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 胡浩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632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1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4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6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8

理论篇12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需求12

一、我国农村建设的现状、特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影响因素27

三、佛山市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3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需求36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再定位40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期待41

二、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职能定位49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地位和作用56

一、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中的战略地位56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58

三、高等农业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讨66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7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提出了一系列严峻挑战71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77

第五章 高等农业院校和地方政府应该共同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径84

一、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性84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困局86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路径88

实践篇94

第六章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研究94

一、国外农村发展经验与做法94

二、国外农业高校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模式104

三、新时期我国农业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讨119

第七章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140

一、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原因分析140

二、高等农业院校现有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46

三、高等农业院校需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155

四、高等农业院校需要改革和完善人才输送机制164

第八章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机制172

一、科技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172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使用科技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175

三、高等农业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的模式和机制181

四、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完善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190

第九章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播与渗透机制196

一、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96

二、农村文化的现状分析202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初探及对策研究214

第十章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230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概述230

二、高等农业院校应探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筹措新机制231

案例篇239

第十一章 华南农业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239

一、设立机构、健全制度,推动成果转化与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239

二、扬帆“科技绿舟”,搭建成果转化与服务新农村建设平台240

三、广开渠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实效241

四、科技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42

第十二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246

一、人才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246

二、科技创新瞄准新农村建设249

三、成果推广造福新农村建设250

第十三章 佛山科技学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252

一、农民教育培训252

二、科技服务254

三、学生城乡联动258

第十四章 广东海洋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261

一、传统优势与办学特色: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261

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263

三、科技创新: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267

四、智力支持: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切入点272

五、机制创新: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高点275

第十五章 省外部分农业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279

一、中国农业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279

二、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模式284

三、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大篷车”模式285

四、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模式286

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287

附录1: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校需求调查问卷288

附录2:蕉岭县三圳镇文化建设问卷295

参考文献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