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社会学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 金振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93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植物学: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社会学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被研究中的植物社会学学派1

第一节 植物社会学学派在世界地植物学学派中的地位1

一、地植物学学派及其形成1

二、世界四大著名的地植物学学派3

三、植物社会学学派在诸学派中的地位6

第二节 植物社会学学派的形成与发展7

一、萌芽时期8

二、形成时期8

三、发展时期9

四、植物社会学学派在中国的简况11

第二章 植物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4

第一节 关于植被与植物群落14

一、植被与植物群落14

二、植被与植物区系16

三、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6

四、植物群落的共性特征17

第二节 植物群丛的假说与理论19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单位——植物群丛19

二、植物种在确定群丛时的价值论20

三、群丛与植物分类学中“种”的比拟21

四、植物群丛分布的连续性与间断性21

第三节 植被类型的植物群落特征种理论22

一、特征种的植物社会学重要性理论22

二、特征种的存在与群落生境条件的关系23

三、植物群丛中特征种存在的原因24

四、特征种理论的要点26

五、特征种与特征种结合26

第四节 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成分的性质27

一、特征种、伴生种、外来种27

二、诊断种、区别种、特有种、标志种28

三、优势种、亚优势种、伴随种、偶见种29

四、建群种、衰退种、破坏种30

第三章 分析特征和综合特征的理论和方法规范31

第一节 植物群落研究中质的分析特征31

一、分析特征和综合特征的概念31

二、区分分析特征中的质和量的特征31

三、分析特征中的种类成分和成层性32

四、分析特征中的周期性和生活力34

五、分析特征中的生活型、生长型、生态类型35

六、分析特征中的根型、叶型37

第二节 植物群落研究中量的分析特征39

一、分析特征中的多度、盖度、群集度39

二、分析特征中的多优度、多优度·群集度41

三、分析特征中的高度、体积、重量42

四、分析特征中的密度、频度44

第三节 植物群落研究中的综合特征45

一、综合特征的概念45

二、综合特征中的存在度和恒有度46

三、综合特征中的确限度47

四、综合特征中的盖度系数48

五、综合特征中的多优度幅、存盖系数49

六、综合特征中的生活型谱、生长型谱、生态类型谱50

七、综合特征中的叶型谱、根型谱52

第四章 植物社会学的植被分类系统54

第一节 植物社会学植被分类的特色54

一、植被分类的基本特色54

二、重视植被分类54

三、由下至上的分类顺序55

四、重视确定群丛和建立群丛表55

五、有等级分明的分类系统和多次排表技术55

六、以确限度为判别、以诊断种为依据的分类56

第二节 植被分类的系统与单位56

一、群丛以上的单位56

二、群丛以下的单位59

第三节 分类系统各单位的命名特点60

一、命名法规形成的历史和命名原则60

二、命名的法规61

第五章 野外植被调查法63

第一节 路线踏查法63

一、踏查目的及准备工作63

二、踏查方法64

三、踏查资料的使用65

第二节 样地大小的最小面积法66

一、测最小面积的目的66

二、最小面积测算的种-面积曲线法67

三、各植被类型的取样面积68

第三节 定点取样法69

一、定点取样的类型69

二、取样方式:方形、圆形、线带形70

三、取样的数目与布局71

四、取样与边界71

五、定点取样的一般原则和经验72

第四节 样地记录法72

一、样地记录法的格式72

二、植物群落生境的记录法73

三、样地内植物种类的记录法77

第五节 多优度与群集度打分法83

一、多优度的打分法83

二、群集度的打分法85

三、多优度·群集度的结合打分法86

第六节 生活力与周期性的表示法87

一、生活力的表示法87

二、周期性的表示法88

第七节 植物群落中盖度、高度、结构等的记述法89

一、总盖度、高度、盖度、层高度的估测法89

二、植物种的高度、粗度及其他情况记述法89

三、群落垂直结构剖面图的绘制90

四、群落水平结构平面图的绘制95

第六章 植被资料整理统计列表法98

第一节 存在度与盖度系数表示法98

一、存在度的表示法98

二、盖度系数的表示法101

第二节 生长型谱、生活型谱和叶型谱的表达法104

一、生长型谱的表达法104

二、生活型谱的表达法106

三、叶型谱的表达法107

第三节 群落各种类成分确限度大小确定法109

一、确限度规范和确定标准109

二、确定确限度的前提与要求111

三、提高确限度确定的标准112

第四节 初定植物群落类型的列表法112

一、群落类型的详式样地综合表113

二、群落类型的简式样地综合表113

第七章 植被分类法119

第一节 植被的分类系统建立法119

一、植被分类基本单位群丛的确定法119

二、群丛以上分类单位确定法121

三、群丛以下分类单位确定法123

四、各分类单位命名法举例125

第二节 区域植被分类综合表编排法127

一、群落基本单位初表编排法127

二、存在度盖度系数表编排法128

三、各级植被分类系统表编排法132

第三节 显示群落特征的群丛表编排法143

一、群丛表在植被研究的意义143

二、植物社会学的群丛表编排法143

第八章 区域植被植物区系成分统计法152

第一节 植物区系成分统计的植物社会学意义152

一、与法瑞学派强调植物种类成分分析相一致152

二、区域植被植物社会学研究的补充152

第二节 各级植物区系成分的统计法153

一、属级植物区系成分统计154

二、种级植物区系成分统计162

三、科级植物区系成分统计164

第三节 区域植被植物区系标志种统计法167

一、植物区系标志种与植物群落特征种的区别167

二、植物区系标志种的分级与统计168

参考文献170

术语(附外文)分章集编与索引175

附录一 植物生活型的分类系统187

附录二 植被分类系统和单位196

附录三 3至20个样地的盖度系数表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