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知识
  • 郑志龙主编;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教材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78013982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1

第一章 道德、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1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1

一、什么叫道德1

二、道德的本质特征2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3

第二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5

一、什么叫公民道德5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5

第三节 职业道德及其一般特点14

一、职业、职业道德14

二、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16

三、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18

第二章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21

一、集体主义原则及其要求21

二、集体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对立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30

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30

二、钻研业务,提高技能33

三、注重质量,讲究效率35

四、遵纪守法,廉洁奉公36

五、团结协作,诚实守信38

六、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9

第三章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种类42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42

一、职业理想42

二、职业责任45

三、职业态度47

四、职业纪律50

五、职业荣誉53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主要种类55

第四章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宗旨和途径59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宗旨59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63

一、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63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70

一、必须在各行各业大力提倡服务观念71

二、必须在各行各业大力提倡集体主义精神72

三、要在各行各业之间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协作精神73

四、必须在商品生产和经营部门大力提倡效益观念74

五、要教育共产党员把党性原则作为完善自己职业道德的指南74

第二部分 政治理论7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79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79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79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8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82

第二节 世界统一于物质84

一、物质84

二、意识85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86

四、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87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88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88

二、对立统一规律90

三、质量互变规律93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95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97

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97

二、实践和认识98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99

四、认识的辩证过程100

五、真理与实践102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104

一、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104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05

三、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关系105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07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09

六、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10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12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3

一、商品113

二、货币115

三、价值规律115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116

五、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1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120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20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1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3

一、市场经济的特征123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12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25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126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26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27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13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13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3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34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35

第四章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7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37

第二节 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141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41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44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5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146

一、“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伟大法宝147

二、“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完整准确地实践邓小平理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指针148

三、“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造就一代又一代忠诚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干部队伍的强大思想武器149

第四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151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151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153

第五章 时事政治155

第三部分 法律知识163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163

第一节 法学和法律的概念、本质、特征163

一、法学163

二、法律的概念及其本质164

三、法律的基本特征164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165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65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165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167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67

第三节 法律的实施167

一、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概念167

二、我国法律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68

三、违法的概念及其种类168

四、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169

第二章 宪法172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172

一、宪法的概念172

二、宪法的特征172

三、宪法的本质173

四、我国宪法的作用173

五、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74

第二节 国家基本制度175

一、国家制度、国体、政体175

二、选举制度176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77

一、公民概述177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概念和特点178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79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81

第四节 国家机构182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182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182

三、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183

第三章 刑法186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186

一、我国刑法的概念186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187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187

四、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188

第二节 犯罪188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88

二、犯罪构成189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190

第三节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191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概念191

二、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成立要件191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191

第四节 刑罚192

一、我国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92

二、我国刑罚的种类193

三、量刑194

四、累犯、自首和立功195

第五节 犯罪的种类和常见的几种犯罪196

一、我国刑法犯罪种类的概述196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96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97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97

五、侵犯财产罪197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98

七、贪污贿赂罪198

八、渎职罪199

第四章 民法201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201

一、我国民法的概念201

二、我国民法的任务202

三、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202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03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03

二、公民(自然人)204

三、法人205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206

一、民事法律行为206

二、代理207

第四节 民事权利208

一、财产所有权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208

二、债权210

三、人身权212

四、知识产权212

第五节 民事责任214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214

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215

三、民事责任的分类215

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216

第五章 婚姻法217

第一节 婚姻法概述217

一、婚姻法的概念217

二、婚姻法的基本原则218

第二节 结婚219

一、结婚的概念和条件219

二、无效婚姻和可撤销的婚姻220

第三节 家庭关系220

一、夫妻关系220

二、父母子女关系221

三、祖孙间、兄弟姊妹间的关系221

第四节 离婚221

一、离婚的程序222

二、关于离婚的两项特别规定222

三、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和财产处理223

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24

后记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