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跳出所有制禁区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跳出所有制禁区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解析
  • 张晖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1671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跳出所有制禁区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1 所有制:目的还是手段1

一、所有制的经济学意义1

1.所有制的一般理解1

2.经典作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分析批判4

3.公有制的实现:列宁的初步尝试6

1.斯大林模式:追求“一大二公”9

二、所有制的配置: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9

2.对中国经济中公有制建立过程的检讨11

三、目的与手段的分析14

1.对所有制变革必须有完整全面的理解14

2.所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16

3.探索公有制有效配置的“他山之石”19

2 所有制:“禁区”与“禁区”的突破26

一、所有制“禁区”:原因和表现26

1.所有制“禁区”形成的原因26

2.所有制“禁区”的若干表现剖析31

1.企业行为的“非理性化”33

二、所有制“禁区”:“偏好”悖论33

2.企业的多元目标体系紊乱36

3.经济运行绩效的评价38

三、“禁区”的突破及其意义42

1.改革实践的启示42

2.中国的实践:突破“禁区”的努力45

3.突破“禁区”的意义49

一、国有国营——传统模式剖析51

1.国有国营模式的形成51

3 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比较51

2.国有国营模式的具体特征53

3.国有国营难以为继56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改革中的尝试57

1.改革抓住了“搞活”企业这一中心任务57

2.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主要形式——承包制分析60

三、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迈向现代企业制度68

1.企业“转换机制”促成对“两权分离”的新认识68

2.对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的理解70

3.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73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到生产要素所有制77

4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构造与特点77

一、产权多元化的现实必然性77

2.从所有权到产权80

3.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84

二、产权结构的层次性86

1.企业是产权关系、产权制度的载体86

2.产权独立与产权组合层次88

3.企业的产权结构91

1.法人财产独立的企业组织形式——现代公司制度95

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点95

2.现代公司的两种主要形式98

3.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101

5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生命力诠释104

一、“产权本位”与制度创新104

1.企业作为产权关系载体建筑在“产权本位”基础上104

2.“产权本位”基础上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从法律角度考察107

3.“产权本位”基础上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从经济学角度考察110

二、现代企业运行中产权实现的制衡机制112

1.资本所有者(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与经理阶层的制衡关系112

2.经理人员层级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的制衡关系118

3.现代公司的经营与消费者之间的制衡关系121

三、产权重组流动为创新提供机会124

1.产权配置的灵活性:主动进入与主动退出124

2.市场竞争压力:主动进入与主动退出126

3.在不断的进入、退出行为中实现创新127

6 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前瞻129

一、产权改革与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129

1.实现企业制度创新要求进行产权改革129

2.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将国有企业产权推向市场134

3.建立产权市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137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147

1.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混合经济的必然性147

2.国有资产管理与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151

3.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的生命力159

三、混合所有制产权关系的有效实现162

1.经济运行中的“企业本位”、政企分离162

2.按政企分离要求,清理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设置163

3.确认多元利益主体和所有权主体的地位,建立所有权实现的“游戏规则”165

后记1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