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露天矿陡坡铁路运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露天矿陡坡铁路运输](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418065.jpg)
- 王运敏,汪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7409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露天矿运输-铁路运输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露天矿陡坡铁路运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俄罗斯露天矿铁路运输技术3
1露天矿运输一般理论3
1.1露天矿运输的综合工程和系统3
1.2运输的荷载5
1.3运输设备的生产能力7
1.4运动阻力和发动机的功率9
1.5闭路牵引机构不间断运行的运输设备阻力12
1.6运输综合设施的计算方法13
1.7对露天矿运输自动化的总体要求17
2露天矿的铁路运输18
2.1铁路线18
2.1.1铁路线的设施、线路和系统18
2.1.2轨距的构造28
2.2露天矿的线路工作31
2.2.1线路的维护和修理31
2.2.2线路机械化设备33
2.3矿车45
2.3.1矿车的类型及其结构45
2.3.2矿车的主要参数52
2.3.3翻斗车54
2.3.4矿车的运营和修理61
2.4机车62
2.4.1电机车运输的概述62
2.4.2电动车组的主要类型和参数65
2.4.3电机车和牵引机组的设备70
2.4.4运输机式列车79
2.4.5内燃机车80
2.4.6机车的技术服务和修理83
2.5铁路运输的牵引计算84
2.5.1牵引力84
2.5.2运行阻力88
2.5.3制动力91
2.5.4运行方程式94
2.5.5牵引计算95
2.6铁路运输的工作组织和管理103
2.6.1露天矿的货流量103
2.6.2分界点(分界站)104
2.6.3通信信号和自动化的设备109
2.6.4运行图表112
2.6.5运营计算114
2.6.6铁路运输工作的经济指标119
第2篇 陡坡铁路运输设计技术123
3陡坡铁路结构参数123
3.1概述123
3.2轨道强度检算123
3.2.1陡坡铁路轨道强度检算原理123
3.2.2铁路轨道检算基本条件131
3.2.3强度检算结果与分析133
4 40‰~50‰陡坡铁路施工技术135
4.1陡坡铁路工业试验线路135
4.2陡坡试验线路平面参数138
4.3陡坡试验线路纵断面参数141
4.4陡坡铁路上部建筑装置142
5陡坡铁路防爬装置144
6陡坡铁路供电技术147
6.1绪言147
6.2供电网路负荷参数148
6.2.1电机车牵引力计算148
6.2.2电机车负荷电流150
6.2.3牵引网路电压降150
6.3陡坡铁路供电方案153
6.3.1 150t双机牵引供电方案153
6.3.2 224t电机车牵引供电方案154
6.3.3计算说明155
6.4牵引网路短路电流155
6.4.1最小短路电流计算156
6.4.2供电方案短路电流156
6.5矿山牵引变电所容量校验157
6.5.1牵引变电所连续负荷157
6.5.2牵引变电所短时最大负荷158
6.5.3计算结果159
6.6牵引网路结构159
6.6.1接触网悬挂159
6.6.2接触线悬挂点高度159
6.6.3接触线的架设160
6.6.4接触线对地绝缘及空间距离160
6.6.5轨道回流160
第3篇 陡坡铁矿防爬理论163
7陡坡铁矿防爬理论163
7.1概况163
7.2车辆-轨道结构计算模型163
7.3问题的求解164
7.4结构参数计算168
7.4.1机车车辆参数确定168
7.4.2轨道结构参数的计算169
7.5外荷载计算172
7.5.1机车车辆轴载172
7.5.2机车牵引力172
7.5.3列车运行阻力173
7.5.4 列车制动力175
7.6防爬行应用程序的计算176
7.6.1 ZG150-1500型电机车牵引的情况176
7.6.2 ZG224-1500型电机车牵引的情况180
7.6.3爬行力分布特性182
7.7结论183
第4篇 陡坡铁路合理坡度187
8陡坡铁路合理坡度187
8.1概况187
8.1.1国有铁路限坡187
8.1.2矿山铁路限坡187
8.2牵引力与坡度的关系187
8.2.1机车牵引力188
8.2.2列车运行阻力188
8.3制动力与坡度的关系192
8.3.1闸瓦实算摩擦系数的计算192
8.3.2列车制动力的计算193
8.4爬行力与坡度的关系196
8.4.1计算结果196
8.4.2试验结果199
8.5电流、电压与坡度的关系203
8.6结论204
第5篇 工业应用试验209
9基本情况209
9.1试验目的和意义209
9.2试验的主要条件209
9.2.1线路条件209
9.2.2接触网路210
9.2.3试验设备210
9.2.4试验仪器212
9.2.5气候条件214
10 150t电机车牵引力6~9辆KF-60型重矿车试验215
10.1试验内容215
10.2试验方法215
10.3试验结果215
10.3.1重列车平坡启动、上坡运行试验215
10.3.2重列车下坡制动试验218
10.3.3重列车在40‰~45‰陡坡道上启动试验219
10.3.4牵引网电参数测试220
10.4试验结论221
11 150t电机车双机牵引12辆KF-60型矿车试验222
11.1 150t电机车双机牵引试验内容222
11.1.1 150t电机车双机联动操作试验222
11.1.2 150t电机车双机牵引电工作参数测试222
11.1.3 40‰~45‰陡坡线路动荷载测试223
11.2双机试验步骤223
11.3测试方法223
11.4双机联运行操作方法224
11.5试验结果227
11.6试验结论232
12 224t电机车牵引9~15辆KF-60型重矿车试验234
12.1试验内容234
12.2试验方法234
12.3试验结果235
12.4试验结论243
13 40‰~45‰陡坡铁路振动测试分析244
13.1前言244
13.2测试仪器、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244
13.3测试数据整理及分析244
13.3.1 150t电机车双机牵引12辆60t重矿车测试244
13.3.2 224t电机车牵引12辆60t重矿车测试252
13.4测试分析结论255
14 150t工矿电机车双机重联技术256
14.1双机重联项目背景256
14.1.1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256
14.1.2 150t韶峰型电力机车现状257
14.1.3重联实现基本条件258
14.2双机重联运行控制方案260
14.2.1新研制的司机控制器的控制逻辑260
14.2.2司机控制器的可程控化研制262
14.2.3重联数据传输262
14.3双机重联系统组成267
14.3.1系统总体设计构成267
14.3.2司机操作器设计制作268
14.3.3控制器电子柜270
14.3.4电机电压电流、网压、电机总电流采集器272
14.3.5司机控制器显示屏273
14.4双机重联系统的软件设计274
14.4.1双机重联网络控制软件设计274
14.4.2多采样率数据采集和控制软件设计275
14.4.3系统各部分功能软件设计276
14.5重联系统试验方案280
14.5.1试验方案确定280
14.5.2试验阶段确定280
14.6重联试验结果分析281
14.6.1阶段试验结果分析281
14.6.2双机重联改进287
14.7结论291
第6篇 朱矿深部采场陡坡铁路运输系统295
15朱矿深部陡坡铁路运输系统295
15.1前言295
15.2陡坡铁路运输系统方案295
15.2.1朱矿中深部开采规划运输系统方案295
15.2.2采场运输设备296
15.3朱矿深部采场陡坡铁路优化新运输方案296
15.3.1优化新运输方案296
15.3.2新方案铁路主要技术标准297
15.3.3新方案铁路运输设备主要计算参数298
15.4陡坡铁路运输系统能力验算299
15.4.1运输机车设备计算302
15.4.2 224t电机车牵引设备经济效益的计算302
15.4.3各区间通过能力及主要车站咽喉通过能力验算302
15.5朱兰深部采场陡坡铁路经济效益分析304
15.5.1铁路坡度运行技术分析304
15.5.2朱兰深部采场50‰坡度陡坡铁路方案305
15.5.3坡度线路运输能力及各区间通过能力306
15.5.4 50‰陡坡铁路运行总费用306
15.6结论308
第7篇 陡坡铁路安全规程311
16陡坡铁路试验规程311
17陡坡铁路双机联运行车临时规程313
17.1准备工作313
17.2作业责任划分313
17.3作业办法313
18联动规程317
19安全措施318
第8篇 机车规程321
20岗位职责及交接班321
20.1对乘务人员的一般要求321
20.2岗位职责321
20.2.1司机长321
20.2.2司机322
20.2.3学员322
20.3交接班322
20.3.1交班者322
20.3.2接班者323
20.3.3接班前注意事项323
20.3.4接班后注意事项323
21操作技术324
21.1操作要求324
21.2启动前准备324
21.3启动325
21.4运行326
21.5电阻制动328
21.6空气制动329
21.6.1调速329
21.6.2停车329
21.6.3紧急制动330
21.7装卸车330
21.7.1在坡道上装卸车330
21.7.2在平道或矿仓、平硐内装车331
21.8更换受电弓331
21.8.1升降受电弓331
21.8.2正、侧受电弓交换331
21.9更换操作台331
21.9.1更换操作台时注意事项331
21.9.2到新操作台以后注意事项332
21.10牵引网路停电332
21.11防空转332
21.11.1在困难条件下启动,或当运行中发生空转时332
21.11.2撒砂要领332
21.12机车故障333
21.12.1机车在运行中发生异常333
21.12.2处理机车故障的要领333
21.12.3电气线路和电器故障处理333
21.12.4牵引电动机故障处理334
21.12.5辅助电动机故障处理334
21.12.6其他电气故障处理334
21.12.7机械部分故障处理334
21.13长时停用335
22行车安全336
22.1一般要求336
22.2行车前列车编组336
22.3行车337
22.3.1行车组织337
22.3.2运行中司机应鸣笛并注意运转的情况337
22.3.3运行中必须停车确认后再运行的情况337
22.3.4运行中应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情况338
22.3.5进站前注意事项338
22.3.6出站前注意事项338
22.3.7进出采场掌子面、排土场注意事项338
22.3.8特殊情况339
22.4运行速度339
22.5安全339
22.5.1乘务员安全须知339
22.5.2检查维护机车(车辆)时应遵守事项340
22.5.3升起受电弓时,严禁事项340
22.5.4机车不准使用的情况340
22.5.5不准连接车辆的情况341
22.5.6在车顶棚上检查、维护时应遵守的事项341
22.5.7处理意外事故时应注意事项342
22.5.8禁止停放机车、车辆的地点342
22.5.9禁止编入列车的车辆342
22.5.10车辆连挂342
23乘务员检查与维护343
23.1一般要求343
23.2日常检查范围及要求343
23.2.1正、侧受电弓的检查343
23.2.2车棚及其附设装置的检查343
23.2.3主、辅电阻的检查344
23.2.4电器部分的检查344
23.2.5气路部分的检查345
23.2.6走行部分的检查346
23.2.7基础制动装置的检查347
23.2.8蓄电池的检查347
23.2.9其他装置的检查347
23.3维护保养范围348
23.3.1更换各种可熔丝(片)348
23.3.2运用中应及时更换的磨损件348
23.3.3各部的润滑348
23.4清洁卫生范围349
24 224t电机车部分检修标准350
24.1主、辅电机的检查350
24.2部分更换内容350
24.3走行部尺寸达到下列条件者不能使用350
24.4主辅电机尺寸达到下列条件者不能使用351
24.5空气系统配件整定值标准351
24.6减压阀的调整352
附录353
参考文献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