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中的微力量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中的微力量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 文远竹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321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传播媒介-公共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中的微力量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对转型中国的特殊意义(代序)1

引言1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热点事件中的热门话题1

二、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研究的历史回顾4

三、探讨微博公共事件走势及和谐发展之道:本书的价值追求14

第一章 公众参与的理论溯源与现实观照16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概念界定16

一、政治参与: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16

二、公民参与:政治参与的一种高级、成熟形式17

三、公众参与:社会大众影响公共事务发展和治理的行为19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的公众参与22

一、公众参与的历史考察23

二、新时期公众参与的新进展和面临的困境27

第二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类型及特征31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类型31

一、微博公共事件的定义及类型31

二、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类型34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特征39

一、群体性39

二、草根性40

三、匿名性41

四、互动性42

第三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44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集群行为44

一、作为集群行为的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44

二、从价值累加理论看“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的公众参与行为46

三、从社会挫折理论看“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的公众参与行为48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模式50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是一种基于组织动员的行动50

二、以“宜黄拆迁事件”为例看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51

三、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模式及两种理论解释54

第四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58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意见领袖58

一、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中介功能58

二、从“微博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看意见领袖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59

三、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的关系:两种理论视角的解读64

四、意见领袖的平民化:以“郭美美事件”中的“@温迪洛”为例65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名人微博与粉丝效应67

一、名人微博传播模式与明星崇拜现象68

二、姚晨的微博:粉丝个体情感投射的对象70

三、名人微博的粉丝效应73

四、粉丝的分化与对立:以“孔庆东事件”为例75

五、微博名人与粉丝的关系:共建了“名人微博亚文化”77

第三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微博推手”与“微博水军”78

一、“微博推手”引导公众参与的特点及组织运作方式79

二、“微博水军”的组织工作流程和炒作技巧83

第四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的心理分析86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的心理特点87

二、微博公共事件中普通公众的心理特点88

第五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力量博弈95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公私权力的博弈95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公私权力博弈的特点95

二、微博公共事件中公私权力博弈的过程97

第二节 微博维权与底层抗争103

一、微博维权降低公众参与公私权力博弈门槛104

二、微博维权的实质:话语权的博弈106

三、微博维权:当代中国社会底层抗争的一种全新手段和模式109

第六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政治效能感分析112

第一节 公众参与、媒体接触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112

一、公众参与、媒体接触与政治效能感的概念解析112

二、公众参与、媒体接触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分析114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感的实证研究:以“广州保卫粤语事件”为例116

一、“广州保卫粤语事件”的传播路径及媒体接触117

二、“广州保卫粤语事件”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122

三、“广州保卫粤语事件”案例的研究发现125

第七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控制133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及其控制133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种类133

二、微博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原因分析136

三、微博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控制139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引导与管控142

一、对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进行引导的必要性142

二、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政府引导与管控145

三、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控制147

第八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公共领域的建构152

第一节 微博与公共领域152

一、公共领域理论概述152

二、微博与公共领域的关系155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公共领域157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公共领域关系研究综述157

二、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建构:基于几起典型微博公共事件的分析158

三、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建构中国公共领域的前景161

中外文参考文献163

一、中文部分163

二、英文部分167

附录:微博公共事件年表(2009年-2013年)171

后记180

热门推荐