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种业产业化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种业产业化教程
  • 金文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971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种业产业化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种子与种业产业化1

二、新中国种业的发展及现状6

三、我国种业的发展趋势9

第一篇 种子(苗)生产11

第1章 农作物的繁殖方式11

第一节 种子繁殖11

一、有性繁殖11

二、无融合生殖12

三、人工种子技术12

第二节 营养繁殖13

一、利用变态茎(根)繁殖14

二、扦插繁殖15

三、压条繁殖19

四、嫁接繁殖21

第三节 组织培养育苗技术25

一、组织培养的种类26

二、组织培养的设施和设备26

三、组织培养试验材料的选择及制备26

四、培养的方法和程序30

五、无病毒苗木的培育32

第2章 种子生产技术33

第一节 育种家种子生产技术33

第二节 原种生产技术34

一、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原种34

二、原种生产技术规程34

三、杂交种亲本原种的生产39

第三节 良种生产技术43

一、良种生产的基本原则43

二、常规品种良种生产技术45

第四节 杂交种制种技术45

一、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45

二、西瓜杂交制种技术50

三、番茄杂交制种技术52

第3章 种子(苗)生产基地建设53

第一节 种苗生产基地具备的基本条件53

第二节 种苗基地的组织管理54

一、组织形式54

二、组织管理方法55

第三节 种子基地的技术管理57

一、制定技术规程57

二、建立完善的技术指标及约束机制58

三、技术培训与宣传59

四、现场指导59

第四节 种子基地的质量管理59

一、种子标准化60

二、质量意识与质量教育61

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体系62

第4章 品种审定65

第一节 品种鉴定66

一、区域试验66

二、生产示范试验和栽培试验70

三、试验总结71

第二节 品种审定的组织体系及程序71

一、组织体制71

二、审定程序72

第三节 品种推广与布局75

一、品种推广的方式75

二、品种布局的原则75

三、品种的更新与更换76

第二篇 种子加工与处理技术第5章 种子加工技术77

第一节 种子清选、分级77

一、清选与分级方法77

二、清选与分级设备78

第二节 种子杀虫卵、灭菌技术82

一、方法82

二、处理设备84

第三节 激活种子的照射处理89

第四节 种子包衣加工技术90

一、技术要求90

二、设备92

第五节 种子包装设备98

第6章 种苗病害101

第一节 种苗病害类型101

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101

二、种苗带病的部位102

第二节 种苗病害的危害104

一、直接危害104

二、间接危害105

第三节 主要大田农作物种苗病害106

一、水稻106

二、麦类109

三、玉米111

四、高粱113

五、谷子114

六、棉花115

七、薯类116

八、大豆118

第四节 蔬菜种苗病害119

一、十字花科蔬菜119

二、茄科蔬菜121

三、葫芦科蔬菜123

四、豆科蔬菜125

五、根、茎类蔬菜127

第五节 主要果树作物种苗病害128

第六节 主要花卉种苗病害130

第7章 种子(苗)处理方法135

第一节 机械清选法135

一、筛选135

二、风选135

三、水选136

第二节 热力法处理137

一、晒种137

二、烤种137

三、热空气干燥138

四、温汤浸种139

第三节 生物防治方法141

第四节 种子药剂处理方法141

一、用于种子处理的药剂种类142

二、种子药剂处理方法143

第五节 种子硬实处理145

第六节 肥料处理147

一、农家常用种肥处理147

二、微肥处理148

第8章 种子包衣剂152

第一节 种衣剂的基本概念及产品质量要求152

一、种衣剂的概念152

二、种衣剂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52

第二节 种衣剂的成分154

第三节 种衣剂的分类和型号155

一、分类155

二、型号156

第四节 种衣剂的安全使用159

第五节 电子包衣160

第9章 种子贮藏技术161

第一节 种子贮藏的任务和原理161

一、种子贮藏的任务161

二、影响种子生命活动的因素161

第二节 仓储设施及设备162

一、种子仓库土建162

二、种子仓库的类型163

三、种子仓库设备167

第三节 种子常规贮藏技术168

一、自然降温贮藏168

二、机械通风降温贮藏168

三、制冷低温贮藏(恒温、低温贮藏)169

第四节 种子仓库管理171

一、入库前准备171

二、种子入库172

三、入库后管理173

四、种子库熏蒸剂使用和化学灭鼠177

第五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贮藏方法182

一、小麦182

二、水稻183

三、玉米185

四、棉花187

五、大豆189

六、花生191

七、甘薯192

八、蔬菜193

第三篇 种子(苗)质量检验第10章 种子形态及特征特性197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构造197

一、一般形态构造197

二、大田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200

三、蔬菜作物种子形态构造202

四、营养器官繁殖作物的“种子”形态202

第二节 种子的化学成分203

一、一般化学组成204

二、种子水分205

三、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特性207

四、蛋白质208

五、生理活性物质209

六、其他化学成分210

七、矿物质211

第三节 种子的物理特性211

一、比重、容重和千粒重211

二、散落性与自动分级213

三、比热容与导热性214

四、吸附性与吸湿性215

五、种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216

第11章 种子的形成与发育218

第一节 种子形成和发育218

一、受精218

二、胚乳的发育219

三、胚的发育220

四、种皮的发育220

五、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221

六、种子发育中的异常现象222

七、种子的成熟阶段223

第二节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和物理变化225

一、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化变化226

二、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227

三、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物理变化227

四、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发芽力变化229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育的影响229

一、环境条件对种子产量和成熟期的影响229

二、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230

第四节 种子的休眠230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类型231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232

三、种子休眠的生理机理235

四、主要农作物种子的休眠238

五、种子休眠的调控239

第五节 种子活力和寿命241

一、种子的活力241

二、种子寿命242

三、种子衰老246

第六节 种子萌发248

一、种子的萌发过程248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过程250

三、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253

四、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256

第12章 种子(苗)质量标准258

第一节 种子标准化的基本知识258

一、标准及标准化258

二、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258

三、农业标准化的类别259

四、种子(种苗)标准化内容259

第二节 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259

一、禾谷类作物种子260

二、豆类种子261

三、种薯261

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子质量标准262

一、纤维类作物种子262

二、油料类作物种子263

三、绿肥种子264

第四节 瓜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264

一、蔬菜种子264

二、大蒜种子265

三、白菜类、茄果类、甘蓝类种子266

四、西瓜、冬瓜和中国哈密瓜种子266

第五节 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标准267

一、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267

二、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267

第六节 林木种子质量标准268

一、林木种子质量分级268

二、主要造林树种苗木268

第七节 果树种苗质量标准271

一、柑橘嫁接苗271

二、苹果苗木273

第13章 种子(苗)质量检验275

第一节 种子检验的意义和内容275

一、种子检验的意义275

二、种子检验的内容276

第二节 扦样277

一、样品的组成277

二、扦样器278

三、扦样程序及方法279

四、室内分样及保存282

第三节 净度分析282

一、种子净度分析标准282

二、净度分析测定程序283

第四节 发芽试验285

一、发芽试验的设备和用品285

二、破除种子休眠的处理方法286

三、种子的发芽条件287

四、发芽试验程序及方法289

第五节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291

一、品种真实性鉴定的基本原理291

二、品种纯度鉴定的方法294

三、作物田间检验298

第六节 种子水分测定300

一、低恒温烘干法300

二、高温烘干法301

三、高水分预先烘干法301

第七节 种子生活力的生化测定302

一、四唑测定的特点302

二、测定方法302

第八节 种子健康测定304

一、未经培养的检验304

二、培养后的检查305

三、其他方法305

四、检测结果表示与报告305

第九节 种子重量测定305

一、种子千粒重的测定方法306

二、国标规定水分千粒重的换算306

第十节 包衣种子检验306

一、扦样和分样307

二、包衣种子净度分析307

三、发芽试验307

四、丸化种子的重量测定和大小分级308

第四篇 种子(苗)经营与管理第14章 种子企业的管理309

第一节 种子企业的现状309

一、现状309

二、种子公司改革的取向310

第二节 种子企业建制312

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312

二、有限责任企业的机构312

第三节 种子企业管理机构314

第四节 种子企业的规章与用人机制315

一、建立规章制度315

二、实行部门经济责任制316

三、强化思想教育,培育种子公司的“企业文化”319

第15章 种子企业经营320

第一节 种子经营的基本环节320

第二节 种子市场研究调查321

一、种子市场321

二、种子营销活动研究321

三、种子市场调查321

第三节 种子市场预测和决策323

一、种子经营环境323

二、种子市场预测323

三、种子经营决策324

第四节 种子营销策略325

一、产品策略325

二、种子营销策略325

三、品牌策略326

四、种子促销策略326

第五节 经营计划327

一、计划的内容327

二、计划的编制327

三、执行和管理328

第六节 经济合同329

一、经济合同的订立与履行329

二、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331

第七节 种子营销渠道335

一、种子营销网络的概念335

二、种子营销渠道的作用336

三、种子营销渠道结构336

第八节 经营评估337

一、评估指标337

二、方法和步骤338

第九节 国内中小型种子企业的经营之道339

一、山西省屯留县种子公司339

二、江苏省南通市沿江地区农科所339

三、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340

四、辽宁星光种业有限公司340

五、合肥市种子公司340

第16章 种子企业经营过程管理342

第一节 种子生产管理342

一、任务和内容342

二、生产管理342

第二节 种子加工管理344

一、加工程序及其内容344

二、工序流程的选择344

三、加工设备的选型347

第三节 种子质量与检验管理347

一、种子质量347

二、全面质量管理347

三、种子检验348

第四节 种子收购与贮存管理349

一、种子收购349

二、种子贮藏349

第五节 种子运输与销售管理351

一、种子运输351

二、销售管理353

第六节 种子财务管理354

一、财务管理354

二、资金管理354

三、资产管理358

四、流通费核算359

第七节 种子经营信息管理360

一、信息的作用360

二、信息的特征361

三、信息的收集361

四、信息的加工处理361

五、信息的应用362

第五篇 种子行政管理与法规第17章 种子(苗)行政管理363

第一节 种子(苗)行政管理363

一、种子(种苗)行政管理的特征363

二、种子行政管理法的制定364

三、种子行政管理法的效力364

四、种子行政管理的主体365

五、种子行政执法的内容366

六、种子行政执法的原则367

七、种子行政执法的管辖367

第二节 种子(苗)行政管理的法律制度368

一、种质资源管理法律制度368

二、新品种选育与审定的法律制度369

三、种子生产计划管理及许可证制度370

四、种子经营的计划管理及许可证制度371

五、种子调运准调证制度372

六、种子质量检验制度373

第三节 种子(苗)行政检查与处罚374

一、种子行政检查374

二、种子违法案件查处的程序374

三、种子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理375

四、种子行政处罚的种类377

五、种子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及适用378

第18章 种子(苗)行政管理的法规38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解析382

一、种质资源保护383

二、品种选育与审定383

三、种子生产与经营384

四、种子质量386

五、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386

六、种子行政管理387

七、法律责任387

第二节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388

一、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388

二、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389

第三节 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391

一、标注内容391

二、标签制作、使用和管理392

第四节 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的规定392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解析393

一、授予品种权的植物名称394

二、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394

三、授予品种权的条件395

四、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396

五、品种权的审查与批准397

六、品种权的费用缴纳399

七、侵权案件的处理399

八、植物新品种复审400

九、品种权的保护期限403

第六节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403

一、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由来403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联盟条约(UPOV条约)简介404

三、美国的植物品种保护制度405

四、日本农业新品种保护制度407

五、英国植物新品种保护409

主要参考文献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