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949.10-195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949.10-1957
  • 汪海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025969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949.10-195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关于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1

第一节 继续扩展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研究的必要性1

第二节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这门学科的研究任务5

第三节 研究新中国工业经济史这门学科的指导思想18

第四节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的分期23

一、分期的一般依据23

二、第一时期提法的具体依据27

三、第二时期提法的具体依据36

四、第三、四、五时期提法的具体依据43

五、第六时期提法的具体依据44

导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业经济和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工业经济56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业经济(1840—1949.9)57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工业的历史发展及其所有制结构57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工业的基本特征58

第二节 中国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工业经济(1927—1949. 9)72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的发展及其作用72

二、国营工业的管理78

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与管理84

四、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86

第一篇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经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经济(1949.10—1952)90

第一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90

第二章 建立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有工业经济制度98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工业99

一、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99

二、清除帝国主义在工业方面的侵略势力108

第二节 建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实现主导作用的重要组织保证113

第三节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雏型的首要一环122

第四节 稳定物价: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赢得市场领导权134

第五节 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国有工业企业管理制度(一)140

第六节 生产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国有工业企业管理制度(二)153

一、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机构和生产责任制度153

二、推行经济核算制159

三、改革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167

四、开展生产竞赛运动176

第七节 社会主义国有工业的发展178

第三章 保护并有限制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80

第一节 扶植有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80

第二节 打击投机资本和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81

第三节 “五反”运动和进一步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4

第四节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恢复、改组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206

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恢复206

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改组207

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212

第四章 保护和发展个体手工业220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生产的恢复220

第二节 手工业合作组织的初步发展229

第五章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239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条件239

一、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有利条件239

二、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不利条件240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纲领、政策和措施253

一、坚持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包括工业)为中心任务253

二、治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加强廉政建设255

三、实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纲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雏型259

四、重点恢复和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和运输邮电业,以及作为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纽带的商业265

五、恢复和发展工业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271

六、以现有工业为主进行调整和恢复,有重点地进行建设275

七、恢复和发展工业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和劳动力289

八、发展以苏联为主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297

第三节 恢复和发展工业的主要成就和问题304

第二篇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工业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建立时期的工业经济(1953—1957)311

第一章 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与“一五”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311

第一节 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311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317

一、制定“一五”计划的依据317

二、建立、健全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各级计划机构317

三、制定“一五”计划的过程322

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326

第三节 “一五”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327

第二章 实现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28

第一节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改造资本主义方针的提出328

第二节 1953—1955年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普遍发展330

一、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措施330

二、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普遍发展的过程335

三、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性质及其作用338

第三节 1954年以后有计划扩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340

一、有计划扩展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方针的提出340

二、《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的颁布341

三、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迅速发展的进程343

四、个别公私合营企业的性质及其作用345

第四节 1956年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46

一、毛泽东发动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46

二、形成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条件349

三、选择全行业公私合营这种形式的过程352

四、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经过及其意义355

五、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的定股、定息和安排资方人员的工作357

六、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后企业的改组、改革和公私共事关系的调整360

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和问题366

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366

二、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问题371

第三章 实现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75

第一节 1953—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的普遍发展375

第二节 1956年上半年实现手工业合作化高潮384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和问题393

第四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改进方案的提出400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400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400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402

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病410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进方案的提出414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进方案的形成过程414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进方案的主要内容420

第五章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429

第一节 “一五”时期工业生产建设发展的总进程429

一、1953年工业生产建设发展迅速,但小冒了一下429

二、 1954年工业生产建设稳步发展430

三、1955年工业生产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增长速度偏低433

四、1956年加快了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但又大冒了一下435

五、1957年工业生产建设又获得了稳步发展438

第二节 “一五”时期发展工业生产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440

一、把工业基本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潜力441

二、不断克服急躁冒进倾向,使工业生产建设规模和速度与国力相适应,使包括工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获得稳定、持续、高速增长475

三、在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发展轻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商业、教育、科技和地质资源勘探485

四、把工业建设重点转向内地的同时,注意发展沿海地区工业517

五、在重点建设大型工业的同时,注意发展中小型工业522

六、在重点建设重工业的同时,注意改善职工生活524

七、推行工资改革,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同时加强思想教育531

八、贯彻厉行节约方针,在实现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注意提高工业经济效益535

九、重视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设备、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542

十、巩固社会稳定的局面,保证和促进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546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主要成就和问题5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