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采访与写作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采访与写作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9/34918499.jpg)
- 丁柏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6306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177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新闻采访-高等学校-教材;新闻写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采访与写作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1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4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4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5
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5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5
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8
第三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8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8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11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12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13
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22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23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23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24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25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29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活动29
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32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33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33
二、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42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47
第一节 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47
一、新闻线索的含义及其特点47
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49
三、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50
第二节 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54
一、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54
二、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56
三、新闻线索的捕捉与追寻58
第三节 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61
一、报道策划的实际含义61
二、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63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67
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67
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68
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70
三、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73
第二节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74
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74
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76
第三节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78
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78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79
第四节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82
一、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82
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83
三、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84
四、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85
五、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85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87
第一节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87
一、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87
二、始终掌握采访提问主动权88
三、审时度势地问出精彩问题91
四、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97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102
一、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102
二、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105
三、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之人106
第三节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109
一、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109
二、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111
三、采访中的几种常用观察方法113
第四节 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113
一、新闻采访中笔录的作用113
二、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方法114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116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116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类型116
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118
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129
第二节 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132
一、使用E-mail进行采访132
二、使用ICQ进行采访133
三、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136
四、使用网络聊天室和BBS进行采访137
第三节 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138
一、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139
二、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140
三、结合统计分析进行采访141
四、以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采访142
第六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143
第一节 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143
一、防止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忘143
二、发现采访中被忽视的事实144
三、弥补采访中的不足与疏漏149
第二节 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150
一、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浏览150
二、对采访笔记进行回忆补充151
第三节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153
一、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154
二、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156
三、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162
四、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163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165
第一节 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165
一、报道对象或评论对象的价值165
二、发现和判断对象主体的价值167
三、展示并凸显对象主体的价值169
第二节 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171
一、新闻真实性:一个重要的命题171
二、与新闻真实性相关的诸多因素172
三、新闻真实性对写作实践的要求173
第三节 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177
一、新闻报道:用有价值的事实说话177
二、新闻评论: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182
第四节 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185
一、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拼抢意识185
二、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185
三、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闻真实性186
四、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写作能力186
第八章 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188
第一节 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188
一、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188
二、两类符号各自的表意功能189
三、两类符号表意方面的异同191
第二节 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193
一、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写作194
二、图片符号在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197
三、报纸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的优势199
第三节 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200
一、广播电视在传输途径上的优势200
二、广播:以有声语言报道新闻事实202
三、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206
第四节 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215
一、网络在信息传输途径上的变革215
二、网络新闻信息编码的若干特征216
三、网络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特殊要求218
第九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上)220
第一节 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220
一、消息文体的含义220
二、消息文体的分类221
三、消息文体的结构222
第二节 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229
一、尊重事实与精选角度的关系229
二、语言精确与语言生动的关系232
三、用事实说话与发议论的关系233
第三节 各类消息作品个案评析237
一、对动态消息个案的评析237
二、对述评消息个案的评析241
三、对综合消息个案的评析243
第十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下)245
第一节 消息文本标题的撰制245
一、消息文本标题的不同形态245
二、消息文本标题撰制的规律248
三、消息标题撰制的技巧技法250
第二节 消息文本导语的写作253
一、消息文本中导语的含义253
二、消息文本中导语的特点254
三、消息文本中导语的类型255
四、消息文本中导语的写作要求257
第三节 消息文本主体的写作259
一、消息文本中主体的含义260
二、消息文本中主体的功用260
三、消息文本主体写作的几个关节261
第四节 消息文本背景的写作264
一、消息文本中背景的意义264
二、消息文本中背景的类型265
三、消息背景运用的原则266
第五节 消息文本结尾的写作268
一、消息文本结尾的作用268
二、消息文本结尾的写作方法269
第十一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上)271
第一节 通讯文体写作概述271
一、通讯文体的含义271
二、通讯文体的特点272
三、通讯的分类及通讯与相关文体的比较273
四、通讯对采访工作的要求278
第二节 通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279
一、确立和提炼主题的重要性280
二、通讯文本主题的确立280
三、通讯文本主题的提炼281
第三节 通讯文本的表达方式282
一、通讯文本中的叙述282
二、通讯文本中的描写284
三、通讯文本中的抒情289
四、通讯文本中的议论291
五、通讯文本中的说明291
六、不同表达方式的交融292
第十二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中)296
第一节 通讯作品的文本结构296
一、通讯结构方式的多样性296
二、叙事记述型通讯的结构297
三、调查分析型通讯的结构301
四、谈话实录型通讯的结构302
第二节 通讯文本各部分的写作302
一、通讯文本中导语的写作303
二、通讯的核心段落及其展开305
三、通讯文本中结尾的写作312
第三节 通讯文体的语言运用313
一、通讯文本中的标题语言313
二、通讯文本中的非标题语言314
第十三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下)319
第一节 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写作319
一、新闻小故事的写作319
二、新闻特写的写作325
三、大型人物通讯的写作332
第二节 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337
一、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含义338
二、与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比较338
三、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要诀338
第三节 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写作340
一、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含义340
二、对谈话所作的分类343
三、写作之前的访谈程序344
四、访谈之后的写作阶段356
第十四章 深度报道的写作358
第一节 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写作358
一、深度报道的故事化写作358
二、新闻背景的综合性运用364
三、记者立场和倾向的表露372
四、引语的运用及倾向性语境378
第二节 连续性和组合式深度报道写作382
一、连续性深度报道的写作382
二、组合式深度报道的写作391
第十五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上)394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分类394
一、新闻评论文体的含义394
二、新闻评论文体的特点395
三、新闻评论文体的分类396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选题400
一、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401
二、新闻评论选题的角度403
三、新闻评论选题的技巧408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立论411
一、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411
二、新闻评论立论的方法414
第十六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下)417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417
一、新闻评论的常见结构417
二、新闻评论的特殊结构420
三、新闻评论的结构技巧421
第二节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424
一、新闻评论中论证的要求424
二、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技巧427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行文429
一、新闻评论的文字表述430
二、新闻评论中的叙与议430
三、新闻评论中的理与情432
第十七章 新闻写作的创新437
第一节 新闻文体的创新437
一、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437
二、新闻文体的演变发展438
三、新闻文体的创新实践442
第二节 新闻写作方法的创新449
一、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意义449
二、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表现450
三、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原则459
第三节 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459
一、新闻写作思维的特征460
二、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460
后记466
修订版后记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