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发展报告 2010年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发展报告 2010年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01879.jpg)
- 徐祥民主编;田其云,时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251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89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发展报告 2010年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上篇3
第一章 辉煌的30年:从《环境保护法(试行)》到《环境保护法》3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前的环境法3
一、萌芽时期的环境法3
二、奠基时期的环境法18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行与贡献23
一、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历史背景24
二、《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行过程24
三、《环境保护法(试行)》的立法依据25
四、《环境保护法(试行)》的主要内容26
五、《环境保护法(试行)》的主要贡献29
六、《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的历史意义33
七、《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实施34
第三节 《环境保护法》的颁布与成就40
一、《环境保护法》颁布的背景41
二、《环境保护法》的制定过程42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43
四、《环境保护法》的主要成就44
五、《环境保护法》的实施48
第二章 一个繁荣的法律部门:两大“方阵”、十余支“队伍”55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的指导思想与管理体制55
一、环境保护法的指导思想56
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57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事务法系统61
一、污染防治法系统61
二、资源保护法系统76
三、环境退化防治法系统84
四、生态保护法系统86
第三节 环境保护法的手段法系统89
一、环境规划法89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94
三、环境标准法96
四、环境监测法98
五、清洁生产促进法100
六、循环经济促进法101
七、环境信息公开法102
八、环境许可法103
九、环境教育法105
第三章 三个发展时期:从污染防治法到循环型社会法108
第一节 污染防治法时期108
第二节 清洁生产法时期119
第三节 循环型社会法时期129
第四章 对环境法历史地位的重新审视138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展现与中国环境法使命的重新审视138
一、对于环境问题的旧有理解——自然环境问题139
二、无法突破的自然限制——开发空间耗竭144
三、渐次暴露的严重性——自然环境问题之外的环境问题146
四、环境问题的本质与环境法的使命151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地位问题152
一、现行《环境保护法》没有取得环境基本法地位152
二、国家环境立法体系需要环境基本法154
三、环境基本法应当体现的基本精神163
第五章 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环境法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66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最棘手的环境问题166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承担的国际义务168
一、《气候变化公约》对发展中国家义务的规定169
二、《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义务的规定170
三、《哥本哈根协议》关于发展中国家义务的规定170
第三节 现行《环境保护法》对全球气候变化无能为力172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没有反映到《环境保护法》之中174
二、气候变化应对内容缺失175
三、气候资源保护方面内容不足177
第四节 环境法怎样才能有所作为178
第六章 环境国际合作:《环境保护法》面临的长期任务181
第一节 环境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181
一、环境问题的属性决定了环境保护日趋明显的国际性182
二、经济全球化及南北问题决定了环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82
三、已取得的成就显示环境国际合作为大势所趋183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在规范和保障环境国际合作上的成败得失183
一、《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国际合作的规定183
二、《环境保护法》落后于规范性法律文件184
三、《环境保护法》落后于环境国际合作的实践186
四、缺乏法律保障的环境国际合作问题丛生192
第三节 环境国际合作对《环境保护法》提出的修改任务194
一、《环境保护法》应当对环境国际合作作出规定194
二、对《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国际合作内容的设想195
第七章 与时俱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提出的要求198
第一节 发展观的转变及其原动力198
第二节 从科学发展观看现行《环境保护法》的不足212
第三节 生态文明理念与环境法的完善218
一、关于环境法的立法目的223
二、关于环境法调整的事务范围223
三、关于环境法调整的行为范围225
四、关于环境法的调整手段226
五、关于环境法的规划手段228
第八章 完善中国环境法的首要任务——制定环境基本法231
第一节 环境法制建设的实践要求尽快出台环境基本法232
一、“两个方阵、十余支队伍”需要共同的“指挥中心”232
二、应对多样的环境问题需要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234
三、进入新时代的环境保护事业需要环境基本法“挑大梁”234
四、环境国际合作需要环境基本法确定行为准则235
第二节 对制定环境基本法的研究卓有成效236
一、关于制定环境基本法的必要性237
二、关于制定环境基本法的可行性238
三、关于环境基本法的内容239
四、关于环境基本法的结构241
第三节 中国环境基本法的轮廓242
一、环境基本法的基本结构243
二、环境基本法的规范领域246
三、中国环境基本法应当确立的立法目的250
四、中国环境基本法应当确立的基本原则251
中篇265
第九章 海岛保护法265
第一节 《海岛保护法》出台的背景265
第二节 《海岛保护法》的主要制度266
一、海岛保护规划制度266
二、海岛分类保护制度267
三、无居民海岛国家所有及有偿使用制度268
四、特殊用途海岛保护制度268
五、海岛保护的监督检查制度268
第三节 《海岛保护法》的特点269
一、明确了生态价值优先的立法理念269
二、着重厘清了海岛管理体制269
三、对海岛实行分类管理269
第十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71
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颁布的背景271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基本内容273
一、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目的和依据273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273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274
四、审查小组的运作机制274
五、论证会、听证会制度275
六、公众信息查询制度275
七、跟踪评价制度276
八、区域限批制度276
第十一章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77
第一节 防治船舶污染监督管理能力建设278
一、防治船舶污染的监督管理部门278
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建设278
第二节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重要制度279
一、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制度279
二、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制度281
三、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制度281
四、对船舶和港口码头等设施的技术要求282
五、对船舶排污活动的监管283
六、对船舶作业活动污染的防治(制度)284
第十二章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286
第一节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管机构288
第二节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管中的重要制度289
一、分类管理制度289
二、标准化管理制度290
三、许可证管理制度291
第十三章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93
第一节 《废弃电器回收条例》出台的背景294
第二节 《废弃电器回收条例》的主要特点298
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废旧分离298
二、目录管理制度299
三、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299
四、处理资质、资格许可制度299
五、专项处理基金300
六、生产、销售、回收、处理企业各负其责300
七、政府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监督管理制度301
第三节 《废弃电器回收条例》实施的相关配套措施302
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302
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303
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303
第十四章 《抗旱条例》305
第一节 《条例》的制定305
第二节 《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308
一、《条例》的主要内容308
二、《条例》的特点311
第三节 《条例》的不足312
第十五章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其他相关立法314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314
第二节 《保险法》及相关条例317
一、《保险法》中责任保险条款的修订317
二、国务院制定的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关的《条例》318
三、省级立法机关制定的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关的《条例》319
四、省会城市颁布的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关的《条例》或《规定》320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320
一、《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修订321
二、环境犯罪立法的发展趋势329
下篇333
第十六章 2009年度国内重大环保事件333
一、《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发布实施334
二、2009年中国环境法制建设进步明显340
第十七章 中国开展环保国际合作及参与国际环境法律事务情况351
第一节 中国开展环保国际合作及参与国际环境法律事务概况351
一、中国开展环保国际合作概况352
二、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法制进程及履约概况360
第二节 中国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370
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缘起和基本情况371
二、中国的准备372
三、会议争议的焦点、中国面对的压力及应对376
四、中国参与哥本哈根会议相关问题的思考379
五、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事务的特点、未来走向与中国选择380
附录387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建设历程387
附录二 2009年环境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信息汇总396
后记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