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年文学主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十年文学主潮
  • 宋耀良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00634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年文学主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序--洋洋大观 匆匆十年 王蒙5

第一章 文学新思潮的发端23

一、1976年24

二、“四五”诗歌,一次短暂勃发的现代古诗文运动38

三、朦胧诗派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审美思潮范畴中的地位46

1.朦胧诗派发展的三个时期48

2.新诗潮的现实社会心理基础与技巧的适应59

3.朦胧诗派在审美观念上提供的启示71

第二章 文学对社会时代的全面深刻反思81

四、主题性反思的形态过程82

五、从社会问题到社会心理97

1.两种审美场的历时性效应100

2.社会心理与国民意识106

六、人的主题的演绎108

1.文学揭示伤痕的三个方面110

2.审美中人的意识的觉醒112

3.从人性到个性114

4.作家个性情志与对象个性的融合116

5.从个性到生命类本质119

七、历史意识的深化和对人与历史关系的思考121

1.历史与个人动机愿望之间的冲突123

2.历史的进步与社会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128

3.历史价值与个性价值的一致性133

八、大自然独立审美主题的确立138

1.“第二次回顾中发现了自然”139

2.大自然主题对人格的匡正144

3.英雄主义与逃避情绪150

第三章 文学新表现因素的生长155

九、1980年156

十、朦胧诗派对诗歌语言形式的启悟170

1.意象--诗情画意的凝铸172

2.蕴藉--多层意韵的融和177

3.通感--全知性审美感受的方式180

4.语言第二次启悟的意义184

1.历史提供的第二次机会188

十一、意识流文学东方化过程188

2.东方化的过程与特点192

3.东方化的特征196

4.对当代文学当代性的艺术改造201

十二、哲理性小说及理性因素的三种表现形态206

1.哲理--理性因素的高涨207

2.象征--理性精神的冷凝212

3.抽象--理性意识的升发218

十三、心态小说的哲学前提226

1.时代哲学的主题与主体意识227

2.认识论哲学的深化与文学表现手段232

3.艺术哲学的生命力与审美纯粹性239

第四章 文学对自身的反思和超越245

十四、1985年246

十五、批评自觉意识回归和拓展历程254

1.原体系的最后一块基石254

2.最初的口号与最终的目的259

3.现代世界审美潮流的特征263

4.批评自觉意识的深化266

十六、民族审美文化的复归和古老审美意识的苏醒274

1.文学中文化因素处理的三个阶段275

2.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279

3.“文化寻根”的缘由与意义283

4.当代意识之光的照射290

十七、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追索与体系性思考295

1.主体性理论的现实哲学基础295

2.文学理论范畴的背景与意义299

3.基于体系性完善的思考305

总论313

文学新思潮的性质315

文学新思潮的文化哲学基础323

文学新思潮的主要审美特征330

文学新思潮发展的基本形态339

文学新思潮发展的展望347

后记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