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医必背精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盛通,吴咖编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434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现代医药学-医学院校-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医必背精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理学2
一 细胞的基本功能2
(一)物质的跨膜转运2
(二)内环境与稳态2
(三)生物电现象2
二 血液3
(一)血量与血液组成3
(二)血浆成分4
(三)血浆渗透压4
(四)血细胞种类7
(五)血细胞功能及寿命7
(六)血液凝固8
(七)凝血的加速与阻止8
(八)纤溶系统9
ABO血型表解10
(十)造血功能10
三 血液循环10
(一)影响血压的因素10
(二)微循环11
四 呼吸13
(一)呼吸过程13
(二)呼吸运动14
(三)气体交换14
五 消化14
(一)消化与吸收14
(二)胃的分泌15
六 体温与基础代谢15
(一)产热15
(二)散热15
(三)基础代谢率16
七 泌尿16
八 感觉17
(一)眼17
(二)耳21
九 神经系统23
(一)神经递质23
(二)自主神经的受体24
(三)自主神经的效应26
十 内分泌27
(一)脑垂体27
(二)甲状腺激素27
(三)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27
(四)胰岛28
(五)肾上腺29
(六)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30
十一 生殖系统31
(一)男性生殖31
(二)女性生殖31
第2章 生物化学35
一 蛋白质化学35
(一)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及其结构35
(二)氨基酸种类35
(三)蛋白质分子结构36
(四)蛋白质理化性质36
二 核酸的化学37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37
(二)DNA的分子结构38
(三)RNA的分子结构38
(四)核酸的分布及功能39
三 酶40
四 糖的代谢40
(一)糖的消化、吸收与合成40
(二)糖的无氧酵解40
(三)糖的有氧氧化41
(四)血糖来源42
(五)血糖去路42
(六)血糖浓度的调节43
五 脂类代谢43
(一)血浆脂蛋白43
(二)血脂的动态44
(三)脂肪代谢的特点44
六 生物氧化45
(一)生物氧化的要点45
(二)呼吸链组成与作用46
七 蛋白质代谢46
(一)蛋白质代谢要点46
(二)氨的代谢46
八 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48
(一)复制DNA48
(二)转录RNA49
(三)翻译蛋白质49
九 水与无机盐代谢51
(一)水的出入与水的功能51
(二)无机盐的功能52
(三)影响水在体内分布的因素52
(四)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52
(五)水钠代谢紊乱52
(六)钾代谢紊乱53
十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54
(一)维生素54
(二)微量元素55
十一 酸碱平衡56
(一)酸碱平衡调节56
(二)酸碱平衡紊乱56
(三)两项生化指标的意义57
十二 肝脏生化机能57
(一)肝脏在代谢中的作用58
(二)酸胆色素代谢59
第3章 病理学63
一 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与损伤63
(一)肥大63
(二)增生63
(三)萎缩63
(四)化生63
(五)变性64
(六)坏死64
(七)坏死与凋亡的区别65
二 损伤的修复65
(一)组织再生65
(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66
(三)创伤愈合类型67
(四)代偿67
三 血液循环障碍68
(一)局部贫血(缺血)68
(二)动脉性充血68
(三)静脉充血(淤血)68
(四)血栓68
(五)栓塞69
(六)梗死70
(七)出血70
四 免疫性疾病71
(一)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71
(二)常见自身免疫病71
五 炎症71
(一)炎症的基本病变71
(二)炎症的临床表现72
(三)炎症的经过73
(四)炎症的类型73
(五)主要炎症介质及其作用75
六 肿瘤75
(一)概念及命名75
(二)特殊叫法的肿瘤75
(三)良性肿瘤的特点76
(四)恶性肿瘤的特点77
(五)肿瘤的分级77
(六)恶性肿瘤的异型性78
七 心血管疾病78
(一)高血压病78
(二)动脉粥样硬化症78
(三)风湿病79
(四)心力衰竭79
八 呼吸系统疾病80
(一)大叶性肺炎80
(二)小叶性肺炎82
(三)间质性肺炎82
(四)支气管哮喘82
(五)支气管扩张83
(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3
九 消化系统疾病83
(一)胃炎83
(二)消化性溃疡84
(三)病毒性肝炎84
(四)门脉性肝硬化86
(五)门脉高压症87
十 泌尿系统疾病87
(一)肾小球肾炎87
(二)肾盂肾炎88
十一 传染病88
(一)结核病88
(二)伤寒90
(三)细菌性痢疾90
(四)阿米巴病90
(五)流脑90
(六)乙脑91
第4章 药理学93
一 药理学总论93
(一)药物不良反应93
(二)受体与药物作用94
(三)药物吸收94
(四)药物分布95
(五)药物代谢与排泄95
(六)半衰期有关问题96
(七)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96
二 传出神经系统药97
(一)M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效应97
(二)拟胆碱药98
(三)抗胆碱药99
(四)拟肾上腺素药100
(五)抗肾上腺素药101
传出神经药种类表解101
三 局部麻醉药102
四 镇静催眠药103
五 抗癫痫药104
六 抗精神失常药104
七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106
(一)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药106
(二)治疗老年痴呆药106
八 镇痛药107
(一)吗啡107
(二)哌替啶108
(三)其他类108
九 解热镇痛药108
(一)阿司匹林108
(二)对乙酰氨基酚109
(三)其他类109
十 中枢兴奋药109
十一 抗高血压药110
(一)一线降压药110
(二)其他降压药110
十二 强心苷112
十三 抗心绞痛药113
十四 抗心律失常药113
十五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14
十六 利尿药与脱水药115
(一)利尿药115
(二)脱水药116
十七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117
(一)组胺及其拟似药117
(二)H1(组胺1)受体阻断药117
(三)H2(组胺2)受体阻断药118
(四)白三烯拮抗药118
(五)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与阻断剂118
十八 呼吸系统用药120
(一)镇咳药120
(二)祛痰药120
(三)平喘药120
十九 消化系统用药121
(一)助消化药121
(二)抗消化溃疡药121
(三)止吐药122
(四)泻药122
(五)止泻药122
(六)肝病用药122
(七)利胆药123
二十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药123
(一)止血药123
(二)抗凝血药123
(三)补血药124
(四)血容量扩充药124
二十一 激素类药125
(一)糖皮质激素药125
(二)抗甲状腺药127
(三)抗高血糖药127
(四)性激素类药129
二十二 抗微生物药130
(一)抗菌类130
(二)磺胺类136
(三)氟喹诺酮类137
(四)硝基咪唑类137
(五)呋喃类137
(六)抗菌药物要点归纳138
(七)抗结核药146
(八)抗真菌药146
(九)抗病毒药147
二十三 抗寄生虫药147
(一)抗疟原虫药148
(二)抗腔道原虫药149
(三)抗蠕虫药149
二十四 消毒防腐药149
二十五 抗肿瘤药151
(一)常用种类与作用151
(二)不良反应152
二十六 子宫兴奋药与抗早孕药152
二十七 调节免疫功能药153
(一)免疫抑制剂153
(二)免疫增强剂153
二十八特异性解毒药154
第5章 诊断学156
一 常见症状156
(一)发热156
(二)水肿157
(三)咳嗽、咳痰与咯血158
(四)胸痛159
(五)呼吸困难160
(六)黄疸鉴别162
(七)意识障碍162
(八)便血163
(九)面容与表情163
(十)强迫体位164
(十一)步态障碍及其意义165
二 皮肤检查167
(一)皮肤颜色异常及其疾病167
(二)常见皮疹及其疾病168
(三)皮下出血及其疾病169
三 头颈部检查169
(一)异常颅形与疾病169
(二)眼睑异常及其疾病170
(三)舌的改变与疾病171
四 胸部检查172
(一)胸廓异常常见病172
(二)肺部体检172
(三)心脏体检174
(四)血管检查176
五 腹部体检179
(一)望、触、叩、听179
(二)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判断180
六 脊柱及四肢检查181
(一)脊柱弯曲度181
(二)脊柱活动度183
(三)四肢形态异常184
(四)四肢运动障碍187
七 神经系统检查191
(一)脑神经检查191
(二)运动功能检查198
(三)感觉功能检查200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200
(五)神经反射检查202
八 实验室检查207
(一)血常规检查207
(二)网织红细胞计数211
(三)红细胞比积211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12
(五)红细胞沉降率检查212
(六)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212
(七)出血时间测定213
(八)凝血时间测定213
(九)尿液检查213
(十)浆膜腔穿刺液检查214
(十一)肝功能检查215
(十二)血清学检查的种类及意义219
(十三)乙肝两对半检测分析220
(十四)需迅速送检的微生物及原因221
九 心电图检查221
(一)心电图机各色导线连接的记忆221
(二)心电图测量222
(三)正常心电图222
(四)异常心电图225
十 超声波检查238
(一)超声波诊断种类与人体组织声学分类238
(二)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239
(三)肝脏超声检查240
(四)胆道系统超声检查241
(五)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系统超声检查242
(六)妇科超声检查243
(七)产科超声检查245
十一 X线检查249
(一)呼吸系统病变判断249
(二)骨与关节病变判断251
十二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253
(一)图像与种类253
(二)颅脑CT检查254
(三)其他部位的CT检查256
十三 核医学诊断技术256
(一)甲状腺吸碘率测定256
(二)甲状腺静态显像258
(三)放射免疫测定T3、T4259
十四 脑电图检查260
第6章 内科学263
一 呼吸系统疾病263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3
(二)急性支气管炎263
(三)慢性支气管炎263
(四)支气管哮喘264
(五)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264
(六)肺炎266
(七)肺结核268
(八)支气管扩张272
(九)肺气肿273
(十)肺脓肿273
(十一)自发气胸274
(十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74
(十三)肺梗死275
(十四)肺癌275
二 循环系统疾病276
(一)心衰276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79
(三)先天性心脏病279
(四)病毒性心肌炎281
(五)休克282
(六)风湿热283
(七)风湿性心脏病283
(八)高血压病285
(九)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87
(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91
(十一)心包炎292
(十二)心律失常292
三 消化系统疾病300
(一)胃食管反流病300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300
(三)消化性溃疡301
(四)溃疡性结肠炎303
(五)肠结核303
(六)结核性腹膜炎303
(七)肝硬化304
(八)肝性脑病305
(九)急性胰腺炎306
四 泌尿系统疾病307
(一)急性膀胱炎与尿道炎307
(二)肾盂肾炎307
(三)肾小球肾炎308
(四)IgA肾病308
(五)肾病综合征308
(六)急性肾功能衰竭309
(七)慢性肾功能衰竭309
五 造血系统疾病311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311
(二)缺铁性贫血311
(三)溶血性贫血312
(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3
(五)过敏性紫癜314
(六)粒细胞减少症314
(七)急性白血病314
(八)慢性白血病315
(九)多发性骨髓瘤316
六 内分泌系统317
(一)垂体性侏儒症317
(二)席汉氏综合征(成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17
(三)尿崩症318
(四)单纯甲状腺肿318
(五)甲状腺机能低下319
(六)甲状腺机能亢进320
(七)糖尿病323
(八)阿狄森氏病(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323
(九)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324
七 结缔组织疾病和风湿病325
(一)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常见种类32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326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328
八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329
(一)有机磷中毒诊治329
(二)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329
(三)中暑330
第7章 外科学333
一 水电解质紊乱333
(一)高渗性脱水333
(二)低渗性脱水333
(三)等渗性脱水333
(四)低钾血症335
(五)高血钾症335
二 酸碱平衡失调336
(一)代谢性酸中毒336
(二)代谢性碱中毒336
(三)呼吸性酸中毒337
(四)呼吸性碱中毒337
三 感染337
(一)疖337
(二)痈337
(三)急性蜂窝织炎338
(四)脓肿338
(五)丹毒339
(六)急性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339
(七)全身化脓性感染340
(八)破伤风340
(九)放线菌病341
(十)气性坏疽341
(十一)脓毒症342
四 烧伤343
(一)烧伤面积估计343
(二)烧伤深度估计343
(三)烧伤严重程度估计344
(四)助于吸入性烧伤诊断的情况345
(五)治疗与护理要点345
五 麻醉与疼痛346
(一)局部麻醉346
(二)全身麻醉药347
(三)麻醉深度判断347
(四)全身麻醉并发症347
(五)癌症疼痛止痛三级阶梯原则348
(六)术后的体位348
六 外科休克349
(一)休克概念与类型349
(二)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349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分期350
(四)DIC检测351
(五)休克治疗原则351
(六)补充血容量的监测与处理352
七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353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53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353
八 颅脑损伤354
(一)头皮血肿354
(二)颅骨骨折355
(三)脑震荡356
(四)脑挫裂伤355
(五)颅内血肿357
(六)颅脑损伤程度的判断与处理原则358
九 颈部疾病362
(一)甲状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362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363
(三)甲状腺乳头状癌365
十 胸部疾病365
(一)肋骨骨折365
(二)损伤性气胸367
(三)损伤性血胸367
(四)急性乳腺炎367
(五)乳房囊性增生病368
(六)乳房纤维腺瘤368
(七)乳腺癌368
(八)食管癌370
十一 腹部疾病371
(一)腹外疝371
(二)急性腹膜炎374
(三)腹腔脓肿375
(四)腹部损伤375
(五)胃十二指肠疾病376
(六)胰腺疾病379
(七)门静脉高压症380
(八)肝脏疾病381
(九)肠梗阻382
(十)肠套叠384
(十一)阑尾炎384
(十二)先天性巨结肠385
(十三)胆囊炎与胆石症386
(十四)直肠肛门疾病387
(十五)腹腔脓肿390
十二 血管外科疾病391
(一)下肢静脉曲张391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95
(三)动脉栓塞395
十三 泌尿系统疾病396
(一)泌尿系统损伤396
(二)包皮嵌顿396
(三)尿石症397
(四)鞘膜积液398
(五)前列腺肥大398
(六)急性尿潴留399
十四 骨科疾病399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399
(二)慢性骨髓炎400
(三)骨与关节结核400
(四)颞颌关节脱位403
(五)颈椎病403
(六)锁骨骨折406
(七)肩关节周围炎407
(八)肩关节脱位407
(九)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408
(十)桡骨小头半脱位408
(十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09
(十二)急性腰肌扭伤409
(十三)慢性腰肌劳损409
(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410
(十五)髋关节脱位410
(十六)股骨颈骨折411
(十七)骨盆骨折411
(十八)半月板损伤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