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981842.jpg)
- 王丽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6443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基础知识1
1.1基本概念1
1.1.1通信信号1
1.1.2通信信道1
1.1.3通信方式2
1.1.4信息传输方式3
1.2通信系统5
1.2.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5
1.2.2通信系统的分类5
1.2.3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6
1.3通信网8
1.3.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8
1.3.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8
1.3.3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10
1.3.4通信网的类型12
1.3.5通信网的分层结构12
1.3.6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2
1.4通信业务13
1.4.1模拟与数字视、音频业务13
1.4.2数据通信业务13
1.4.3多媒体通信业务13
1.5通信协议14
1.5.1协议的基本概念14
1.5.2协议的分层结构15
1.5.3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5
1.6标准化组织17
1.6.1国际标准化组织18
1.6.2国际电信联盟18
1.6.3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19
1.6.4互联网工程任务组19
1.6.5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20
1.7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20
本章小结22
习题22
第2章 数字通信技术24
2.1模拟信号数字化24
2.1.1数字通信的概念和特点24
2.1.2脉冲编码调制技术25
2.2时分多路复用27
2.2.1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27
2.2.2时分多路复用的同步技术27
2.2.3 PCM30/32路系统31
2.3数字复接技术33
2.3.1数字复接的概念33
2.3.2数字复接的实现34
2.3.3数字复接的同步35
2.3.4同步复接和异步复接36
2.4同步数字体系(SDH)44
2.4.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44
2.4.2 SDH的概念和特点45
2.4.3 SDH的网络节点接口、速率和帧结构47
2.4.4 SDH的基本复用映射结构49
本章小结52
习题53
第3章 电话网技术54
3.1电话网概述54
3.1.1电话网的组成和结构54
3.1.2电话网的路由选择58
3.1.3信令网61
3.2程控数字交换技术72
3.2.1程控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72
3.2.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构成77
3.2.3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87
3.3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90
3.3.1 ISDN的基本概念90
3.3.2 ISDN的网络功能体系结构91
3.3.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92
3.4智能网技术95
3.4.1智能网的概念和特点95
3.4.2智能网的结构96
3.4.3智能网的概念模型97
本章小结100
习题101
第4章 数据通信技术102
4.1数据通信概述102
4.1.1数据和数据通信102
4.1.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103
4.1.3数据通信的OSI体系结构104
4.2数据信号传输104
4.2.1数据信号及传输信道104
4.2.2数据信号传输的基本方法109
4.3差错控制技术110
4.3.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10
4.3.2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110
4.3.3差错控制编码的纠检错能力111
4.3.4差错控制方式112
4.3.5常用的差错控制码113
4.4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116
4.4.1数据链路及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116
4.4.2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116
4.4.3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种类117
4.5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136
4.5.1数据交换的必要性136
4.5.2数据交换方式136
4.5.3电路交换137
4.5.4报文交换138
4.5.5分组交换139
4.5.6帧方式142
4.6数据通信网技术143
4.6.1数据通信网的构成143
4.6.2数据通信网分类143
4.6.3分组交换网技术144
4.64帧中继技术150
4.6.5数字数据网技术154
4.6.6以太网技术158
4.6.7 ATM技术159
本章小结167
习题167
第5章 光纤通信技术169
5.1光纤通信概述169
5.1.1光纤通信的概念和特点169
5.1.2光纤通信的工作波长170
5.1.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70
5.2光纤传输原理与特性171
5.2.1光纤结构171
5.2.2光纤的分类172
5.2.3光纤的导光原理173
5.2.4光纤的传输特性177
5.3光纤传输设备180
5.3.1光发射机180
5.3.2光接收机183
5.3.3光中继器185
5.4光放大技术186
5.4.1半导体光放大器186
5.4.2光纤放大器186
5.5光复用技术189
5.5.1光波分复用技术189
5.5.2光时分复用技术191
5.6光交换技术192
5.7相干光通信技术194
5.7.1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194
5.7.2相干光通信系统196
5.8光传送网技术197
5.8.1光传送网的引入197
5.8.2光传送网的结构197
5.8.3光传送网的节点技术198
5.9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200
5.9.1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体系结构200
5.9.2自动交换光网络的连接201
5.9.3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关键技术202
5.9.4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优势203
本章小结204
习题204
第6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205
6.1多媒体通信概述205
6.1.1基本概念205
6.1.2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特征206
6.1.3多媒体通信体系结构206
6.2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207
6.2.1音频信息处理技术207
6.2.2图像信息处理技术210
6.3多媒体通信同步技术222
6.3.1多媒体同步的概念和类型222
6.3.2多媒体同步参考模型224
6.3.3多媒体同步控制机制227
6.4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231
6.4.1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231
6.4.2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撑233
6.4.3基于IP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235
本章小结247
习题248
第7章 无线通信技术249
7.1无线通信概述249
7.1.1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249
7.1.2无线传输技术255
7.2移动通信技术267
7.2.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67
7.2.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268
7.2.3移动通信组网技术和组网原则270
7.2.4移动通信的功率控制和切换技术274
7.2.5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75
7.2.6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282
7.3数字微波通信技术287
7.3.1数字微波通信的基本概念287
7.3.2数字微波通信线路287
7.3.3数字微波通信的关键技术291
7.4卫星通信技术292
7.4.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92
7.4.2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293
7.4.3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294
7.4.4宽带卫星IP通信技术299
7.5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307
7.5.1红外数据通信技术307
7.5.2蓝牙技术309
7.5.3家庭射频技术314
7.5.4 Zigbee技术317
7.5.5超宽带技术321
7.6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329
7.6.1自由空间光通信概述329
7.6.2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特点及应用329
7.6.3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关键技术330
7.7认知无线电技术332
7.7.1认知无线电的概念和研究模型332
7.7.2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335
本章小结337
习题337
第8章 下一代网络技术339
8.1下一代网络概述339
8.1.1下一代网络的含义339
8.1.2下一代网络的特点339
8.1.3下一代网络提供的新业务340
8.1.4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341
8.1.5下一代网络的主要技术342
8.2软交换技术343
8.2.1软交换的定义343
8.2.2软交换技术的基本要素343
8.2.3软交换技术的参考模型及实现344
8.2.4软交换的功能346
8.2.5软交换的对外接口348
8.2.6软交换的主要协议349
8.3 IPv6技术352
8.3.1 IPv4存在的问题及IPv6的特点352
8.3.2 IPv6数据报格式353
8.3.3 IPv6的地址355
8.3.4 IPv4向IPv6过渡357
本章小结361
习题361
参考文献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