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略阳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略阳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4937556.jpg)
- 略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2246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略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建置志29
第一章 建置29
第一节 沿革29
第二节 分县30
第三节 县名备考31
第二章 行政区划31
第一节 政区设置31
第二节 县界变更32
自然环境志35
第一章 地质35
第一节 地层35
第二节 构造36
第三节 地质发展37
第二章 地貌37
第一节 特点37
第二节 地形分区38
第三章 气候43
第一节 四季44
第二节 气温44
第三节 降水45
第四节 湿度47
第五节 日照47
第六节 地温和冻土48
第七节 风48
第八节 灾害性天气48
第九节 物候50
第十节 异象50
第四章 水文51
第一节 地表水51
第二节 地下水54
第三节 水质54
第五章 土壤55
第一节 分类55
第二节 分布55
第三节 土壤类型57
第四节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62
第六章 动植物67
第一节 植物67
第二节 动物75
自然灾害志77
第一章 灾害类型77
第一节 水灾77
第二节 旱灾78
第三节 冰雹灾害78
第四节 泥石流79
第五节 病虫灾害79
第六节 地震80
第二章 自然灾害录80
第一节 城郭水灾80
第二节 雨涝、雹灾83
第三节 山体滑塌灾害86
第四节 冻灾87
第五节 旱灾87
第六节 虫灾88
第七节 地震灾害89
1981年大水灾纪实90
人口志93
第一章 人口规模93
第一节 总量93
第二节 自然变动94
第三节 机械变动95
第二章 人口构成97
第一节 性别97
第二节 年龄101
第三节 文化102
第四节 职业103
第三章 人口控制104
第一节 晚婚105
第二节 节育106
第四章 人口与土地108
农牧志111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111
第一节 土地改革111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112
第三节 人民公社113
第四节 土地承包责任制115
第二章 农业生产115
第一节 粮食作物115
第二节 油料作物118
第三节 瓜果蔬菜118
第四节 耕作制度119
第三章 农业科技120
第一节 良种120
第二节 土壤改良122
第三节 推广化肥123
第四节 植物保护123
第四章 畜牧124
第一节 品种124
第二节 品种改良127
第三节 疫病防治128
第五章 地方畜禽良种129
第一节 黑河猪129
第二节 略阳乌鸡131
第六章 农业机具135
第一节 农机的演变与发展136
第二节 机构136
第七章 农业机构141
林业志143
第一章 林木概况143
第一节 林木面积143
第二节 片林分布144
第三节 珍稀古老树种146
第二章 林权146
第一节 林权清理146
第二节 林业“三定”147
第三章 采种育林147
第一节 育苗147
第二节 良种引进148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150
第四章 造林151
第一节 植树造林151
第二节 林业投资151
第五章 林产品经营151
第一节 林木采伐151
第二节 林特产品152
第三节 蚕桑154
第四节 杜仲155
第五节 护林防火155
第六章 林场156
第一节 国营林场156
第二节 集体林场157
第七章 林业机构158
第一节 林政机构158
第二节 业务机构158
水利水土保持志159
第一章 水利工程159
第一节 蓄水工程159
第二节 灌溉工程159
第三节 提水工程162
第四节 饮水工程164
第五节 河道治理工程164
第二章 小水电166
第一节 动力站166
第二节 小水电站166
第三章 渔业167
第一节 渔业资源167
第二节 渔业生产167
第四章 水土保持168
第一节 流失168
第二节 流失成因170
第三节 综合治理171
第五章 农田建设176
第一节 概况176
第二节 骆驼梁改河造田工程的教训177
第六章 机构178
第一节 行政机构178
第二节 服务机构179
第三节 技术队伍180
第四节 水利经费180
矿产志181
第一章 矿产资源181
第一节 勘察181
第二节 品种181
第二章 矿产开发188
工业志190
第一章 工业体制190
第一节 所有制190
第二节 管理体制191
第二章 轻工业192
第一节 工艺美术192
第二节 服装、鞋帽193
第三节 造纸、印刷193
第三章 食品工业194
第一节 粮油加工194
第二节 副食品加工194
第四章 电力工业195
第一节 发电195
第二节 输变电195
第三节 供、用电198
第五章 建材工业200
第一节 水泥200
第二节 纤维板200
第三节 铸石200
第四节 石棉瓦201
第五节 软木201
第六章 机械及金属制品工业201
第一节 磨粉机201
第二节 金属铸管201
第三节 铁制小农具202
第四节 制锁202
第七章 化学工业202
第八章 采掘及冶金工业202
第九章 乡镇企业203
第一节 发展概况203
第二节 企业205
第三节 管理208
第十章 中央、省、地区属厂矿208
交通邮电志211
第一章 道路211
第一节 古道211
第二节 公路211
第三节 桥梁216
第四节 渡口220
第五节 公路管理222
第二章 运输222
第一节 人、畜力板车运输222
第二节 汽车运输222
第三节 铁路运输223
第四节 水运224
第五节 交通运输管理224
第三章 邮政225
第一节 机构225
第二节 邮路226
第三节 邮政业务228
第四章 电信230
第一节 电报231
第二节 电话231
第三节 传真234
商业志235
第一章 私营商业235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238
第一节 机构、企业238
第二节 管理239
第三节 供应240
第四节 购销241
第五节 经营241
第三章 国营商业242
第一节 机构、网点、企业242
第二节 批零网点243
第三节 商品购销245
第四节 经营247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249
第四章 粮食购销251
第一节 机构、企业253
第二节 收购254
第三节 供应255
第四节 仓储256
第五节 调运256
第五章 对外贸易257
第六章 体制改革258
财政金融志261
第一章 财政261
第一节 机构261
第二节 体制261
第三节 收入263
第四节 支出263
第二章 税收269
第一节 机构269
第二节 税制269
第三节 税种270
第四节 农业税征收管理271
第五节 税政274
第三章 金融275
第一节 机构275
第二节 货币276
第三节 储蓄276
第四节 信贷277
第五节 有价证券279
第四章 保险279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志281
第一章 县城281
第一节 城郭变迁281
第二节 城区防洪281
第二章 城市建设286
第一节 街巷分布286
第二节 市政建设287
第三节 房产管理288
第三章 建工288
第一节 建筑队伍289
第二节 建筑工程289
第四章 环境保护290
第一节 环境污染290
第二节 污染治理290
管理经济志293
第一章 计划管理293
第一节 计划293
第二节 统计299
第二章 市场管理300
第一节 机构300
第二节 集市贸易301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302
第三章 物价管理303
第一节 物价303
第二节 物价改革309
第三节 地方工(矿)业品价格及非商品收费310
第四节 物价检查313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317
第一节 经济合同管理317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317
第五章 物资管理318
第一节 计划分配与调节318
第二节 物资协作318
第三节 建筑材料管理318
第六章 计量管理319
第一节 机构319
第二节 计量319
第七章 审计监督319
政权志329
第一章 权力机关32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329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31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331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37
第二章 行政机关346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346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352
第三章 审判机关353
第一节 机构353
第二节 审判程序353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354
第四节 审判工作354
第四章 检察机关356
第一节 机构356
第二节 刑事检察357
第三节 经济检察358
第四节 法纪检察358
第五节 监所检察35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359
第五章 公安360
第一节 机构360
第二节 治安管理361
第三节 打击反革命和刑事犯罪362
第四节 户籍管理362
第五节 消防363
第六节 交通管理363
第六章 司法行政363
第一节 法制宣传364
第二节 律师364
第三节 公证364
第四节 调解364
第七章 民政365
第一节 优抚、安置365
第二节 救灾救济366
第三节 收容遣送368
第八章 劳动人事369
第一节 劳动就业369
第二节 劳动工资369
第三节 劳动保护370
第四节 干部管理371
第五节 干部离退休管理371
第九章 档案372
第十章 信访374
党派群众团体志37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375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375
第二节 组织机构379
第三节 党的建设379
第四节 党的中心工作381
第五节 统一战线388
第六节 纪律检查389
第二章 县人民政协391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396
第一节 沿革396
第二节 机构396
第四章 社团400
第一节 职工团体400
第二节 农民团体400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401
第四节 妇女团体402
第五节 工商团体402
第六节 学会、协会、研究会403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协会404
第八节 帮会404
军事志405
第一章 军事地理405
第一节 地形利用405
第二节 军事要塞405
第三节 山峰高地405
第四节 洞穴寨堡406
第二章 兵役制度406
第一节 机构406
第二节 兵役408
第三章 地方武装409
第一节 团练409
第二节 民团409
第三节 保安大队409
第四节 民众自卫部队410
第五节 反共救国军410
第四章 驻防驻军411
第一节 驻防411
第二节 驻军411
第五章 民兵412
第一节 抗日义勇军412
第二节 略阳县大队412
第三节 民兵组建412
第四节 民兵的作用413
第六章 人民防空414
第一节 组织机构414
第二节 防空工程414
第三节 “三防”教育414
第七章 战事记述415
第一节 重大战事415
第二节 农民起义417
第三节 其他兵事记述419
第八章 红军长征过略阳420
第一节 置口伏击战420
第二节 转移郭家坝420
第三节 三进麻柳铺421
第九章 军供422
科技志423
第一章 科学技术组织423
第一节 科技机构423
第二节 科技团体424
第三节 地震测报425
第二章 科技队伍425
第一节 科技人才425
第二节 技术职称426
第三节 科技人员待遇427
第三章 科技成果应用及普及428
第一节 科技成果应用428
第二节 科学技术普及429
第四章 科技成果429
教育志431
第一章 教育行政431
第一节 行政机构431
第二节 学校管理432
第三节 经费来源432
第二章 私塾、书院、学堂432
第一节 儒学学宫与嘉陵书院432
第二节 社学、义学、私塾433
第三节 蒙学和学堂433
第三章 初等教育433
第一节 幼儿教育433
第二节 小学教育434
第三节 县直属重点小学436
第四章 中学教育436
第一节 普通中学436
第二节 职业中学439
第三节 农业中学439
第五章 专业教育440
第一节 师范学校440
第二节 卫生学校440
第三节 农业技术学校440
第四节 体育学校441
第六章 业余教育441
第一节 夜校441
第二节 扫盲441
第三节 函授442
第七章 教师442
第一节 队伍442
第二节 培训443
第三节 待遇444
第八章 学制和课程445
第一节 学制445
第二节 课程445
第三节 政治思想教育446
第九章 教学研究446
第一节 教研室446
第二节 教研组446
第十章 勤工俭学447
文化志449
第一章 社会文化449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449
第二节 文化馆、站449
第三节 公共娱乐场所450
第二章 民间艺术450
第一节 社火450
第二节 刺绣451
第三节 羊皮鼓451
第四节 民间文艺收集整理452
第三章 电影电视455
第一节 电影455
第二节 电视457
第四章 报刊、图书、新闻、广播457
第一节 报刊发行457
第二节 图书发行458
第三节 新闻459
第四节 广播459
第五章 文艺表演团体461
第一节 业余剧团461
第二节 专业剧团461
第六章 文学艺术创作462
第一节 诗文462
第二节 书画、摄影463
第三节 戏曲463
第四节 音乐、舞蹈463
第五节 金石雕刻463
第六节 创作队伍464
文物胜迹志469
第一章 馆藏文物469
第一节 石器469
第二节 陶瓷器470
第三节 铜铁器471
第二章 古遗址472
第一节 村落、城池472
第二节 关隘、古战场473
第三节 古栈道473
第三章 古建筑、古墓葬474
第一节 古建筑474
第二节 古墓葬475
第四章 摩崖碑刻475
卫生体育志479
第一章 医疗4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479
第二节 卫生队伍481
第三节 医疗设施482
第四节 医事484
第二章 防疫486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486
第二节 预防接种487
第三节 食品卫生488
第四节 学校卫生489
第五节 急性传染病防治489
第六节 常见传染病、地方病防治490
第三章 中西药496
第一节 民间医药496
第二节 西医药496
第三节 药品质量管理498
第四节 麻醉药品管理498
第五节 市场医药管理499
第四章 保健499
第一节 保健制度499
第二节 妇幼保健501
第三节 宫颈癌防治503
第五章 体育504
第一节 体育设施505
第二节 社会体育505
第三节 裁判队伍506
社会志507
第一章 民族507
第一节 汉族507
第二节 少数民族507
第二章 风俗习惯508
第一节 生辰508
第二节 婚娶508
第三节 丧葬510
第四节 传统节日510
第五节 衣食住行512
第六节 陋习513
第七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14
第三章 宗教514
第一节 佛教514
第二节 天主教515
第三节 基督教515
第四节 伊斯兰教516
第四章 会门516
第一节 一贯道516
第二节 皇坛516
第三节 归根道517
第四节 三宝门517
第五节 火居道517
第六节 红灯教518
第七节 孝义会518
第五章 方言518
第一节 方音518
第二节 语汇522
第三节 谚语525
第四节 歇后语527
第六章 故事传说528
第一节 故事528
第二节 传说529
艺文志531
第一章 韵文531
第一节 古代诗531
第二节 现代诗536
第三节 楹联539
第二章 散文541
第一节 铭记541
第二节 小说、故事、散文545
人物志551
第一章 传略551
第二章 名录557
第三章 名表559
附录563
图表索引605
本志编纂人员名单611
后记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