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企业产权界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企业产权界定](https://www.shukui.net/cover/9/34872775.jpg)
- 常修泽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1211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企业产权界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权界定:深化企业改革的必要环节3
第一节 产权内涵与产权经济理论4
一、产权的内涵4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6
三、西方现代产权理论8
第二节 产权界定: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0
一、产权界定的含义10
二、产权界定的标准12
三、产权界定基本理论14
第三节 中国开展产权界定的客观必然性分析17
一、传统产权制度的弊端18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产权界定24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需要产权界定26
第二篇 国有企业篇29
第二章 中国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障碍:产权界定不清31
第一节 产权界定不清——中国国有企业的深层弊端31
一、产权界定不清的含义32
二、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的主要表现33
第二节 产权界定不清——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障碍34
一、较低的交易费用与高昂的组织成本35
二、利益清晰化与权益遭侵蚀36
三、自负盈亏与效应外部化38
第三章 从混沌走向清晰——国有企业产权界定运作分析(Ⅰ)40
第一节 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41
一、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塑造41
二、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定性分析42
三、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计量方法43
第二节 国有企业法人产权的界定45
一、法人产权辨析45
二、法人财产权的界定47
三、所谓“企业股’的界定问题48
第三节 国有企业中个人产权的界定49
一、问题的提出49
二、个人产权的界定方法50
第四章 具体问题与对策——国有企业产权界定运作分析(Ⅱ)5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一个实例分析55
一、背景简介56
二、“景瓷”合资所引出的问题57
第二节 三大问题的具体分析57
一、贷款形成的资产57
二、企业留利的归属59
三、减免税所形成的资产60
第三节 其他相关问题: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及“企社分离”61
一、资产重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重要措施62
二、债务重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内在要求64
三、“企社分离”——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外部环境66
第三篇 乡镇企业篇69
第五章 乡镇企业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71
第一节 乡镇企业内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72
一、乡镇企业内涵的界定72
二、制度经济理论的启示73
三、本篇 关于产权问题的分析思路75
第二节 乡镇企业经济增长之谜76
一、改革前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76
二、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77
三、增长之谜的制度性解说79
第三节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变80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80
二、1978年以来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82
第六章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基本特征分析84
第一节 标准产权理论的审视84
一、模糊的财产所有者85
二、模糊的财产收入分配权87
三、企业控制权的划分89
第二节 运用模糊产权理论的分析92
一、由“红帽子”企业现象引起的思考92
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约束93
三、模糊产权的激励作用96
第三节 乡镇企业制度面临的挑战97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的外部环境98
二、外部性问题分析99
三、交易费用与市场101
第七章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理论分析102
第一节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费用、效率与原则103
一、理论研究的目的103
二、产权界定的费用和效率选择标准105
三、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原则106
第二节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中的股权设置108
一、乡镇企业的资产负债分析108
二、“按资界定”与“按劳界定”110
三、共有产权与个人产权112
第八章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思路114
第一节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两种模式114
一、企业性产权界定案例——山东周村区115
二、社区性产权界定案例——深圳宝安117
第二节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中存在的问题118
一、集体股问题119
二、个人股问题120
三、其他股份设置问题122
第三节 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思路122
一、乡镇企业产权界定框架123
二、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变迁方向124
第四篇 城市集体企业篇129
第九章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问题的提出131
第一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形成与发展132
一、劳服企业的产生132
二、劳服企业资产的形成与演变133
三、劳服企业与主办单位的关系135
第二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关系与收益分配136
第三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关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139
一、劳服企业产权关系界定不清140
二、劳服企业产权模糊性的表现143
第十章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模糊的现实弊端145
第一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模糊的理论剖析146
一、目前劳服企业存在的现实矛盾146
二、利用不足与过度使用的矛盾146
三、集体企业财产公共化的变异:“搭便车”和“外部效应”147
四、内部权利——义务关系模糊化的后果149
五、集体成员产权收益问题149
第二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关系模糊的后果150
一、国有资产流失严重150
二、经营机制的行政化152
第三节 案例分析:太原小商品批发市场153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的界定156
第一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的理论前提157
一、劳服企业产权界定的理论前提157
二、重塑劳服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161
第二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的原则及内容165
一、谁投资,谁拥有165
二、立足今后加强管理,历史问题适当处理165
三、保持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和协调性166
四、先易后难,逐步推开166
第三节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的方法和步骤167
一、树立三大观念167
二、资产评估168
三、对劳服企业各类产权的界定168
第五篇 相关问题篇171
第十二章 产权界定中的资产评估173
第一节 资产评估的概念173
一、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概念173
二、资产评估中的价值概念178
三、资产评估中的评估概念180
四、资产评估的特点184
第二节 资产评估的目的和对象188
一、资产评估的目的188
二、资产评估的对象193
三、资产评估的功能195
第三节 资产评估的标准与假设196
一、资产评估的标准196
二、资产评估的假设198
第四节 资产评估的原则200
一、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200
二、资产评估的经济原则202
第五节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203
一、现行市价法203
二、重置成本法208
三、收益现值法213
第十三章 产权界定中的政府行为及利益协调问题218
第一节 政府和有关经济组织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218
一、政府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219
二、有关经济组织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222
第二节 产权界定中的利益协调问题224
一、按贡献分配原则224
二、投资者的利益225
三、经营者的利益226
四、劳动者的利益227
第三节 社会保障问题229
一、社会保障问题的提出229
二、杜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230
第十四章 产权界定后的产权经营问题233
第一节 产权经营的基本理论分析233
一、产权经营的内涵、特征和内容233
二、产权经营的功能和作用236
三、产权经营的主体理论240
第二节 产权经营的经营机制和效益评价体系246
一、产权经营的经营机制246
二、产权经营的载体市场250
三、产权经营的效益评价体系254
第三节 产权经营的发展趋势257
一、中国产权经营的现状257
二、中国产权经营存在的问题259
三、中国产权经营的发展趋势262
附录一 案例269
Ⅰ.产权困扰中关村269
Ⅱ.“三社一处”模式——津美集团股份制改革记273
附录二 本书作者关于产权界定问题的部分学术成果283
Ⅰ.明晰产权,利益当先——访常修泽教授283
Ⅱ.国企:改到深处是产权——访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常修泽286
Ⅲ.集体企业产权结构优化重组的有益探索——天津市东方家具销售中心产权界定、转让和股份融合的实验报告291
附录三国家有关产权界定的规定302
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302
2.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311
3.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315
4.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322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政府调整划转企业国有资产引起的纠纷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326
6.从事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业务的中介机构资格认定的暂行规定327
7.集体科技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330
8.关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情不334
9.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中有关土地资产登记工作的通知336
10.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338
11.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343
参考文献347
后记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