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3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兆胜,李广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235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3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叶落知秋——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
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11
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何其芳22
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40
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郭沫若65
驳“舆论一律”&毛泽东76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的序言和按语&毛泽东80
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诗”的实质&臧克家84
二、谁接触了真理?——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讨论91
关于上古历史阶段的商榷&范文澜99
由诗剧说到奴隶制度&郭沫若112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翦伯赞117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戴逸130
有关中国古史分期的若干问题&杨向奎164
关于中国古史研究的两个问题&郭沫若168
三、“混乱”的“澄清”——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79
为什么歌颂武训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表现?&胡绳187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毛泽东201
关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笔谈&费孝通等203
评武训和关于武训的宣传&杨耳232
驳对于武训和《武训传》的种种歌颂&何其芳264
关于武训的“苦行”和“兴学”&周文283
从《武训传》的讨论中展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于光远295
四、向“当今孔子”开火——胡适思想的批判309
三点建议——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八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联席会议上的发言&郭沫若315
胡适的实验主义思想方法批判&任继愈329
胡适的政治思想批判&李达333
两个人生&罗尔纲346
胡适的文学观批判&林淡秋353
论胡适派腐朽资产阶级人生观&胡绳363
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上作用的重新估价&钟敬文371
胡适对待祖国历史的奴才思想&白寿彝373
胡适派所谓民主政治的反动的实质&黎澍391
批判胡适关于宪法问题的胡说&张晋藩407
五、冒牌的“自然趋向”?——马寅初经济和人口理论批判417
评马寅初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立场&王琢等425
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马寅初447
再论马寅初的新哲学与新经济学&王亚南470
评马寅初的资产阶级立场和庸俗经济学观点&骆耕漠491
批判马寅初“团团转综合平衡”的谬论&漆琪生513
马寅初先生的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马先生关于“团团转”理论的两篇答辩文章的批判&戴园晨529
马寅初先生对凯恩斯学说“批判”的实质&陈岱孙538
驳马寅初的“团团转综合平衡论”&经济系批判马寅初小组545
六、究竟为谁服务?——对梁漱溟哲学思想的批判569
批判梁漱溟的反动的文化观&任继愈575
批判梁漱溟反动的历史观点及其复古主义&侯外庐588
批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吴景超618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究竟为谁服务?&千家驹642
批判梁漱溟的直觉主义&贺麟651
七、美是什么?——美学问题大讨论673
论美&高尔太681
读《论美》后一些疑问&宗白华697
主观唯心论的美学思想——评《论美》&敏泽700
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洪毅然711
论美感的绝对性&高尔太723
“美是主客观统一”说质疑&叶秀山732
“见物不见人”的美学——再答洪毅然先生&朱光潜740
论美是生活及其他&李泽厚753
李泽厚的美学特点&蔡仪773
美学的新观点不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的观点——答蔡仪同志&朱光潜786
关于美学的对象问题——兼与洪毅然、姚文元等同志商榷&马奇791
八、封建还是反封建?——中国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815
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翦伯赞823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侯外庐830
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农民政权问题&宁可854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性质的商榷&白寿彝877
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几个问题的商榷&蔡美彪891
关于中国农民战争中的皇权主义的问题&孙祚民896
论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与封建特权主义&董楚平906
九、“充满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923
旧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金灿然929
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胡绳939
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的意见&金冲及953
中国的近代始于何时&黎澍972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二)&范文澜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