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967451.jpg)
- (明)陈继儒,(清)王永彬著;吴正刚,康云华注译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780665250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 人生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1
二、淡泊之守,镇定之操2
三、市恩不如报德,要誉不如逃名2
四、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无背后之毁3
五、天薄我福,吾厚吾德4
六、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4
七、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5
八、多情人必至寡情,任性人终不失性6
九、真廉无名,大巧无术6
一○、厌名利之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7
一一、伏久者,飞必高8
一二、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8
一三、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9
一四、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亦商贾9
一五、轻财聚人,律己服人10
一六、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11
一七、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12
一八、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12
一九、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13
二○、习忙可以销福,得谤可以销名14
二一、人之嗜节,当以德消之14
二二、一念之善,吉神随之15
二三、梦里不能张主,泉下安得分明16
二四、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16
二五、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17
二六、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18
二七、君子小人,五更检点18
二八、以道窒欲,则心自清19
二九、先达后近,交友道也20
三○、形骸非亲,大地亦幻20
三一、寂而常惺,惺而常寂21
三二、童子智少,少而愈完21
三三、时时检点得到,才是学问的真消息22
三四、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23
三五、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24
三六、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24
三七、佳思忽来,书能下酒25
三八、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25
三九、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26
四○、人生待足何时足27
四一、云烟影里见真身27
四二、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28
四三、此言宜深玩味29
四四、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29
四五、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30
四六、拨得开才是手段,立得定方见脚跟30
四七、议事者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当忘利害之虑31
四八、谈空反被空迷32
四九、贫不足羞,贱不足恶32
五○、彼无望德,此无示恩33
五一、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34
五二、缩不尽相思地,补不完离恨天36
五三、枕边梦去心亦去37
五四、我幸在不痴不慧中37
五五、慈悲筏,恩爱梯38
五六、花柳深藏淑女居39
五七、天若有情天亦老40
五八、吴妖小玉飞作烟41
五九、杨柳沾啼痕,三叠唱离恨42
六○、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43
六一、豆蔻不消心上恨44
六二、截住巫山不放云44
六三、那忍重看娃鬓绿45
六四、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惊魂46
六五、良缘易合,知己难投47
六六、蝶憩香风,尚多芳梦48
六七、无端饮却相思水48
六八、多情成恋,薄命何嗟49
六九、清风好伴,明月故人50
七○、平生云水心,春花秋月雨50
七一、封疆缩地,中庭歌舞犹喧51
七二、士不晓廉耻,似衣冠狗彘53
七三、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53
七四、仕夫贪财好货,乃有爵之乞丐54
七五、一失足为千古恨55
七六、圣贤不白之衷,托之日月55
七七、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56
七八、心为形役,尘世马牛57
七九、留不尽之恩,维系无厌之人心;留不尽之智,提防不测之事变57
八○、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58
八一、假认不得真,巧藏不得拙59
八二、量晴较雨,弄月嘲风59
八三、放下仙佛心,方名为得道60
八四、执拗者福轻,圆融人禄厚61
八五、达人撒手悬崖62
八六、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62
八七、有百折不回之真心63
八八、立业建功,要从实地着脚63
八九、兢兢业业心思,潇潇洒洒趣味64
九○、无事提防,有事镇定65
九一、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65
九二、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66
九三、刚强,终不胜柔弱67
九四、声应气求之夫,风行水上之文67
九五、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68
九六、居轩冕之中,有山林气味69
九七、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69
九八、要做男子,须负刚肠70
九九、柔玉温香,可成白骨71
一○○、空烦恼场,绝营求念71
一○一、闲随老衲清潭,戏与骚人白战72
一○二、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73
一○三、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74
一○四、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75
一○五、是技皆可成名天下76
一○六、才士不妨泛驾,诤臣岂合模棱77
一○七、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78
一○八、魑魅满前,笑著阮家无鬼论78
一○九、至音不合众听,至宝不同众好80
一一○、世人白昼寐语81
一一一、拨开世上尘氛81
一一二、才子安心草舍,佳人适意蓬门82
一一三、喜传语者,不可与语83
一一四、昨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执83
一一五、玄奇之疾,医以平易84
一一六、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85
一一七、富贵身之累也85
一一八、人生善读书,享世间清福86
一一九、古人瑕瑜不掩,今人真伪难知86
一二○、己情不可纵,人情不可拂87
一二一、随遇而安,何不清闲88
一二二、浮云有常情,流水多浓旨88
一二三、贫士肯济人,闹场能笃学89
一二四、了心自了事90
一二五、风流得意,才鬼独胜顽仙90
一二六、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91
一二七、豪杰向简淡中求92
一二八、浇花种树,亦是道人之魔障92
一二九、灵天下有一言之微93
一三○、人生三乐94
一三一、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94
一三二、不作风波于世上95
一三三、无事而忧,便是一座活地狱95
一三四、必出世者,方能入世96
一三五、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96
一三六、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97
一三七、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98
一三八、调性之法99
一三九、好香用以熏德100
一四○、破除烦恼,见澈性灵100
一四一、太闲生恶业,太清类俗情101
一四二、点化俗情,摆脱世故102
一四三、妖冶终成泉下骷髅,功名自是梦中蝴蝶102
一四四、独坐禅房,意揖达摩103
一四五、以正敛放,以趣通板104
一四六、闻人善,闻人恶104
一四七、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106
一四八、士君子尽心利济106
一四九、读史耐讹字,闲居耐俗汉107
一五○、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107
一五一、何必情欲乃为乐108
一五二、兴来醉倒落花前,机息忘怀磐石上109
一五三、烦恼之场,何种不有110
一五四、如今休去便休去110
一五五、意亦甚适,梦亦同趣111
一五六、业净成慧眼,无物到茅庵112
一五七、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113
一五八、异士未必在山泽113
一五九、可爱的人可怜,可恶的人可惜114
一六○、事有急之不白者115
一六一、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116
一六二、俭为贤德,贫是美称116
一六三、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117
一六四、打透生死关,参破名利场118
一六五、一笔写出,便是作手118
一六六、隐逸林中无荣辱119
一六七、皮囊速坏,神识常存119
一六八、闻谤勿怒,见誉勿喜120
一六九、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121
一七○、读书随处净土121
一七一、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胸中洁净122
一七二、成名每在穷苦日122
一七三、让利精于取利123
一七四、过分求福,适以速祸124
一七五、看书不可拘泥旧说124
一七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125
一七七、出一言解之,是无量功德125
一七八、伶人代古人语,今文人为文似之126
一七九、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127
一八○、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128
一八一、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129
一八二、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130
一八三、耳目宽则天地窄131
一八四、从江干溪畔箕踞131
一八五、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橱132
一八六、鸟啼花落,有会于心133
一八七、山之胜,妙于天成134
一八八、清闲无事,坐卧随心134
一八九、舞蝶游蜂,落花飞絮135
一九○、鸟栖高枝,士隐岩穴135
一九一、混迹尘中,高视物外136
一九二、五夜鸡鸣137
一九三、取凉于扇137
一九四、月榭凭栏138
一、教于幼正大光明 检于心忧勤惕厉149
二、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 读书必要在平时照样行去150
三、俭以济贫,勤能补拙150
四、稳当话,却是平常话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151
五、处事要代人作想 读书须切己用功152
六、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152
七、不因说话而杀身 不为积财而丧命153
八、严可平躁,敬以化邪154
九、善谋生者,不必富其家 善处事者,不必利于己155
一○、名利不可贪,学业在德行155
一一、古朴君子力挽江河 名节之士光争日月156
一二、心正随处见神明 人生终无安逸时157
一三、人心足恃,天道好还158
一四、有才者如浑金璞玉 为学者如行云流水160
一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161
一六、要以德感人,勿以财累己161
一七、读书无论资性高低 立身不嫌家世贫贱163
一八、乡愿无非假面孔 鄙夫尽是俗心肠164
一九、不为打算精明败家声 应以朴实浑厚培元气165
二○、明辨是非,不忘廉耻165
二一、辨别愚和假,识破奸恶人166
二二、权势之徒岂知烟云过眼 奸邪之辈岂知神鬼有灵167
二三、不为富贵扰心志 常将忠孝记心头168
二四、物命可惜,人心可回169
二五、处事论是非,立言贵平正170
二六、不必存科名之心 不可无济世之才170
二七、静而止闹,淡而消窘171
二八、救人坑坎中,脱身牢笼外172
二九、气性乖张多短命 语言尖刻终薄福173
三○、志不可不高,心不可太大174
三一、贫贱不失志,富贵要济世175
三二、即物穷理,顾名思义176
三三、正其身以教子弟 平其气以处小人177
三四、守身不贻羞于父母 创业勿贻害于子孙178
三五、待人不可有势利气 习业不可有粗浮心179
三六、不骄傲自大,要发愤图强180
三七、突遭祸患可再兴 渐及消亡难复振180
三八、生命有穷期,学问无定数181
三九、做事要问心无愧 创业需量力而行182
四○、气性不平无足取 语言矫饰属可疑183
四一、误用聪明,不如守拙 滥交朋友,不如读书183
四二、放眼读书,立跟做人184
四三、持身贵严,处世贵谦185
四四、善用其财,无愧其禄185
四五、交朋友贵益身心 教子弟重立品行186
四六、君子存心,但凭忠信 小人处世,尽设机关187
四七、严律己,宽待人188
四八、守口如瓶,持身若璧188
四九、贤人处横逆之方,守贫穷之法189
五○、白云山岳皆文章 黄花松柏乃吾师190
五一、行善自乐,奸谋自坏191
五二、以人为镜,吉凶可鉴 小处易蹶,细微宜防192
五三、谨守规模,必不大错193
五四、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学吃亏,是处事良方193
五五、读书知乐趣,为善不邀名194
五六、知己之非学问进 取人之长德行增194
五七、敬他人,靠自己195
五八、学长者待人之道 识君子修己之功195
五九、奢侈悭吝俱可败家 庸愚精明都能覆事196
六○、安守本业,不入下流197
六一、物资生活要知足 德业学问常追求198
六二、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 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199
六三、富贵必要谦恭 衣禄务需俭省200
六四、作善降祥,不善降殃201
六五、和平处事,正直居心201
六六、君子以名教为乐 圣人以悲悯为心202
六七、偷安必败门庭 争财必伤骨肉203
六八、沉实谦恭传家风 忠厚勤俭兴家业204
六九、莲朝开而暮合 草冬枯而春荣204
七○、自伐自矜当戒 讲仁讲义靠己205
七一、贫寒须留读书种子 富贵不忘稼穑艰辛206
七二、俭可养廉,静能生悟207
七三、济世在于有心 虑事在于精详207
七四、闲居常怀振卓心 相聚多说切直话208
七五、有才何可自矜 为学岂容自足209
七六、凝浩然正气,学古今贤人210
七七、气昏志惰岂足有为 神紧骨坚乃能任事211
七八、愁烦中具潇洒襟怀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212
七九、势利人百为皆假 虚浮人一事无成212
八○、心胸坦荡则能不忮不求 涵养正气则当勿忘勿助213
八一、求其理数亦难违 守其常变亦能御215
八二、和为祥气,骄为衰气 善是吉星,恶是凶星215
八三、人生不可安闲 日用必须简省217
八四、秤心斗胆成大事 铁面铜头真气节218
八五、责己不责人,信己亦信人218
八六、无执滞心,做本色人219
八七、心为主宰,留名后世219
八八、有生资亦需加学力 慎大德也应矜细行220
八九、忠厚颠扑不破 平淡趣味深长221
九○、结交直道朋友 亲近耆德老成221
九一、解邻纷争即化人之事 解说因果亦劝善之方222
九二、发达亦由肯做工 福寿还应多积德223
九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224
九四、自奉减几分方好 处世退一步为高225
九五、安贫乐道,何等清闲 自恃强者,自取灭亡225
九六、境遇无常须自立 光阴易逝早成器226
九七、川学海而至海 莠非苗而似苗227
九八、守身必谨严,养心须淡泊228
九九、有德不在有位 能行不在能言228
一○○、有誉言不如无怨言 谋产业不如习恒业229
一○一、多记先贤格言 闲看他人行事230
一○二、身为重臣而精勤 面临大敌犹弈棋230
一○三、怀济人之心,无逞强之意232
一○四、善读书便是享福 善教子便是创家232
一○五、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233
一○六、心志专一可立功 意见偏执易败事234
一○七、不忘艰难之境 不存侥幸之心234
一○八、心静则明,品超斯远235
一○九、清贫乃顺境,节俭即丰年236
一一○、不失正直心,莫有虚浮风236
一一一、异端为背乎经常 邪说乃涉于虚诞237
一一二、亡羊尚可补牢 羡鱼何如结网239
一一三、道本足于身,境难足于心240
一一四、读书要下苦功夫 为人要有益社会240
一一五、知错即改,不甘堕落241
一一六、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242
一一七、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 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243
一一八、聪明勿使外散 耕读何妨兼营243
一一九、身不饥寒天赐我 学无长进有负天244
一二○、不与人争,惟求己知245
一二一、循矩度亦要见精神 守章程还当知权变245
一二二、山水是文章化境 烟云乃富贵幻形246
一二三、察伦常细微处留心 化乡风德义中立脚246
一二四、不行欺诈,不享安闲248
一二五、让人非懦弱,自大是糊涂248
一二六、功德文章传后世 忠奸瞒不过史官249
一二七、闭目养心,口阖防祸249
一二八、富家难教子,寒士要读书250
一二九、苟且不能振,庸俗不可医251
一三○、志高远成大功 错不纠成大祸251
一三一、让退一步事易处 功到将成不放松252
一三二、无学为贫,无耻为贱 无述为夭,无德为孤252
一三三、知过能改,抑恶扬善253
一三四、以诗书立业,从孝悌立基254
一三五、得意者何可自矜 为善者须当自信254
一三六、自大便不能长进 自卑便不能振兴255
一三七、有为之士不轻为 好事之人非晓事256
一三八、为善受累勿因噎废食 讳言有过乃讳疾忌医257
一三九、宾入幕中,客登座上258
一四○、种田要尽力,读书要专心259
一四一、要造就人才,勿暴殄天物259
一四二、和气迎人,平情应物 抚心希古,藏器待时260
一四三、矮板凳,暂且坐 好光阴,莫错过261
一四四、坚守善良心,坚持行正路261
一四五、专务本者,其境常安 当大任者,其心良苦262
一四六、求死难救,求福在己263
一四七、薄师者必无佳子弟 依势者忽逢大对头264
一四八、为学不外静敬 教人先去骄惰265
一四九、面对知己无愧 读书要能致用266
一五○、直道教人,诚心待人266
一五一、粗粝能甘,纷华不染267
一五二、性情执拗不可谋事 机趣流通始可言文268
一五三、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 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268
一五四、无愧于心,收效桑榆269
一五五、创业维艰,毋负先人269
一五六、生时有济于乡里 死后有可传之事270
一五七、齐家先修身,读书在明理271
一五八、积善者有余庆 多藏者必厚亡272
一五九、求备之心可用以修身 知足之心可用以处境273
一六○、有守与有猷有为并重 立言与立功立德并传273
一六一、殷殷求教,向善必笃 听切实话,进德可期274
一六二、真性情须有真涵养 大见识乃有大文章275
一六三、为善要讲让,立身须得敬275
一六四、是非当自知,得失须自论276
一六五、仁厚是儒家治术之本 虚浮为今人处世之过277
一六六、莫之大祸,起于不忍277
一六七、体察亲情,有益他人278
一六八、读书积德,事长亲贤278
一六九、虞舜立五伦之教 朱熹集四子成书279
一七○、意趣清高,志量远大280
一七一、势家女与富家儿难处281
一七二、钱能福人,也能祸人 药能救人,也能杀人281
一七三、身体力行,方能有济 集思广益,乃无后艰282
一七四、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 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283
一七五、儒者多文为富 君子疾名不称284
一七六、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284
一七七、规我过者为益友 徇己私者为小人285
一七八、待人宜宽,行礼宜厚286
一七九、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 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286
一八○、观规模之大小,知事业之高卑287
一八一、君子尚义,小人趋利288
一八二、小心谨慎必善其后 高自位者难保其终288
一八三、不借耕读谋富贵 莫借衣食逞豪奢289
一八四、一官到手,怎样施行?万贯缠腰,如何布置?290
一八五、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 道德仁艺,孔门为学之序290
一八六、隐微之衍,即干宪典 技艺之末,无益身心291
一八七、士应学而有恒 人当贫而有智292
一八八、用功于内者,于外无所求 饰美于外者,其中无所有293
一八九、盛衰之机贵诸人谋 性命之理讲求实用293
一九○、资性不足限人 境遇不足困人294
一九一、敦厚之人可托大事 谨慎之人能成大功295
一九二、已成之祸不能救止 难宥之罪不能保全296
一九三、处世以忠厚 传家得勤俭298
一九四、穷尽事物之理 反省自我本心298
一九五、做善良醇谨之人300
一九六、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松散 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激切301
一九七、人不可无为 人不当自薄301
一九八、知万物有常 悟求己之理302
一九九、富厚者遗产未必能保 贫穷者勤奋定当有济303
二○○、信言必揆诸理 行事必问诸心304
二○一、兄弟相师友 闺门若朝廷305
二○二、友以成德,学以愈愚305
二○三、犯法岂能幸逃 贪财必当倍偿306
二○四、浪子可回头,贵人莫失足306
二○五、饮食有节,男女有别307
二○六、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308
二○七、淡如秋水贫中味 和若春风静后功309
二○八、兵应者胜,兵贪者败309
二○九、凡险奇之事,不可视为常然310
二一○、忧先于事故能无忧 事至而忧无救于事311
二一一、人贵自立312
二一二、静能延寿,敬则日强313
二一三、吉凶在人,圣人垂戒深矣 循分守常,安往而不吉哉314
二一四、盈虚消长,自然之理315
二一五、欲利己,便是害己316
二一六、大孝能为其难 美才能本于德316
二一七、不能缩头休缩头 可放手者须放手317
二一八、言命者不外顺受其正 求仁者可知从入之方318
二一九、见小利,不能立大功319
二二○、正己为率人之本319
二二一、在世无过百年 谋生各有恒业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