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教哲学研究 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宗教哲学研究 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4979907.jpg)
- 张志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939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宗教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宗教哲学研究 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1
一、当代观念:宗教哲学是什么1
1.宗教哲学与神学2
2.宗教哲学与宗教学8
二、研究现状:两个例证分析14
1.希克的《宗教哲学》14
2.群体创作的《指南》16
3.两个例证的学术启发19
三、何谓“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20
1.关于“关键环节”20
2.关于“方法论批判”22
3.关于“宗教哲学的中国意义”25
第一章“上帝存在证明”及其批判31
一、安瑟尔谟以来的本体论论证31
1.经院哲学阶段32
2.现代哲学阶段35
3.当代哲学阶段41
二、托马斯式的和凯拉姆式的宇宙论论证47
1.托马斯式的宇宙论论证48
2.马里坦论“六条认识途径”53
3.凯拉姆式的宇宙论论证57
三、目的论论证或设计论论证60
1.托马斯的经典论证61
2.佩利的设计论论证63
3.休谟的经验论批判67
4.斯温伯恩的新论证70
四、康德和刘易斯的道德论论证77
1.康德的道德论论证77
2.刘易斯的通俗论证80
3.两种论证形式质疑85
五、从帕斯卡尔到詹姆斯的意志论论证89
1.帕斯卡尔的“打赌说”89
2.詹姆斯的“风险论”93
3.论证思路与理论批评96
第二章 罪恶问题研究104
一、“罪恶”概念和问题涵义105
1.罪恶概念释义105
2.罪恶问题涵义106
二、奥古斯丁的“经典神正论”及其问题108
1.奥古斯丁的经典解释109
2.几个主要的疑难问题111
三、麦凯VS普兰丁格:“自由意志论”之争114
1.概念、争论和主要文献114
2.麦凯:罪恶问题的逻辑矛盾116
3.普兰丁格:自由意志辩护论118
四、希克的“塑造灵魂论”及其争论124
1.伊里奈乌的神正论思想124
2.希克的“塑造灵魂论”126
3.“希克版神正论”批评130
五、怀特海及其后学的“过程神正论”133
1.宇宙观和上帝观133
2.罪恶观与神正论140
3.新思潮与新问题146
六、研讨总结:“这是一个悖论”149
1.罪恶问题的争论实质149
2.罪恶问题的症结所在150
第三章 宗教经验研究156
一、从施莱尔马赫到鲁道夫·奥托157
1.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情感论157
2.奥托的宗教现象学162
二、詹姆斯:个人宗教与神秘经验168
1.宗教本质与“个人宗教”169
2.宗教经验的对象与影响172
3.几个重要的方法论结论176
三、弗洛伊德和荣格:宗教信仰与深层心理177
1.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研究178
2.荣格的宗教心理研究183
四、蒂利希和斯马特:宗教信仰与终极关切188
1.蒂利希的终极关切说188
2.斯马特的超观念形态论196
五、概要性评述:类型学分析202
1.大体分类观点及其说明202
2.两种神秘体验分类观点204
3.斯温伯恩的“五分法”207
4.诸种分类观点比较评论211
六、概要性总结:方法论批评213
1.宗教经验研究的方法论立意213
2.开拓者提出的重大问题219
3.论争焦点:本质和证实问题222
第四章 宗教语言问题234
一、古典学说:迈蒙尼德和托马斯·阿奎那236
1.迈蒙尼德的否定性宾词观念236
2.托马斯·阿奎那的类比性宾词理论240
二、当代难题:从“语言挑战”到“寓言论战”243
1.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挑战”243
2.寓言论战的引子:“隐身的花匠”248
3.三位知名哲学家的寓言论战250
4.希克的续篇:“两个旅行者”258
三、无证据论:普兰丁格的改革派认识论260
1.论证思路的形成过程261
2.质疑古典基础主义263
3.摒弃传统自然神学265
4.论辩“适义基础命题”267
四、经典解释:布尔特曼的解除神话理论271
1.《新约》与神话世界观272
2.宗教经典与现代世界观278
五、象征理论:蒂利希以及兰德尔282
1.蒂利希的宗教语言象征论282
2.兰德尔的宗教象征功能论293
六、学理探讨:线索、问题及其难点299
1.基本问题或核心问题299
2.研究线索和发展阶段301
3.论“独特性”:评逻辑实证主义304
4.再论“独特性”:评改革派认识论310
5.沉思宗教语言的“特殊复杂性”316
第五章 宗教对话问题325
一、宗教对话的背景与难题326
1.文化背景:地球村的形成326
2.思想背景:思维方式的转变327
3.学术背景:从比较研究到宗教对话331
4.理论难题:相互冲突的“真理观”334
二、正统的宗教排他论339
1.主要特征:普遍而正统的信仰立场340
2.根本依据:以几大一神论传统为例342
3.当代典型:巴特的新正统神学思想344
三、拉纳的宗教兼并论352
1.梵二会议与宗教对话353
2.拉纳的宗教对话观356
3.兼并论的神哲学基础360
四、希克的宗教多元论363
1.宗教多元论的出发点365
2.东方宗教的思想资源366
3.多元论的假设与论证368
五、汉斯·昆的宗教兼容论374
1.为什么我还是基督徒?374
2.什么是真正的宗教?379
3.实践成果:《全球伦理宣言》382
六、尼特的宗教实践论388
1.思想脉络:宗教对话观念史反思390
2.全球苦难:宗教对话的共同语境394
3.“解放性实践”:宗教对话的优先原则398
七、学术纷争及其方法论批评404
1.关于宗教排他论的争论404
2.关于宗教兼并论的诘难417
3.关于宗教多元论的质疑421
4.关于宗教兼容论的批评427
5.宗教实践论的更新意义433
6.宗教对话的方法论反思437
第六章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444
一、罗素所代表的科学主义444
1.出发点:新旧两种世界观445
2.反对宗教的两种主要理由448
3.归宿:科学主义的理性观453
二、克尔凯戈尔的信仰主义458
1.《恐惧与颤栗》:信仰的悖论458
2.《哲学片断》:理性与悖论464
3.《附言》:主体与真理471
三、汉斯·昆的实践理性观476
1.这是一道“历史的难题”477
2.再思康德哲学的积极意义479
3.普世神学的“后现代范式”484
四、潘能伯格的历史理性观490
1.这是一种“紧张的关系”490
2.思想史上的三种理性观494
3.思想体系:神学人类学500
五、蒂利希的本体理性观507
1.理性的概念及其结构507
2.现实理性的内在冲突513
3信仰真理与其他真理518
六、开放性的总结与探索524
1.问题的由来及其反思524
2.前人的观点及其根据531
3.晚近的争端及其动向537
4.“西方理性”的原本底蕴541
5.“中国理性”的学术意义546
参考文献550
人名索引569
主题及关键词索引577
附录一 学问人生,探索不已——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访谈录601
附录二 “中国大陆学术界的基督教研究”反思——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性评论607
附录三 宗教与国际热点问题——宗教因素对冷战后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冲突的深层影响622
附录四 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648
第一版后记668
增订版后记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