 DLSw交换到交换协议(SSP)233
21.5 DLSw工作原理235
21.6 DLSw消息格式238
第22章 局域网交换243
22.1 背景243
22.2 LAN交换工作原理244
22.3 LAN交换及OSI模型246
第23章 标记交换247
23.1 背景247
23.2 标记交换体系结构247
23.3 目的地址路由选择249
23.4 路由选择层次252
23.5 灵活的路由选择方式253
23.6 多目路由选择253
23.7 ATM中的标记交换254
23.8 服务质量保证255
23.9 IP交换256
第24章 混合介质网桥257
24.1 背景257
24.2 转换挑战257
24.3 转换网桥259
24.4 源路由透明网桥261
第25章 源路由网桥(SRB)263
25.1 背景263
25.2 SRB算法263
25.3 帧格式265
第26章 透明网桥267
26.1 背景267
26.2 透明网桥工作原理267
26.3 帧格式272
第五部分 网络协议277
第27章 AppleTalk277
27.1 背景277
27.2 AppleTalk网络构件278
27.3 AppleTalk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82
27.4 网络地址287
27.5 AppleTalk地址解析协议(AARP)288
27.6 数据报发送协议(DDP)290
27.8 AppleTalk传输层291
27.9 AppleTalk高层协议296
28.1 AppleTalk协议簇299
第28章 DECnet302
28.1 背景302
28.2 DECnet Phase IV数字网络体系结构303
28.3 DECnet/OSI数字网络体系结构305
28.4 DECnet介质访问306
28.5 DECnet路由选择307
28.6 DECnet末端通信层308
28.7 DECnet/OSI传输层308
28.8 DECnet Phase IV高层309
28.9 DECnet/OSI高层协议310
第29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协议313
29.1 背景313
29.2 传统SNA环境313
29.3 IBM的对等网络318
29.4 基本信息单元(BIU)格式324
29.5 路径信息单元(PIU)格式325
第30章 Internet协议328
30.1 背景328
30.2 Internet协议(IP)329
30.3 地址解析协议(ARP)337
30.4 互联网络路由选择338
30.5 互联网络控制消息协议(LCMP)339
30.6 传输控制协议(TCP)340
30.7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44
30.8 互联网络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345
第31章 NetWare协议347
31.1 背景347
31.2 NetWare介质访问347
31.3 互联网络数据包交换(IPX)348
31.4 IPX封装类型349
31.5 服务公告协议(SAP)350
31.6 NetWare传输层351
31.7 NetWare高层协议和服务351
31.8 IPX数据包格式352
第32章 开放系统互联(OSI)协议354
32.1 背景354
32.2 OSI网络协议354
第33章 Banyan VINES363
33.1 背景363
33.2 介质访问363
33.3 网络层364
33.4 传输层370
33.5 高层协议370
第34章 Xerox网络系统(XNS)372
34.1 背景372
34.2 XNS层次概述372
34.3 介质访问373
34.4 网络层373
34.5 传输层375
34.6 高层协议376
第六部分 路由选择协议379
第35章 边缘网关协议(BCP)379
35.1 背景379
35.2 BGP的工作原理380
35.3 BGP路由选择381
35.4 BGP消息类型382
35.5 BGP数据包格式383
第36章 增强型IGRP387
36.1 背景387
36.2增强型IGRP的性能387
36.3 处理过程和技术的基础388
36.4 路由选择的概念389
36.5 增强型ICRP数据包类型391
第37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路由选择393
37.1 背景393
37.2 IBM SNA会话连接器393
37.3 IBM SNA传输组(TG)394
37.4 IBM SNA解析和虚路由394
37.5 IBM SNA服务进程等级(COS)395
37.6 IBM SNA子域路由选择397
37.7 IBM 高级对等网络(APPN)路由选择399
第38章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404
38.1 背景404
38.2 IGRP协议的特性404
第39章 IP多目传送408
39.1 背景408
39.2 互联网络组员协议(IGMP)408
39.3 IP多目传送路由选择协议408
第40章 NetWare链路服务协议(NLSP)412
40.1 背景412
40.2 NLSP分层路由选择413
40.3 NLSP工作原理416
40.4 NLSP分层寻址417
40.5 NLSP hello数据包418
第41章 开放系统互联(OSI)路由选择协议422
41.1 背景422
41.2 末端系统到中间系统(ES—IS)423
41.3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425
41.4 集成IS—IS427
41.5 域间路由选择协议(IDRP)428
第42章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430
42.1 背景430
42.2 路由选择层次431
42.3 SPF算法433
42.4 SPF数据包格式434
42.5 附加的OSPF性能435
第43章 资源保留协议(RSVP)436
43.1 背景436
43.2 RSVP数据流436
43.3 RSVP服务质量(QoS)438
43.4 RSVP会话启动439
43.5 RSVP保留方式439
43.6 RSVP软状态的实现441
43.7 RSVP操作模式441
43.8 RSVP消息444
43.9 RSVP数据包格式446
第44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449
44.1 背景449
44.2 路由选择更新450
44.3 RIP路由选择计量标准450
44.4 RIP稳定性450
44.5 RIP计时器451
44.6 RIP数据包格式451
第45章 简单多目传送路由选择协议(SMRP)454
45.1 背景454
45.2 SMRP多目传送服务456
45.3 SMRP事物处理实例462
45.4 SMRP数据包格式463
第46章 网络的服务质量(QoS)465
46.1 网络服务质量的定义465
46.2 QoS的基本体系结构466
46.3 QoS信令机制479
46.4 RSVP:提供所需的QoS481
46.5 Cisco的QoS策略控制、管理和记帐能力483
第七部分 互联网络访问技术491
第47章 安全技术491
47.1 与Internet连接时的安全问题491
47.2可信、不可信和不可知网络497
47.3 安全范围的建立498
第48章 目录服务503
48.1 目录服务的目的和范围504
48.2 扩展模型及其它设备模型507
第49章 网络缓存技术510
49.1 Web内容的增长510
49.2 缓存技术510
49.3 Cisco公司基于网络的共享缓存514
第八部分 网络管理521
第50章 IBM网络管理521
50.1 背景521
50.2 IBM网络管理功能的范围522
50.3 IBM网络管理体系结构524
50.4 IBM网络管理平台525
第51章 远程监控(RMON)527
51.1 背景527
51.2 RMON组527
第52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530
52.1 背景530
52.2 SNMP基本组件531
52.3 SNMP基本命令532
52.4 SNMP管理信息库(MIB)532
52.5 SNMP和数据表示法534
52.6 SNMP版本1(SNMPv1)534
52.7 SNMP版本2(SNMPv2)536
52.8 SNMP管理537
52.9 SNMP安全537
52.10 SNMP互操作能力538
52.11 SNMPv1消息格式539
52.12 SNMPv2消息格式540
网络互联术语及缩略语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